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你的同意,沒人能judge你的人生

記得聽別人說過一句話,當很多年之後,你遇到一個和你很像的人,你就真的知道當初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了。

你終會遇到那個和你很像的人

前段時間,總是會失眠,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回顧一遍,大多都是不好的記憶,我曾幼稚過,犯傻過,也曾半途而廢過,很多次我都想,多希望後來的很多經歷都只是一場夢,夢醒了,我正在大學校園的某間教室裡,夏日的陽光滿滿地灌了進來,歲月靜好地一片安然。

然而一切不是夢,你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漸漸發現,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是喜歡自以為是。

比如我。

記得剛來上海的時候,被老闆叫到辦公室說,你穿得很土。也記得曾被同事說,你怎麼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記得很多時候,找到要好的朋友,一遍遍地抱怨,一遍遍地吐槽,好像從來不是自己的問題。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新公司的同事不愛打扮,穿得衣服永遠像個學生,一下班就走,從來不與同事有過多的交流,喜怒哀樂寫在臉上,喜歡在閒暇的時間看書。突然,我就在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曾經的我不就是這樣嗎?給自己定一堆的計劃,從圖書館搬來一本又一本的書,被領導罵了還不知悔改,所有人都在加班,我竟然一下班就跑去健身房,甚至領導打電話都找不到……

但是當我看到這樣的她之後,從開始的厭惡,到後來的憐惜,到最後的尊重。原來我是那樣討厭曾經的自己,而那樣的自己一定很孤獨,像她一樣。可是你憑什麼那樣說人家?人家非常享受自己的世界,只是那是一個你走不進去的世界。


未經你的同意,沒人能judge你的人生

我無意說這樣不好,也並不是想自我批評這樣做情商多麼地低,我只是忽然感覺到,如果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恭喜你,你成長了。但是,即便如此,也請對別人表達尊重,不需要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告訴她,她該如何如何,閉上嘴,做好自己的事,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做朋友一定要“門當戶對”

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重新開始思考朋友這回事。《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叫做“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姜思達的一番發言真的讓我感慨萬千。他說,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朋友,門當戶對表達的是,彼此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仰,兩個人才能一起往前走,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走的太快,他跟不上你的步伐,已經不再適合做你的朋友,那麼,請瀟灑一點,放他走。

如果還想繼續做朋友,那麼我希望更好的我的身邊是更好的你。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很多人, 也與很多人成為朋友。但是真正沉澱下來的,永遠是那些雖然不常聯繫,但我找你,你肯定會在的朋友;是那些,你失戀了,陪你喝酒,陪你旅行,然而帶著你,去找一個更好的男人的朋友;是那些,願意包容你的小任性,你虛幻的夢想,甚至願意陪你做夢的朋友;是那些明明知道你的堅持很傻,仍然選擇不拆穿的朋友。


未經你的同意,沒人能judge你的人生

聽了一年《蔡康永的情商課》,他讓我知道,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懂得傾聽,懂得把肩膀給你,而不是自以為是地告訴你,我感同身受,我懂你,那個人就是渣男,我早就告訴過你……這樣的話,無論你是對方多麼親密的朋友,很多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永遠不可能感同身受,不要用自己的主觀臆想來judge別人的生活,來評價別人這樣做對不對。

如果你願意給予陪伴和幫助,就請你留下來,如果你感覺你無法忍受這樣一個負能量的朋友,那就放他走,從此也放了自己,一別兩寬,大家江湖再見。

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大家曾經無話不談,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有了自己的新的圈子,新的朋友,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維持與你的這段友情,那麼不打擾,是最對方最大的尊重,更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永遠不要以朋友的名義,以“我是為你好”的理由來judge別人的人生,不要試圖用親情、友情、愛情來綁架任何一個人,如果當有一天,你發現,你們不再適合做朋友,那麼,請瀟灑地放手。


永遠不要給別人貼標籤

我們在生活中,肯定都聽過這樣的話:你就這樣了;你就是這樣的人……

現在是“人設至上”的時代,很多電影明星、歌手都會努力營造自己的人設,但我總覺得,人生那麼有限,與其花時間營造人設,不如認真閱讀,認真旅行,認真生活,活出精彩的自己。

