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大家好,歡迎來到《珠寶玉之窗》,珠寶玉石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卻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精緻起來。所以,就讓我們透過《珠寶玉之窗》,一起來了解珠寶玉的世界吧!

之前寫高橋吾郎的時候,有朋友說到我們也有可以與之媲美的拉絲工藝。多謝朋友們的提醒,我才想起來我們也有很厲害的銀飾工藝,那就是廣西貴州的苗銀!


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說到苗族銀飾,朋友們是不是和我一樣,第一反應出來的畫面就是圖片裡的樣子。記得以前唸書的時候,我有一位同學就是苗族的,當年也是好奇心重。逮著人家問了不少關於苗族的銀飾和服飾的事情。

據那位同學說的,她們那裡女孩子都會有一套出嫁時穿戴的銀飾,從頭飾到手上,身上戴的全部都有。雖然是現在這個時代,她們不一定穿戴,但是一定會有,因為那是傳統,銀飾在她們的歷史裡年代也算是相當久遠的。


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那銀飾到底是什麼時候跟苗族有關係的呢,我猜朋友們也對這個問題很好奇。

根據資料,貴州少數民族有關銀飾的記載首次出現是在明代郭子章的《黔記》中。這之後的史料記載也越來越多,如“富者以金銀耳珥,多者至五六如連環”“婦人盤髻,貫以長簪,衣用土棉,無襟,當服中孔,以首納而服之”,婦女“服短衫,系雙帶結於背,胸前刺繡一方,銀錢飾之”“未娶者以銀環飾耳,號日馬郎,婚姻脫之”等。

朋友們注意到最後一句了嗎?在當時苗族同胞是以“銀環飾耳”來做“未娶者”的標識,以此區分婚否,也就是說,很早的時候,苗族同胞的銀飾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習俗功能。

到了清代,銀飾種類就更多了,而且逐漸得到普及。不僅不同性別皆有佩戴,而且不拘老少,不論貧富,都以佩戴為榮。有較貧困者實在戴不起手鐲的,也競相效仿,“以紅銅為之”。

所以,總的來說根據這些記載,苗族銀飾的歷史應該肇始於明代,普及於清代。也就是從清代開始銀飾在各民族(包括苗族)中趨於普及和流行,逐漸形成了中國少數民族佩戴銀飾的風俗。所以我們常看到苗族同胞,不論男女老少,都佩戴銀飾。


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看到這裡可能有朋友會說,不能單憑年代久遠這一點,就說它可以跟克羅心和高橋吾郎媲美吧。別急,繼續往下看,苗銀的工藝也是很考究和複雜的。

苗族銀飾的加工是苗族民間獨有的鍛制技藝,自古以來都是在家庭作坊,由男性銀匠手工鍛制完成。銀飾的式樣和構造經過了匠師的精心設計,工藝流程極其複雜,即使是同一品種,也往往有若干種造型。

論工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主要有鏨刻和編結兩種。根據鏨刻或編結工藝的需要,銀匠先把熔鍊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一件銀飾少則需要十多道,多則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包含鑄煉、捶打、鏨刻焊接、編結、洗滌等環節!

朋友們,三十道工藝啊,夠複雜吧!

而其中鏨刻工藝的銀飾,銀料多以實心的塊或面材模壓而成,呈現厚重的造型,在銀片上鏨刻精美的紋飾。而編結工藝的銀飾,銀料是將銀條拉絲而成,通過編絲呈現各式線狀的紋飾,玲瓏剔透。


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此外,苗族銀飾在工藝上還有粗件和細件之分。粗件並不是說銀飾製作粗糙,而是指鍛制一類大工藝,或指大件銀飾,如項圈、壓領、手鐲等。

細件是指需要精細加工,或指小件銀飾,其中包括大件銀飾的配件等,如銀鈴、銀花、銀雀.銀蝴蝶、銀針、銀泡、銀鏈、耳墜、戒指等。但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如大銀角、空心、泡花的項圈,雖是大件,但也需鏨刻等精工細作,更是精緻細膩,巧奪天工。


我們也有可媲美克羅心和高橋吾郎的銀飾,它叫苗銀


綜上所述苗銀不僅有歷史,工藝也是相當嚴格,而且成品的精美程度也足夠進展覽館。因此我覺得撇開價格,我們的苗銀跟克羅心,以及高橋吾郎的cros是可以平分秋色的。

其實,我的本意也不是說非要拿我們的工藝去和別人的比個高低出來,畢竟,每個工藝都是凝結了很多代人的心血,都應該贏得我們的尊重。我只是希望通過分享讓朋友們知道,我們也有很厲害的銀飾,它叫苗族銀飾。

最後,朋友們對我們的苗銀有什麼想法,留言區等你們來交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