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略》和《吳書》記載:“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三國演繹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他的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繹》,它是一部歷史演繹小說。但是你要知道的是,演義和歷史畢竟不同,所以我們在欣賞小說中呈現的精彩的故事之後,也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研究一下歷史。

《魏略》和《吳書》記載:“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施妙計,向曹操借來了十萬只箭,從而贏了和周瑜的賭約。但是在《吳歷》和《魏略》中記載的《草船借箭》的的主人公並不是羽扇綸巾的諸葛亮,而是孫權。儘管這兩本書中記載的草船借箭有兩個版本,但是主角都是一個人,那就是孫權。

在三國演繹中,作者羅貫中可能為了塑造一個近乎於妖的神機軍事形象,將這樣一個神奇有趣的故事移花接木到了諸葛亮身上。

《魏略》和《吳書》記載:“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在《魏略》中,故事其實是這樣的,說起來其實也很有趣。曹操看見孫權的戰船開來的時候,他很慌。然後就讓士兵們去射箭,防止孫權的戰船靠近。漫天的箭,密密麻麻的就往戰船身上射去。一時間戰船身上的一側就插滿了箭,重量就不平衡了,照成了船嚴重傾斜。於是孫權就命令掉頭換另外一面“受箭”,這樣船就平衡了。

《魏略》和《吳書》記載:“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但是你要知道,《魏略》也是一部私人寫的作品,多少有些道聽途說的成分在裡面。這時候我們不妨看看吳人著的官方的史書《吳書》。這裡面記載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儘管主角還是曹操和孫權。它裡面大概的意思就是曹操面對孫權的挑釁並沒有顯得有多少慌亂,並且命令士兵不要輕舉妄動。那麼一箭未發,拿來的十萬只箭插滿草船呢?

歡迎大家關注史學文社,每天帶領大家解讀史學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