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张小龙确实是不善于演讲。

从上台开始,张小龙看起来就有点紧张,不管是抱胳膊捏东西的动作,还是那种平缓少起伏而又不时停顿一下的语调,都显示这是一个很少当众演讲的人。

一开始的时候,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几分尴尬。

论演讲的技术、经验和对现场气氛的调动,张小龙的演讲最多是五十分,但这也是一场被马化腾评价为「史无前例,十年不遇」的演讲。

玩跳一跳能跳出6000分的高手有足够的耐心,而台下的听众也对台上的顶级产品经理有足够的敬意。

两个小时的演讲,又拖了两个小时,竟然几乎没有人表示不耐烦、早退,他们陪着这个孤独的灵魂度过了非常独特的四个小时。

我羡慕他们。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之所以决定出来面对这么多人讲这么长时间,张小龙是做过一番心理建设的。

他说是不想行为艺术中断的感觉,但我觉得是他大概是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景,对他的十多亿用户做一个总结和交流。

四个小时的演讲,我对张小龙感受最深的就是“孤独”。

从做Foxmail开始,或者更早在学校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孤独、不被人理解的灵魂。

他内向,他不善沟通,但他的宿命却是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沟通问题,因为,他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人平常,话平常,看起来、听起来都是平平无奇,但他的演讲内容却是非常的平实有价值,就像他的产品,也是一个有灵魂的产品。

有人对张小龙的演讲做了一个统计,其中他提到最多的词是,「用户114次、朋友105次、时间43次、希望37次、问题30次、真实18次、原则16次、善良12次、做什么10次、愿意10次.......」

我觉得,如果说张小龙的认知决定了他的价值观,而他的价值观又酝酿除了微信的灵魂,那么上面这些词就是这个灵魂的性格。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张小龙确实是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多少产品经理都被KPI支配着,在产品中掺杂了个许多支离破碎的性格碎片,这样的产品是功利的,也是艳俗的。

10.8亿用户的微信坐拥这么大的流量,那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金矿啊,比如随便搞个微信启动画面广告,那就可以躺着赚钱,而且赶着送钱的人不计其数。

但只要张小龙在微信,这个广告应该是绝无可能实现。

多年前,有人就劝他在有海量用户的Foxmail上加广告,他沉默不语,“为什么一定要加广告呢,有用户有情怀就好”

别人认为张小龙不开窍,不懂得钱有多好,但他就是坚持自己的理念。

「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会经久不衰,它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迅速消亡掉。一个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一个好的产品,是环保的,不浪费资源。一个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地体现他的设计,少即是多。」

有这么多功能的微信,用起来竟然一点不觉得复杂,这背后离不开张小龙和团队无比苛刻地认真雕琢。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有张小龙,腾讯做社交就是无敌的!

因为张小龙和别人的初心不一样,或者用张小龙的话说,是他们的源动力不一样。

比如火热的小程序,大家现在都在搞,但张小龙一点都不担心竞争问题。

为什么?

我觉得每个平台的团队的性格、能力都不同,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动力。如果只是借由小程序做流量的载体,我觉得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都不会长久。

不是真正这么想的人,肯定是说不出这样的话。

这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核心逻辑,向钱看,还是向前看,它们的路通向的结果也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说句题外话,现在社会上做生意的人很多,为什么那些显得鬼精鬼精的人千辛万苦却顶多发点小财,就是做不成大事业?

这就是修行啊。

别人天天在关心流量、变现、利润,千方百计地诱惑、吸引用户停留在他的产品上,但张小龙呢,他想的是,「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

他强调,“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注意,这是一句分量很重的话。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近些年,有些人靠着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收割了很大的流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张小龙说,微信是要去中心化的,微信不是为这些紧盯着商机的聪明人准备的。

聪明人已经有太多了,我们需要的是善良。

1.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2.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这也是他的原动力所在。

所以,以后在微信的生态里找食吃的人和公司要注意哦,小的微信可能会扶持你,但做大的微信就一定会管理、治理你。

去中心化的繁荣,才符合微信大生态的利益,当然这也符合张小龙的心愿。

张小龙,中国互联网界的稀有物种!

无为,而无不为;无名,则源远流长。

好的产品是让你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存在感的,它就像是你的一部分,比如微信支付,在演讲中,张小龙只提到了一次。

凡是浮华躁动的东西,或可以短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但那注定是不长久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因为你的目的就是完全为了你自己好,而“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利他,真诚地为别人创造价值,才是长久之道。你利益了多少人,你就有多少的福报。

不然的话,聪明能干的程序员、产品经理那么多,但做出微信的人为什么是张小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