前段時間,馬思純因為看張愛玲《第一爐香》的讀後感被張迷diss,紛紛送上問候:好好拍戲,沒事別寫讀後感。看過傅踢踢老師寫道:馬思純並不孤單,某種程度上,人人都是馬思純。


未經你的同意,沒人能judge你的人生


拼命想營造文藝女青年的人設,或許張愛玲的書根本沒看幾本;大名鼎鼎的《嘉人》雜誌,打油詩混合著古詩,還真覺得自己真的很時尚;甚至一些媒體直接把《第一爐香》寫成《第一香爐》……

其實我還想加一句,人人也都曾是指責馬思純的人。

生而為人,活得真實真的很難嗎?怎麼那麼多內心戲?我就非常討厭各種各樣的標籤。你喜歡閱讀,寫作,喜歡逛博物館,你就是個文藝女青年?你喜歡蔣勳,劉若英,你就不接地氣?你喜歡旅行,你就活得理想化,不現實?你不結婚,你就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你就是個怪物?

最近在看猶太人的資料,真的無比感慨,我們真的很該跟猶太人學習。猶太人以讀書為榮,以學歷高為榮,如果男方娶了一個女博士,這家人恨不得把女博士供起來;人家見面聊天,聊的都是,你會幾種語言;他們從小就被培養質疑和辯論思維。

而在人民廣場的相親角,有大媽說,女博士為了找到對象,把自己的學歷改低。為什麼要為迎合別人而活?

我非常欣賞《三聯》在採訪猶太著名作家奧茲時,他說的話:

我被某些狂熱分子形容為“激進”,這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自己其實是激進的。

就像那些說別人裝x的人,因為他自己就是個裝x的人。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橫加指責的人,給別人貼標籤的人,恰恰說明他們內心的脆弱,試圖通過judge別人獲得優越感。

當生活把你搞得一團糟,就大聲罵回去

今天終於看完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夫人第二季,優雅美麗,口紅永遠不離開自己的麥瑟爾夫人,終於戰勝了恐懼,成功地讓家人知道,自己是一名脫口秀演員,甚至得到了自己前夫的讚賞。

記得第一季,與巨嬰老公離婚之後,她的生活真是一團糟糕,需要養活兩個孩子,住在不被歡迎的父母家,還要重新出來工作,從化妝品櫃檯,到接線員……

然而她沒有尋死覓活,而是醉酒之後,跑到小酒吧,把自己亂七八糟的生活一陣吐槽……而這次吐槽也讓她走上了脫口秀之路,更在離婚一年之後,重新邂逅愛情,事業見了起色,一切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關於更多,推薦大家直接去看。我只是想在這裡告訴你,親愛的每一個你,祝福你在遭受生活任何不如意的時候,都能成為勇敢的麥瑟爾夫人。

作為一個普通人,只要有生活,有社交,我們就非常容易被告知,我們缺乏一些東西,我們缺乏一些能力,以及各種各樣的我們的不完美。

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裡,當父親得知女兒在做脫口秀之後,質問她,你想稱為x著名的脫口秀演員嗎?麥瑟爾說,不,只想成為我自己。父親回:你已經是你自己了。麥瑟爾說,不,現在才是。

一個人只有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真正不在乎任何人的評價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自己。

曾有人對我說,你的公眾號太小眾,不會有太多人看的。我沒有理會,我仍然繼續寫,我知道想看的人會來看,就算沒有人來看,我願意寫給我自己。

也曾有人對我說,努力活成xxx的樣子吧!我也想用蔡康永的話告訴他:別人已經有人做了,我只想好好做自己。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曾說:不經過你的同意,沒人可以讓你自卑。永遠不要忽視你的能量。

電影《公主日記》講述了一個沒有自信,總是被欺負的女孩,如何克服困難,真正成長為公主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公主說的那句話:

我會成長,而你永遠都是爛人。

未經你的同意,沒人能judge你的人生


請勇敢地把這句話告訴那些隨便judge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