华谊兄弟向阿里影业借钱7亿 影视业寒冬比想象中的更冷

1月24日,华谊兄弟的一纸公告,让大家的注意力再度集中到了影视行业。公告显示,阿里影业拟向华谊兄弟提供7亿元借款,借款期限为五年。此次主要的借款质押标为华谊兄弟公司持有的东阳美拉70%的股权以及华谊互娱享有的云锋新呈合伙份额收益权。一个影视行业的“带头大哥”,A股市场中的影视第一股,现在居然要借钱……眼下时值三九,不过,影视业寒冬比想象中更冷一些。

7亿、8.8亿、117亿

很多人刚刚看到华谊兄弟向阿里影业借钱的消息,都会想到:不至于吧,华谊兄弟一个在影视圈里叱诧风云的上市公司龙头,居然还要向阿里影业借钱?区区7个亿,还抵押上了不少公司旗下有价值的资产,甚至是未来电影的收益、票房。

眼下,正值影视行业的多事之秋。此前范冰冰因偷逃税款的问题,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罚款的总金额8.8亿。范冰冰向公众道歉时表示“将按照税务部门的最终处罚决定,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筹措资金,补缴税款,缴纳罚款”。

另外,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的消息,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有关通知要求,自2018年10月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以来,影视行业纳税人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截至2018年底,自查申报税款117.47亿元,已入库115.53亿元。

不管是借钱、还是补交税款,都说明了一件事,影视行业是一个如此“多金”的产业,但是眼下的日子真是不好过了。

影视业寒冬比想象中的更冷

在去年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爆出娱乐圈“阴阳合同”事件后,影视行业潜藏问题不断暴露。中宣部等六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由此开启影视行业整顿和洗牌。影视行业从“野蛮生长”一夜进入寒冬,而且这个寒冬比想象中的更冷。

先说影视行业的上市公司。借钱的主角华谊兄弟,最近几个月频频陷入“涉嫌偷逃税款”、“税务部门进驻华谊进行税务稽查”、“洗黑钱”,“公司运转不正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跑路”、“疯狂套现”等各种传闻。伴随着传闻而来的是股价暴跌,华谊兄弟的股价已经从去年年初的10.84元/股最低跌到了4.06元/股,目前其股价仍在4.7元/股附近徘徊。要知道华谊兄弟可是国内首家上市的影视公司,股价最高时超过90元/股。如今,华谊兄弟的市值已从顶峰时600亿缩水到如今的不到140亿。

从影视行业上市公司财报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有5家公司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负增长。而在净利同比增长的3家公司中,万达电影仅以0.31%的微弱变化与上年几乎持平,而增幅最大的光线传媒主要依赖出售新丽传媒的资产收入,而其扣非净利润为3.95亿,同比增长-12.85%。换句说,光线传媒主营的影视业务净利同样同比下降。上市电影公司的业绩整体表现不佳,几乎每个公司都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

上市公司都不过如此,那么其他中小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等更是惨淡。新疆的霍尔果斯有100多家影视公司申请注销。据恒大研究院数据,2018年7、8月仅有二三十个剧组开拍(去年同期达六七十个);虽然同年9、10月出现回暖迹象,但仍少于往年同期。

“刮骨疗毒”亦是“御寒良方”

资本撤离、税务整改、融资困难、项目积压、库存加剧、拖欠酬劳、影视股集体跌落……影视行业夹缝中艰难生存,关于目前影视行业的“寒冬论”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那么什么才是“御寒良方”?实际上借此机会“刮骨疗毒”也未尝不可,这亦是“御寒良方”。

类似调查影视从业人员纳税、片酬天花板和购剧限价令等,原来台面下的问题,一定需要把它们摆在阳光之下,不能姑息。长痛不如短痛,这些问题拖得越久,对行业的伤害也越大,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目前有了突破口,那么就应该趁胜追击,把行业的“毒瘤”进行一个彻底切割。

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表示,困境也是对影视市场的一场大考验和大洗牌。“限制明星高片酬、唯IP论的降温,将帮助产业去泡沫、去垃圾,让市场恢复理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寒冬期’并不一定是坏事,即使‘冬眠’也是为了蓄力。”

而随着资本的退潮,圈钱的、投机倒把的、违规违法的.....被淘汰,进一步推动影视行业洗牌的步伐,让影视行业真正回归到内容创作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猫眼电影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2018年总票房突破600亿,中国电影迈入600亿新时代。如此大的市场,只要认真做,寒冬总是会过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