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GUCCI x 莫瑞吉奥·卡特兰

艺术家此在

余德耀美术馆

策展 :Maurizio Cattelan

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丰谷路35号

先举手坦白:标题是标题党了点儿,但以我的理解,Gucci应该有这样的雅量,而策展人也应该不会为此抓狂——

有着“疯子卡特兰”之称的策展人要是连“山寨”这个词也承受不了,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毕竟,是他自己在展览前言中大谈特谈“Copy”这个词的。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在展览的入口处,九条关于Copy的“真理”被言简意赅地贴在了墙上:

Truth #1. I copy therefore I am

真理#1,我模仿故我在

人类所有的行为均始于模仿。学习更是离不开模仿:表达对大师的研究、赞美与敬仰的方式便是临摹。创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犯错与借鉴前人成果后,于此开始创作。无中生有是神的能力,我等凡人难以凭空生花……试想,我们最初开口叫“妈妈”时,无一不是通过模仿妈妈的发音开始。

Truth #3. Nothing is created, nothing is destroyed, everything is transformed

真理 #3,无生无灭,唯有相移

复制文化不是平地惊雷、戛然而止的迁跃,不存在时间上的起止断续,而是不断改造、变化、转型的连续过程。让我们暂时将版权至上这一理念摈弃,转而将复制视为单纯的保存手段。但无论如何,复制都早已成为现金的主流生活方式。试想:每当我们在线上分享内容时,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的潜在剽窃。

……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细心的人也许已经发现了,本次展览的海报,也是对阿布拉莫维奇当年那个著名展览的海报的复制。

Truth #9. F is for Faith

真理 #9,信即为真

1988年,都灵裹尸布被科学家鉴定出是一件十三世纪的手工制品;然后信徒的崇敬之情并未出现丝毫减退,它依然被视为真迹。原因何在?因为仿作与真迹之间的区别仅是相信而已:对于信徒而言,信即为真。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余德耀美术馆外景

知道你们不会太喜欢看这种大段大段的论述,所以我决定先给你们说一段我自己的糗事:

由于公关公司把我们列入了“网红”级的媒体名单,因此一个月前的那个开幕酒会,我戴上尊贵的手环,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去了——那天上海挺冷的,入场的时候发现好多很帅的小哥哥和很漂亮的小姐姐在排队,好像里面还要分时段放人进去之类的。

因为不用排队,当时我的脸上还闪现了一丝邪恶的微笑,但接着我就悲剧了——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有着社恐症、以面无表情著称的大叔,那种场合真的不适合我。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看到了吗?有一种灯红酒绿的感觉,很洋气,很高级,但也很让我手足无措。哪里都是人,而我一个认识的都没碰上。

而且,据说以下几个人都去了,但我居然一个也都没见到(问题是看见了也不能怎么样啊……)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总而言之嘛,我是先把展览逛了一遍,然后出来到大厅,看看可以找点什么事情做;结果还是一个熟人都没见到。于是我就只能在人堆里晃悠。

那天中午吃得少,晚上没吃饭就过来了,酒会也没提供什么正餐,我越饿越慌,感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更不是——

后来!小吃终于上了!

一个个衬衫笔挺、发型爽利的waiter鱼贯而出,手里端着上海小笼包、虾饺、春卷……还有蛋炒饭!

于是我就在距离后厨最近、Social中心区域最远的一个角落站着,每当有侍应经过,我就默默地拿一个吃的,过一个吃一个,过一个吃一个……我现在还记得那炒饭的味道。

后来我还把每一种酒都尝了一遍——真是太embarrassing了。

如果Gucci知道了我这事儿,我相信他们永远都不会请我去了他们的任何活动了。但我想说的:展览,看展览,真是一个复杂的体验啊……

所以,吃饱了之后,我又从头到尾逛了一遍展览——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推荐它给你的原因: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展览平面图

首先,这是一个有着 17 个房间的展览。

因此,不像常规的“白盒子”展览空间,你不会一进展厅就一览无遗,而需要穿越不同的房间,探索每个房间里的奥秘。

超过 30 个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呈现The Artist Is Present——现在,就让我带领你,进入一个又一个房间,发现其中或好玩或严肃的地方。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Kapwani Kiwanga, Pink-blue, 2017

