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建議向民營企業試點放開原材料進口資質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建议向民营企业试点放开原材料进口资质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2018年舉行的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獲得了“改革先鋒”稱號。劉永好不僅是民營企業家的代表,也長期關注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3月3日,劉永好在新希望集團全國“兩會”媒體溝通會上介紹,近來他先後拜訪了20多家重點民營企業,發現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之下,明顯感覺民營企業信心提升、民營企業切實存在的的貸款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劉永好進一步介紹,雖然有積極進步的一面,但是問題依然存在,中小民營企業還有一定的壓力和困難。如何改善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又如何促進民營企業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劉永好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劉永好在這次政協大會上提交了共八份提案,其中之一就是《關於試點開放原材料進口資質,促進民營加工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

劉永好介紹,他在企業生產實踐和調研中發現,作為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重要環節,一部分原材料的進口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放開。例如,在工業原料領域,氯化鉀是生產化肥和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當前國產氯化鉀資源嚴重匱乏,用於高端精細化工生產的優質氯化鉀主要依賴進口。

然而如今,我國部分優秀民營企業已具備了相應氯化鉀的生產能力,但長期以來,我國對氯化鉀進口實施國營貿易管理,主要由少數國企統一進口,外資企業則直接擁有自主進口資質。國內民營企業必須通過中間商採購原料,且採購價格較直接進口高約200-500元/噸,極大加重了企業負擔。而外資企業利用自主進口優勢,不斷佔領國內市場,擠壓民營企業生存空間。

同樣的情況在農業領域也依然存在。劉永好介紹,民營企業在飼料行業已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隨著近年我國糧食收儲制度的逐步改革,在進口飼料糧的配額制度方面,特別是作為飼料糧的玉米配額,也應當探索和制定更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分配製度。

基於調研結果,劉永好建議:首先,在部分民營企業探索開展原材料進口資質放開試點。即,建議在國家進出口政策框架內保證市場公平的基本原則,進口配額應向直接使用原料的加工企業傾斜。可以選擇部分社會聲譽好、行業影響力強的優秀民營企業,開放農業領域的飼料糧如玉米、工業領域如氯化鉀等原料的進口資質,並且以各企業的實際產量和需求決定配額分配的比例,不再根據企業的國有或民營屬性來分配,從而引導行業更加公平有序競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其次,對試點直接進口原材料的生產企業,加強監督管理。劉永好說,他建議在放開對進口原材料的配額管制的同時,實施嚴格的用途管制。政府主管部門可以採用有效的現代技術手段對進口原材料進行溯源管理,為提高監管效率,還可考慮選擇適當時機將具體監管權下放至省級商務主管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