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发布的年度数据表明微信日活跃突破1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日活跃量可不同于用户量,也就是说每天会有十亿人使用微信。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在之前,张小龙烧香拜佛做微信的事儿在媒体以及IT界可谓是广为流传。“微信之父”张小龙也在演讲时谈到,其实自己做微信的时候,并没有烧香拜佛。只能说微信能够在国内这个环境中杀出重围做大做强,本身出色还是最大的原因,所以人们常说成功往往都伴随着必然性。

1月15日,国内三位互联网大佬同时发布了新产品,张一鸣、罗永浩、王欣都发布了各自的移动通讯软件多闪、马桶MT和聊天宝。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但随后在微信端的分享链接都遭到微信的封杀,小北觉得这三个APP想从微信上抢些市场恐怕还是有难度的,毕竟微信的诞生与发展算得上中国互联网的传奇。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微信之父”张小龙。

1994年张小龙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在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原因是觉得自己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一个人去广州寻找发展机会,随后用了两年时间,一个人写了7万多条代码,开发了一款叫Foxmail的邮件客户端。

1997年1月,FoxMail1.0beta面世,并在winsite上公布。FoxMail推出出一段时间后,用户量迅速突破到十万级别。当时雷军担任金山公司的总经理,还派人接触张小龙想要收购FoxMail,但是最后因为某些原因一拍两散。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2000年4月18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当时的FoxMail用户量达到数百万。

2005年3月16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就这样加盟了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由于之前有过FoxMail研发经历,所以张小龙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当时的QQ邮箱在市场占有率上也是逐步下滑,张小龙的到来使QQ邮箱逐渐起死回生,并且依靠打磨QQ邮箱获得了2005年腾讯年度创新大奖。不过由于其盈利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这就与腾讯内部的以盈利论英雄的价值观相抵触。张小龙在那段时间后慢慢的沉寂了下来。

2010年10月,张小龙在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了解到了有一个名为Kik的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功能的App,仅上线15天就收割了100万用户。张小龙当即想做一个适用于中国移动端的社交通信软件。

说做就做,张小龙马上就给腾讯CEO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马化腾很快回复邮件,并表示了赞同。

“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回忆当时的想法。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0年,这一年3G网络全面铺开,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推出,Android和iOS开始成为操作系统的主旋律。

多种因素,为微信的诞生提供了滋养丰富的土壤。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准备,2011年1月21日张小龙的类Kik产品发布,正式命名为“微信”。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2011年01月23凌晨01:54,张小龙在饭否写下了这段文字,开启了另一段帮助他人沟通的征程。

在最初设计微信的时候,UI同事给了张小龙好几套微信开屏壁纸,张小龙决定采用地球照片并只放一个人上去。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么设计,那就不得而知了。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最初的微信1.0甚至不能用“简单”来形容,仅有对话、发送图片以及更换头像这几个简单的功能。不过微信1.0的人性化的交互以及简明UI的设计理念贯穿了整个微信的发展过程。

而在2011年到2012年,微信主要就是推广宣传,引流新用户和留存老用户。

2011年4月,雷军的米聊借鉴一款同类社交软件Talk Box,加入了“对讲机”的功能。紧接着,5月份,张小龙也为微信加入了微信语音功能。

语音功能准确的找到了用户的刚需,微信的用户日均增数从之前的一两万一瞬间就提高到了五六万。

随后,张小龙又带领团队为微信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为拉取新用户增加渠道。当年7月,微信上线了“查找附近的人”功能,使得微信的日增用户数一瞬间达到了惊人的10万+。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张小龙认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功能“彻底扭转了战局”。

2012年3月29日,马化腾在微博上宣布“终于,突破1亿!”,宣告微信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亿人。

这个速度有多快呢?QQ达成同样的成绩用了10年,Facebook用了5年, Twitter用了4年,而微信,仅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

2012年4月1日,在微信同时在线用户数破亿后,张小龙在饭否写下了“多少艰苦不可告人”,此后再也没有更新过饭否。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朋友圈”,终于凭借着海量的用户基数,基于图片打造出了一个个性化的社区。此外,微信还开放了API,允许其他应用通过微信给好友发送音乐、视频、新闻等消息。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同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内测,这一功能在日后孕育出了无数自媒体,使得“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朋友圈、开放API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意味着微信彻底摆脱了简单的“通讯软件”称号,逐渐成为一个平台型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改变了媒体的存在方式。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微信公众平台让媒体与粉丝有了强有力的关联,再加上朋友圈、好友的闭环分享,使得一篇篇文章很可能在朋友圈的传播中逐渐发酵。

2014年春节,微信团队为了解决线上发红包的问题,上线了微信红包,这个天才的创意为腾讯在支付方面带来了在功不可没的贡献。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数据显示,2014年的春节期间,共有800多万人通过微信红包给亲人朋友发送红包。后面微信也推出了失败的红包形式,比如朋友圈照片发红包可查看,但这并不能掩盖微信整体发展的优秀。

2019年12月21日,微信更新至7.0版本,虽然张小龙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缓慢增至11亿。

还记得小北第一次接触微信的时候,还是看到朋友在使用,那时候的诺基亚还在使用塞班系统。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微信开启了未来。

至于那几款软件究竟能不能撼动微信打了8年的社交江山呢?我觉得可能性太低了,不论是三者哪一款,都有着很大的局域性,太过于小众。

微信八年十亿用户!浅谈“微信之父”张小龙

当然,微信也不是无敌的,微信的最大软肋就是全球化失败。那下一个能够完成微信没有完成的事业会是谁呢?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