Baker-Miller Pink paint, white fluorescent lights, blue fluorescent light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Jérôme Poggi, Paris / Goodman gallery, Johannesburg and Cape Town / Tanja Wagner gallery, Berlin

第一个房间

卡普瓦妮·基万 :粉-蓝

大面积的荧光色,可以让观众迅速进入了另一个异于日常的氛围。

使用粉和蓝是有讲究的:20世纪60年代,有研究表明,粉色可以让人心率放缓、脉搏和呼吸频率降低,因而可能会减少人的攻击性行为。1979年,美国的西雅图海军管教所率先使用这种粉色来喷涂牢房。后来,这种粉色开始在出现世界各地的监狱、看守所、精神病医院等特定的建筑空间。

蓝色也是基于一项色彩研究:有的公共场所会在卫生间里装有蓝色荧光灯,这是因为蓝光能降低静脉的可见度,从而阻止人们从静脉注射药物。

不过也有人说这两项研究都是扯淡。事实上也的确有很多反例,证明粉和蓝都没什么用。

而艺术家将之挪用到作品中,是想反思一个问题:这些颜色真的有抑制作用吗?

不管结论怎么样,你自己可以体验一下。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Mika Rottenberg, No Nose Knows, 2017

Mixed media, Enviromental dimensions

第二个房间

米卡·罗腾伯格 :无鼻知晓

这件作品曾在201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展出过,除了实物,影像作品记录了浙江诸暨的珍珠加工厂——女工不断地将极小的蚌肉注射进母蚌内,刺激母蚌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珍珠;待珍珠养成,女工开贝取珠;工作台上堆着大量的珍珠,女工迅速地将它们按照成色、形状筛选并归类,变成不同价位的商品。

但你看到的不仅是珍珠加工的整条流水线,艺术家也将虚构的元素带入了影片:一个身形壮硕的外国女人坐在一个满是鲜花的车间里,鼻子又红又长。她吸着由女工转动绳链而产生的气体,一个接一个地打喷嚏,而喷嚏的产物是一盘一盘的食物。还有若干个糖果色的空房间,在其中飘荡的气泡最后被戳破,化为烟雾。

非常魔幻,非常病态,但很吸引眼球。

可能从此以后看到珍珠,你的心态再也不一样了。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徐震®,《永生-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唐朝曲阳城站立佛像、北齐彩绘菩萨像、唐朝天龙山坐佛像、北齐彩绘佛像、唐朝天龙山石窟坐佛第4位、帕台农神庙东翼》,2013-2014

玻璃纤维混凝土,大理石颗粒,砂岩颗粒,石灰石颗粒,上色粉条,钢筋,矿物颜料,464x700x110 cm

艺术家及没顶公司提供

第三个房间

徐震® :永生

徐震是一个涉猎蛮广的艺术家。2001年,24岁的他曾以最年轻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展出;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2006年,他联合创办了网络艺术社区Art-Ba-Ba(www.art-ba-ba.com);2009年,创立了没顶公司,并于2013年推出徐震®,专注于艺术品创作和生产,探索新的文化生态;2014年,创办没顶画廊,他从一个成功的年轻艺术家,转而身兼画廊主的身份。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永生”系列是徐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将中西方经典雕塑合为一体——相当聪明的一个方案。

这个作品不需要讲,我相信大家看了都会有高见。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第四个房间

这里有好几件作品,其一是墨西哥艺术家何塞·达维拉(Jose Dávila)用硬纸板纸箱做的《无题》——熟悉艺术史的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对美国极简主义代表艺术家唐纳德·贾德的作品的仿造。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Jose Dávila, Untitled, 2015

Cardboard boxes and bottle caps, 428x60x47.5cm

虽然艺术家本人对这件作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但是我并不感兴趣。

另一件是阿尔及利亚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言语气泡(金色)》,是一堆填充了氮气的金色气球。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Philippe Parreno, Speech Bubbles (gold), 2009

