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開道 川大華西二院3萬“胚胎寶寶”搬新家


警車開道 川大華西二院3萬“胚胎寶寶”搬新家


在警車開道下,近3萬個冷凍胚胎被運送到川大華西二院錦江院區。

警車開道 川大華西二院3萬“胚胎寶寶”搬新家


裝有胚胎的液氮罐。

1月29日上午8點,近3萬個冷凍胚胎“寶寶”被裝進了37個半米多高的液氮罐中,搭乘兩輛具有運輸危險品資質的大卡車,在警車開道下,從它們的“出生地”——川大華西第二醫院華西院區,運送到該院錦江院區。

搬運胚胎 晃不得熱不得

為在搬運過程中保護好胚胎,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醫生們提前就做好了準備。37個溫度保持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被分裝在兩輛卡車上。運輸過程中,車距保持在10米左右,隨行醫生通過探頭和相關軟件,對所有液氮罐進行實時監控。如有溫度升高等情況發生,就會及時採取措施。

“搬運胚胎最重要的是不能大幅度晃動,從華西院區到錦江院區,相距十幾公里,醫院向成都市交警一分局申請了協助。”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護士長王宇揚說,這3萬個胚胎來自上萬個家庭,全力保障胚胎安全是轉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午9點30分,由警車開道,運輸胚胎的車輛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勻速行駛。半小時後,3萬個胚胎安全抵達它們的新家——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生殖醫學中心。

四川首個試管嬰兒已20歲

1998年,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成功孕育了四川省首例試管嬰兒。此後,川大華西第二醫院每年都有數千名試管嬰兒成功誕生。

2018年9月,川大華西第二醫院通過國家衛健委技術評審准入,獲得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即第三代試管嬰兒)試運行資格,成為四川省首家獲得該技術准入資質的醫療機構。

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創始人李尚為教授回憶,四川省第一例“試管嬰兒”的父母當年30多歲,因無法自然受孕做了試管嬰兒。那時,大家對“試管嬰兒”還存在一定誤解,但是,隨著醫學進步以及人們觀念的更新,“試管嬰兒”已經逐漸被人接受。如今的“第三代試管嬰兒”主要是針對一些患有遺傳疾病的夫妻,通過對胚胎進行遺傳學檢測,選擇未攜帶遺傳異常的胚胎,植入母體,從而提高生育質量。

川大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黃薇介紹,近年來,因受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不孕不育家庭逐漸增多,不孕不育的發病率高達15%左右。因此,希望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實現生育願望的夫妻也逐年增多。她說:“生育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工程,涉及到胚胎髮育、子宮容受性(子宮環境)等多個環節,因此“試管嬰兒”的治療也是因人而異的。”

據瞭解,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最早成立於1973年,主要致力於生殖助孕及遺傳學方面的基礎研究。發展至今,已全面開展人工授精、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及其各項衍生技術,是四川省最早進行輔助生育技術臨床應用的醫療單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程渝鄧景軒攝影李強

新聞鏈接:第三代試管嬰兒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取得的突破是革命性的,在人工助孕與顯微操作的基礎上,胚胎著床前遺傳病診斷(簡稱PGD)開始發展並用於臨床,使不孕不育夫婦不僅能喜得貴子,而且能優生優育。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能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幫助人類選擇生育最健康的後代,為每一對選擇試管嬰兒技術生育兒女的夫婦,在試管中培育出若干個胚胎,在胚胎植入母體之前,按照遺傳學原理對這些胚胎作診斷,從中選擇最符合優生條件的那一個胚胎植入母體。

人類很多遺傳性疾病都可以使用這種PGD方法避免遺傳給後代,譬如地中海貧血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