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才得人资助进入私塾读书。4年后,他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老舍19岁,从学校毕业了,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后,老舍被调去京师教育局工作,相当于是升职了,但由于老舍很难跟那些热衷于钻营的公务员打交道,于是,他很快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老舍的这个选择,在今天看来都让人很钦佩。一个寒窗苦读十年的凤凰男,终于挤进衙门吃国家粮,居然还能因为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回去当个穷教书匠。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1924年,老舍去了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大概是因为异乡的生活太寂寥,老舍开始搞创作,并开始以“老舍”这个笔名发表文章。在英国,他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并由此转型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1930年,在国外镀过一层金的老舍回到了国内,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这一年,老舍已经31岁,也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老舍的妻子,名叫胡絜青,两个人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老舍回国当教授的时候,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那一年,胡絜青已经25岁,她母亲正为她的亲事发愁呢。

胡妈妈一听说老舍是“海归”,还是大学教授,而且在文坛上也已经露了尖尖角,就托人介绍老舍和自己女儿认识。老舍和胡絜青在频繁的相见之后,产生了情愫,两个人开始通信,通了有上百封。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在大学任教,胡絜青则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老舍被评为教授,还陆续创作出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老舍的文采终于大放异彩,他干脆辞去教授工作,一门心思从事写作,接着就写出了《骆驼祥子》。老舍和妻子婚后六年,一直比较和睦。两人生下两女一男,二儿子叫舒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内局势不大乐观,老舍重返齐鲁大学任教。同年11月,他只身奔赴武汉。胡絜青则带着孩子去北京照顾老舍的母亲。抗战时期,老舍算是个坚定的抗日分子,担任过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职务,后来随文协迁往重庆。这期间,他一直不忘文学创作,还曾将《金瓶梅》翻译成英文出版。可是这期间,两夫妻过的一直是两地分居的生活。

1942年,老舍的母亲去世,老舍都没能回去奔丧。胡絜青很想带着儿女跟老舍团聚,但当时大半个中国都被日军占领,很多地方炮火纷飞、危险重重。1943年秋天,老舍的挚友老向从重庆赶到北平,专程来接母子四人南下,而老舍本人并不知情。在老向的帮助下,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开始了千里寻夫的壮举。从北京到重庆,他们一共走了一个多月,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盘问、恐吓、危险、空袭,终于安全到达。

一家人到达重庆以后,老舍却没有表现得很欣喜,只是跟朋友说了一句:“既然来了,就让他们过来吧。”老舍的这个反应,其实很耐人寻味。很多年里,老舍的后人并不想让世人看到老舍身上的道德瑕疵,所以一直努力营造老舍很冤、跟妻子伉俪情深的形象。

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老舍当时在重庆有情人,名叫赵清阁,甚至已经跟老舍在重庆公开同居了,两个人一起从事创作,共同署名。后来,胡潔青得到消息,万里迢迢,辗转三个月到重庆冲散了这对野鸳鸯。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知道这个事实后,你还觉得胡絜青的千里寻夫感人么?更多的,是一种心酸和狗血吧?要我说,老舍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得有点“渣”。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他把自己的亲妈交给了结发妻子去孝顺、养老送终,把三个年幼的孩子扔给妻子独自照顾、抚养,自己却在相对安全的大后方重庆跟小三公开同居。胡絜青到重庆后,赵清阁便“逃离”重庆,去了上海。老舍恋恋不忘,竟“追”到了上海。一个月后,胡絜青也“追”到了上海。老舍跟小三的故事,和所有出轨男人经历的剧情一样俗套。

抗战结束后,老舍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并出版了《四世同堂》等书。老舍赴美后,有邀请过赵清阁,他曾写信给她:“我在马尼拉买好房子,为了重逢,我们到那儿定居吧。”赵清阁没有答应,她给他回了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老舍去美国,码头送别的人是赵清阁;他在美国讲学期间,心心念念的还是赵清阁。

可悲啊,老舍的婚外情,妻子胡絜青能不知道么?她肯定知道,能想象得出她度过了多少个辗转难眠、痛心疾首、痛哭流涕的黑夜。她也是当年的高材生,曾经师从齐白石,画得一手好画,可老舍不是很爱她。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需要文艺界人士装点门面。老舍混得也还可以,担任了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他发表了《茶馆》,还帮末代皇帝溥仪修改润色过《我的前半生》。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1966年夏,一场风暴突如其来地降临在中国大地上,文艺界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被当成“阶级敌人”揪斗和侮辱。老舍作为市文联和作协的主席,首当其冲遭到了毒打。老舍先是被拉到孔庙批斗并遭殴打,老舍最有名,所以他受伤最重,一下子就被打得头破血流。可以脑补下,那是一幅怎样疯狂、凶残的画面。他们轮番地打他、斗他,他渐渐就奄奄一息,遍体鳞伤了。等到半夜家人接回老舍,才发现他已浑身是伤,连换衣服都换不下来,全贴到肉上了。第二天,老舍出门前,把三岁的孙女叫出来,跟孙女说:“小月,跟爷爷说再见。”当天,他在湖滨独自静坐、沉思了一整天,直到入夜,投入了太平湖。次日清晨,路经湖畔的人们,发现了他那漂浮在湖中的遗体。

一想起老舍和妻子胡絜青的关系,我就觉得老舍的死,几乎是注定的。一位老作家还记得看过胡絜青当时揭发老舍的一篇大字报,内容就是老舍出轨。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老舍这一生,小时候吃过苦,晚景很凄凉,但青年中年过得太顺。中青年时期,他虽然经历了八年抗战,但他依旧能保持风光,所以才有心情、有精力开启一段婚外情。

跟妻子的结合,或许只是一场世俗婚姻;遇上赵清阁,两个人才是真心相爱。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赵清阁的小说里写到,教授不是没有想过离婚,但妻子不同意,妻儿像枷锁似的缚住了他。他想解除枷锁,但妻子向他索取大量赡养费,他拿不出;如果坚持离婚,妻子会和他闹到学校,闹到法庭;社会与舆论压力大,他甚至可能因为作风不好而把糊口的工作都丢了。这或许可以作为老舍面对这段婚外情的真实写照。老舍死后,与胡絜青的冷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赵清阁得知老舍死讯后,从此“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

有谁能三十年如一日“晨昏一炷香”地纪念另外一个人?只有真心爱过的人,才能做到吧。赵清阁一生未嫁,生前她一直将老舍的手迹悬挂在客厅,足见老舍以及她和老舍的那段情在她的生命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小三其实也没有那么讨厌。
你不知道的老舍/她为老舍终身未嫁,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家庭是一个人最后的避难所。如果在自己被生活虐得最惨的时候,身边最亲的人肯守护在自己身边,而不是反插一刀,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有力量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的。

老舍曾说过一句金句:“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这何尝说的不是他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