Gold Mylar balloons, helium

气球这个元素很多艺术家都用过,比如安迪·沃霍尔,比如加拿大艺术小组“普遍概念”,但帕雷诺关注的是词语和表达、言说和沉默之间的关系。

不是那么好懂,不过艺术家在自己的文集《言语气泡》中写过这么一段话,或许对你有帮助:

“你所有的故事形成了你头顶上空的白云,就像漫画里那些对话气泡。我可以在空中看到这些言词,直到有人用结了霜的手指将它们擦去。”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John Armleder, Confusion, 2018

Trees, plants, dirt

The artist and Massimo De Carlo, Milan/London/Hong Kong

第五个房间

约翰·阿姆雷德 :困惑

瑞士艺术家、艺评家、策展人约翰·阿姆雷德被认为是“激浪派”的一员,因此其创作常常法无定法,总是处于流动之中。

在这个房间,他重新打造了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罗曼・昂达克(Roman Ondak)在斯洛伐克国家馆就地创作的作品《回路》(Loop)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件作品,撇开对“语境”这个令人困惑的西方词汇的讨论,我的直观感受是:

咦,不是晚上了吗?为什么这里是白天?!

然后才猛然发觉,自己被艺术家骗了。通过无影灯和绿植,艺术家成功地让我们以为这就是日常生活的一景。

这种“啊妈蛋我上当了!”的感觉,也是艺术带来的快乐之一。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Maurizio Cattelan, Untitled, 2018

Fresco painting, pine wood, steel,

392,7x713,2x272,4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第六个房间

莫瑞吉奥·卡特兰 :无题

策展人自己的作品:以1:6比例复制的西斯廷教堂。

生于1960年的意大利人卡特兰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他做过厨子、园艺师、木匠,后来成为一名艺术家,在全球非常多重要的美术馆都做过个展,比如2011年他在古根海姆就做过宣布自己“金盆洗手”的大型回顾展——结果那是个谎言,2016年他又“复出”了,新作是一个金马桶,名字就叫《美国》。

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最为人所知的,是其内部的两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教堂两侧还有多名著名艺术家比如波提切利的作品,因此堪称世界最重要的艺术瑰宝之一。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而卡特兰非常精确地复制了这座教堂的内部,以此向那个时代最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们致敬。他说:

“复制就像亵渎,可以被视为对上帝的不敬,但同时也是对其存在的郑重确认。”

西斯廷教堂内部是禁止拍照的,而在这里——你可以随便拍。而且真的还蛮好看的。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Superflex, Power Toilets/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8

Various materials

designed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NEZU AYMO architects.

Courtesy by the artist

第七个房间

Superflex :权力盥洗室/欧盟理事会

丹麦艺术团体Superflex对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的盥洗室的复制。

他们于2004年开始了《权力盥洗室》这一系列,复制过联合国的盥洗室、摩根大通总部的盥洗室等等——在现场,很多小姐姐都疑惑:这是真的厕所吗?可以用吗?我是进了男厕吗?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想象一下,那些大人物们,就是在这么一个房间里,把他们的屁股放在这样的马桶上的啊……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第九个房间

卡特兰制造 :Made in Catteland

策展人带来的艺术项目:将自己的代表作做成了小型复制品,包括一匹半截身子栽进墙里的马,18k纯金马桶以及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自杀的小松鼠。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这些作品都有典故,对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另行搜索。我只是觉得迷你版的它们都还挺可爱的——再严肃的命题,当它们被缩小到艺术商店纪念品的尺度时,都忽然有了一种喜感和礼物感。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展览现场,没拍展签,只从别处得知是以下几位艺术家的作品:Nina Beiber, Matt Johnson, Hannah Levy, Nevine Mahmoud, Jon Rafman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第十三个房间

斯图尔特文 :雷斯的高压绘画

“挪用艺术”先驱伊莲・斯图尔特文(Elaine Sturtevant)的作品。

斯图尔特文1924年出生于美国,2014年在法国巴黎去世,上世纪60年代,她是一个非常活跃同时备受争议的艺术家,因为——她毫不避嫌地复制了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弗兰克·斯特拉、杜尚和博伊斯等,而且几乎以假乱真。

