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意为何做不好,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变了

你的生意为何做不好,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变了

中山孙西文化旅游步行街商户春节打出“亏本清仓”

你的生意为何做不好,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变了

中山市祥荣茶业连锁掌舵人上官玄明

“益华商圈做不了能辐射中山24镇区的生意,但远洋城大信可以。”

节日期间朋友闲聊,听他说这句话时,我吃了一惊。凭直觉,有20多年历史的益华商圈位于市中心,以城里最具代表性的双子塔为标志,长期顾客盈门,一直引领中山商业风气。而远洋城大信经营时间相对不足,又偏居一隅,人气似乎不如益华商圈。印象里,益华商圈的影响力在远洋城大信之上。

但他是知名茶商,做的是餐饮业生意,以他对商业综合体的了解,应该非常有发言权。于是,我把注意力转向他,听他坐而论道。

他是祥荣茶业连锁掌舵人上官玄明,一个来自中国茶都——福建泉州安溪的茶商。

上官玄明说:“以前很多人逛步行街,现在还有多少人去步行街?益华商圈还是有不少人去,但像自己一样性格比较急的人,经常跟朋友说,塞车的地方不要叫我,我不会去的。”

他分析,出去吃个饭,本来车程10分钟,结果塞车半小时,停个车又半小时,本来去的时候心情很好,塞过车后再也不想去了。

心里将益华商圈和远洋城大信交通条件比较一下,上官玄明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因为远洋城大信周边有过境线博爱路、博览中心,通行和停车条件相对优越,。

上官玄明说起一段经历,2017年底,一位在益华商圈开店多年的茶商朋友不想做了,找到他说,要做就给他做,把这个名额让给他,只要交上保证金就可以了。他说,天啊,这在以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因为这样一个店,单转让顶手费就要20万元。他权衡之后,没有接手。后来,那位朋友直接退租。

茶商与餐饮业是两个绞缠不清的行业,很长时间里,茶商要向大型餐饮企业派驻推销员兼服务员,以前茶商产品进酒楼要与酒楼分成,最少是三七分,酒楼3成茶商7成,后来发展到四六分成、五五分成,甚至酒楼6成茶商4成。但现在倒过来了,酒楼反过头来找茶商,茶商倒不愿意,不肯派驻人员。因为茶商派驻人员管理成本非常高,要支付很大人力成本,维系关系,还要被酒楼压款三五个月。如果派驻一个店长,每天都要支付交通费用,打的来回就要100多元。于是,大量茶商直接退出酒楼,要么酒楼自己服务,要么茶商只提供简单服务,不会像以前那样,几家茶商包一个酒楼茶叶服务。而今,餐饮业少了茶商推介服务,更多由客户自由选择。

茶商与餐饮业的合作方式变了,茶商的经营之道也变了。以前茶商只要有茶、有店,就有客户送上生意。但现在行内比拼的是实力,客户担心茶商跑路。现在茶商不只是卖茶,还有茶叶理财、茶叶投资,用资本的方式经营。如有的客户买了茶叶就放在茶商那里,行情好了就卖掉一点,需要资金的时候卖掉一点。因此,茶商没有一定资金实力的话,客户不会相信,结果是,小的茶商越做越小,大的茶商越做越大。

他说,东莞茶商这两年做得很牛,以前当地很多厂房没人租,被老板高价租来做仓库存放茶叶。还有散户租来存放茶叶,一租就是一年。如一箱42饼规格茶叶,一个月租金3元;一箱28饼规格茶叶,一个月租金2元;一箱84饼规格茶叶,一个月租金5元。

上官玄明说,眼下,茶商要么在地方茶叶市场做一家规模大的,要么更西化一点,在每个镇区正中心最好位置开一家店,一定要方便停车。行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一个镇区开5家8家甚至10家店。

他说以前店面扩张有过教训,因为开店冲动,月租2万多元的店都租,一家店最少100多平方米,大的300多平方米,平均一家店投资80万元,结果导致亏损。2014年春节到2016年,店面亏损500多万元,以前赚的钱差不多都亏进去了,仓库里的货也不断贬值。所幸2016年下半年缓过劲来,他觉得必须转型,在关键时候买了铺位,都买在核心地段。

上官玄明说,因为行业原因,茶商与消费领域息息相关,自己尤其关注消费领域动向。如一段时间以来,他看着位于国际酒店旁的知己酒吧不断扩大,并重新装修,一度感到震惊。他还发现,现在奶茶店、清吧非常火。许多年轻人喝完酒后,明明可以自己回家继续喝,却又去了酒吧,即使喝醉了也想去坐一下,就是不甘心那么寂寞,到了酒吧才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孤单。因为那里安静,可以听音乐,朋友聊天。

也有人喜欢去喝花酒,那里有喝汤的,喝奶的,发呆的,玩手机的,虽然很吵,但跟年轻人一起玩,就能忘了自己年龄,许多人要的就是那种氛围。

他说起一个朋友开了喜茶店,一家店投资100多万元,比自己开一家茶行贵得多,若换了自己肯定不敢投资。但他调查后发现,喜茶店利润很高,能达到80%,一杯喜茶贵的卖到50元,便宜的卖到20元,特价也要10多元。这类店,许多客人手捧茶杯,心甘情愿地拍照发朋友圈,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忽然有点明白了,许多人抱怨生意难做,因为人们生活习惯变了,而经营者还在依赖传统商业路径。

2019-03-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