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结婚证有期限,你还愿意结婚吗?

随着大家对两性关系、家庭观念的变化,婚姻的保质期好像越来越短。据《新京报》报道,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结婚登记共1132.9万对,离婚登记共346.8万对,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离婚人数反而整体上升。在我们的认识里,很多人都是抱着过一辈子的心去结婚的,但是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婚姻没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夫妻间的婚姻契约关系也不是坚不可破。

给婚姻设定个期限,让人们更理性的进入婚姻

有学者建议婚姻的有效期为7年,7年之后婚姻自动解除,这对婚姻的两个人有了危机感,就会更加珍惜婚姻,从而减少离婚率。有了婚姻期限,平平淡淡的夫妻会更加恩爱如初,有危机感的夫妻会过得如新婚般的喜悦,从而获得新生。

其实,这个设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是自我意识不断强化,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夫妻间的摩擦愈来愈频繁。当爱情消失,摩擦产生,是放开彼此争取自由,还是留守,继续维系这段感情、承担这份责任?如果在婚前选择一个婚姻“保质期”,我们可以视自己对感情的信心,作出相应的选择,当期限已到,无意牵手,婚姻自动消亡;如果依然相爱,可以让婚姻延续。

这样看,似乎蛮有道理。但可以预见,如果真的实施这种婚姻制度,会对人们的观念,社会的稳定会造成多大的冲击。

如果结婚证有期限,你还愿意结婚吗?

给婚姻定有效期,你还愿意结婚吗?

我们可以认可的是婚姻不等同于爱情,爱情是缔结婚姻的重要因素,而一旦两个人结婚了,就意味着他们对彼此应尽一份长久的责任,爱情反而会日渐消散变成亲情。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是构成社会稳定的必备条件,如果七年后婚姻自动解除,那么不仅是对双方的挑战,也进一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如果连我们最该忠诚的婚姻和家庭都放弃了,很难想象这个人还会对什么人和事情负责。

给婚姻也定个“有效期”,只能省却离婚的麻烦,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离婚率大幅上升。相反的后果是:因为设定了“有效期”,婚姻期限到了便“自动报废”,离婚的理由如此简单,手续如此简便,或许会加快夫妻双方分手的速度,到那时,离婚率恐怕比现在还要高。

对这个话题,女性往往有更多话说。如果婚姻到期失效,那孩子怎么办,双方家庭该怎么协调,家里财产怎么分割……是不是对女性太不公平?这是否回助长不负责任的男性肆意玩弄感情的嚣张气焰?给他们出轨一个合理的出口?男女的年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魅力,弱者肯定吃亏。而且,也给那些开始就想利用这种婚姻谋利的人,创造了可乘之机。

如果结婚证有期限,你还愿意结婚吗?

抱着开放心态看待婚姻

以上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的婚姻家庭形态是一个能动的历史因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并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自有人类至今,大体经历了群婚和个体婚两大历史阶段。一夫一妻的制度和漫长的人类婚姻史与人类发展史相比,实在是短暂的很。以前我们认为远古人类分不清谁是自己爸爸和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度是落后的,也许很多年后,我们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也是落后的,目前解决目前婚姻围城难题的方法,会被我们认为是很惊悚的,但是提供了一个角度让我们去思考如果正确看待婚姻不是很好吗?说这些不是要否认现代婚姻制度,而是希望我们以一个开放和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婚姻形式只能是一种规范,婚姻的质量与长久性还在于双方自己身上,再好的形式留不住质量差的婚姻,绑不住没有感情的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