别的艺术家山寨死人还要遮遮掩掩一下,她连活人都不放过,当然就引发极大争议啦。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Sturtevant, Raysse Peinture à Haute Tension, 1969

Acrylic on canvas and neon light,

162.3x97.2x14.5 cm

Collection Thaddaeus Ropac, London • Paris • Salzburg © Estate Sturtevant, Paris

1970年代,斯图尔特文因为争议太大,所以渐渐淡出艺术圈;到了1980年代初又复出,而且开始复制一些当时还未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再过20年,艺术界开始肯定她在艺术史上的地位,2015年在她去世后,MoMA还为她举办了大型的回顾展。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Wim Delvoye, Cloaca N° 5, 2006

Mixed media, 303x79x333cm

Collection an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Galerie Emmanuel Perrotin, Paris, New York, Seoul, Hong Kong, Tokyo, Shanghai

第十四个房间

温·德尔维 :泄殖腔5号

比利时艺术家德尔维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通过复制人的消化系统,这台机器一端消耗食物,一端产生排泄物。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用这台机器制造出来的粑粑,真的有着新鲜的气息……

艺术家曾经在某次采访中说:“当我去读艺术学校的时候,家人都说我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我总算做了一件关于‘浪费’的艺术作品了。”

能不能在这个房间待上一个完整的排泄流程,那就看你的定力了……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第十七个房间

莫瑞吉奥·卡特兰 :留影墙

仍然是策展人的作品。

直接引用官方提供的展览资料吧:

卡特兰曾经在2001年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时创作过一件名为“好莱坞”(Hollywood)的作品,他在距离威尼斯约15个小时车程距离的城市巴勒莫(Palermo),找到了一块合适的空地,复制了和位于洛杉矶山上的标志性地标“好莱坞”一模一样的标识。这是一块由9个白色字母组成的“HOLLYWOOD”标识牌,在很多人心中,它已经成为好莱坞熠熠星光的象征。

那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当晚,大约150个收藏家、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被邀请坐上一架飞机,从开幕现场飞往巴勒莫市,参与卡特兰为《好莱坞》举办的鸡尾酒晚会,再于当晚返回威尼斯。一边是艺术界盛宴和人来人往的旅游胜地,一边是正在承受20%失业率的小城,那一天两地来回的经历就和这“好莱坞”的标志一样真实而梦幻。

在这件作品中,卡特兰继续挪用了“好莱坞”这个概念。在洛杉矶的环球影视城里,的确有一块“好莱坞”的留影墙供人拍照,有人就评论说,如果在这里就能轻松与“好莱坞”那几个大字合影,那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去使用那个真的“背景墙”呢?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卡特兰的这件作品,因此可以说是对复制的复制。

在互联网时代,用照片展示自我,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在展览现场,这也是最受欢迎的留影地之一。

作为本场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它就像一个轻松诙谐又饶有智趣的破折号——展览告一段落,而走出展厅,“复制”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还在继续。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从上海回来之后,有一天我收到了这样一份报纸: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真的《纽约时报》,再看多一眼,才发现是The New Work Times……

上面的文章倒是蛮严肃的,有讲述深圳大芬村的故事《梵高的订单》,有《龙夫人:慈禧秘事》,有《逃亡艺术家》,还有《关于复制的入门课》……

这也算是展览的“号外”了吧。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虽然没有将17个房间都一一介绍,但是!

我给你们准备了福!利!票!

讲述一个与

复制、山寨、抄袭或盗窃

相关的(你的)故事

本周三 即 11 月 14 日 晚上 10 点

我会抽取 10 个幸运儿

鉴于上一条中奖的读者里有好几个都不在上海或无法前往,因此特别提醒:

希望得到赠票的读者,请务必在留言中标注:可前往

不额外标注的读者,我将理解为一次热心而慷慨的分享,但未必需要赠票。

祝好运~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

END

.

我只是没想到,Gucci办了这么山寨的一个展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 双十一虽然过去了,但你们就不想再买几本艺术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