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处于无源状态

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除了具有数据存储量、数据传输速率、工作频率、多标签识读特征等电学参数之外,还根据其内部是否需要加装电池及电池供电的作用而将电子标签分为无源标签(passive)、半无源标签(semipassive)和有源标签(active)三种类型。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标签处于无源状态,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内时标签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能。

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处于无源状态

半无源标签内装有电池,但电池仅对标签内要求供电维持数据的电路或标签晶片工作所需的电压作辅助支援,标签电路本身耗电很少。标签未进入工作状态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

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处于无源状态

标签进入阅读器的阅读范围时,受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的激励,进入工作状态时,用于传输通信的射频能量与无源标签一样源自阅读器。有源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同时标签电池的能量供应也部分地转换为标签与阅读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

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处于无源状态

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主要性能指标是阅读距离,也称为作用距离,它表示在最远为多远的距离上,阅读器能够可靠地与电子标签交换资讯,即阅读器能读取标签中的数据。实际系统中这一指标相差很大,取决于标签及阅读器系统的设计、成本的要求、应用的需求等,范围为0~100m。

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外时,处于无源状态

典型的情况是,在低频125kHz、13.56MHz频点上一般均采用无源标签,作用距离在10~30cm,个别有到1.5m的系统。在高频UHF频段,无源标签的作用距离可达到3~10m。更高频段的系统一般均采用有源标签。采用有源标签的系统有达到作用距离至100m左右的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