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释疑》之《经解篇》第五十二卦 艮(连载中)

《周易释疑》之《经解篇》第五十二卦 艮(连载中)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下艮上艮)

(为两山重叠之象)(《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杂卦》曰:震,起也;艮,止也。解曰:震,刚爻在下,动而上,起也;艮,刚爻在上,止于下,止也。

————————————————————————————————————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解曰:内艮外艮,艮为止;三四五爻,震为动。时止则止,时行则行。静中有动,动而能止,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止,内艮止地道,外艮止内艮。刚爻在上,二刚相敌,内外相背,故“艮其背,不获其身”。对位之爻,皆以敌应,曰“上下敌应,不相与也”。少男居庭内外,艮其背也,故“行其庭,不见其人”。止其所止,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解曰:兼山,曰艮。艮止万物,兼山而至,物不出所宜,君子象之,故曰“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解曰:初爻在下,柔居阳位,上接坎险,曰“艮其趾”。时止则止,虽不当位,亦未失正,故无咎;利永贞,上无应而有敌,临险而止,时未至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解曰:

腓,小腿;拯,承也。柔中得位,安居无为,故曰“艮其腓”。相接九三,阳刚盛极,上行则不得相接,故“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未退听,刚爻得位,震之初爻,志上行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解曰:卦之交接,曰“限”,喻人之腰。刚居阳位,志在上行,行则遇艮,故曰“艮其限”。坎之中爻,上接六四,六二柔中,不随故失,曰“列其夤”。列,裂也;夤,脊背之肉,坎为美脊。坎险正中,故曰“厉”。坎其于人,为加忧,为心病,故曰“熏心”。熏心,焦心。)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解曰:

四爻之位,如胸腹焉,以护五藏,而行四肢,故艮其身可止诸躬。柔居阴位,下临艮卦,艮其身也;相接九三,以连上下,防身裂也。在其位谋其政,无咎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解曰:五爻之位,艮之中爻,震之上爻,下动上止,如人辅颊,故曰“艮其辅”。震为言,柔中得位,止于刚也,故“言有序”;言有序则行有常,行有常则悔亡,虽下无应,刚柔接也。言语者,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不可不畏也。《老子》曰:“悠兮其贵言。”)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解曰:艮之上爻,刚居阴位,厚德以止,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