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一種幸運

活著,是一種幸運

自古歷來多少文人墨客都喜歡寫“秋天”,因為秋天,向來是文人們最喜歡的季節。

秋天代表著豐收,代表著落葉,代表著秋風,但同樣秋天也帶著一份傷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萬物生機臨近靜止,所以才有多事之秋之說。

在網上看到了大家總結的今年秋天去世的大師們:盛中國、單田芳、朱旭、師勝傑、布仁巴雅爾、藏天朔、李詠、金庸……

有拉小提琴的、有說評書的、有演話劇的、有說相聲的、有民族歌手、有搖滾歌手、有主持人和作家。

人健康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人定勝天。人生病的時候,才會覺得人很脆弱,脆弱得像螞蟻一樣。人死了,所有的一切,都如過眼雲煙,灰飛煙滅。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沒有人能夠有第二次生命,能夠活著,其實就是一種幸運。

活著,是一種幸運

可能只有經歷過死亡,或者陪著周圍的人經歷過死亡的人,才最能體會到,活著的幸運。

在去年秋天,我朋友的父親突然腦溢血去世了,一切都太過於匆忙,還來不及治療來不及反應,人就不在了。

朋友不過25歲,工作剛剛步入正軌,正是準備回報父母的時候。他的父親也不過50歲,剛退休準備享受人生卻發生了意外。

我親眼看著朋友從一個圓滾滾的小胖子,變成了一個成熟消瘦的大男人。

一年過去了,朋友對於死亡這件事情還是沒有釋懷,他在朋友圈中寫到:

“親眼目睹過死亡的人,還會對人生抱有“規劃”的熱忱嗎?我不能。

我很多次在入睡之前的短時間內去笨拙地體會死亡,去感受那可能存在的恐懼與徹底的崩潰,我越多體驗到無能為力的絕望,就越發在乎眼前的每一天。

我只活今天,明天我都不想了,“我愛你”,今天想說幾遍說幾遍,絕不等到下一個日出。”

因為親眼目睹過死亡,所以更加珍惜周圍的親人和朋友,更加懂得說出每一份的思戀和不捨。

活著,是一種幸運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有多少生命未曾看過世界繁華、未曾感受過愛與真情便黯然離世,與他們相比,我們何其幸運,又何忍浪費美好年華在一些本不需擔憂的事情上呢?

面對繁雜的世界與日益走近的死亡,與其讓自己戰戰兢兢地消極面對,不如學著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如此才會使自己在感悟生命時領悟生命的真諦。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試著改變生命的寬度;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可以試著改變自己。

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欣賞、學會讚賞、為別人鼓掌,也是為自己鼓掌,感恩親情,感恩社會,感恩一切,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著,不容易,但是一種幸運,一種幸福,願我們每個人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