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日本藝伎,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藝伎是一個神秘而又有些曖昧的職業,其實人們對藝伎有著很多的誤解。300多年來,藝伎已經成為日本獨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一些著名的藝伎甚至對日本歷史的走向有過微妙的影響。

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17世紀末期,日本興起了代表市民階層的“町人文化”,藝伎也在這個日本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悄然誕生。 藝伎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藝人。當時的德川幕府為了增加政府稅收,嚴厲禁止私娼,迫使民間**轉而採用亦歌舞亦賣身的方式來鑽官府規定的空子。後來,幕府官營妓院中的**為生計所迫,也吸收了民間藝伎通俗的表演形式,轉變為既賣身又賣藝的藝伎。

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18世紀中葉,藝伎作為一種職業被合法化,其職業規範和習俗也隨之確立,只賣藝不賣身的行規被廣泛接受,表演的項目也逐漸增多。在日本的江戶(今東京)新橋、柳橋和京都祗園等地相繼出現了專門進行這種表演的藝伎館。到了德川幕府中期,藝伎主要服務於作為統治階層的武士,後來又把新興的商人階層作為主顧。 日本的藝伎多來源於喜歡這一充滿浪漫情調行業的女子,許多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家庭也以女兒能進入藝伎這個行當為榮。藝伎未必年輕貌美,卻風情萬種;未必身材窈窕,卻能長袖善舞。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藝伎絕非易事,有志於進入這一行業的女孩在10歲左右時就被送進藝伎館,開始長達5年或更長時間的系統學習。 在此期間,女孩子要學習大到詩書、舞蹈、琴瑟、茶道、書法、插花、談吐、裝扮,小到如何優雅地打開推拉門、如何走路、如何鞠躬和斟酒等生活禮儀。經過十分艱辛的培訓課程後,她們要做到優雅甜美、知書達理、服飾華麗、擅長歌舞,學會察言觀色,對男人們能夠應付自如。此後,女孩們還要經過一段時期的“見習藝伎”階段,方可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藝伎。 由於培養藝伎要花費大量金錢,只有那些一擲千金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才是藝伎的真正主顧。

藝伎的興起和沒落,見證了日本的興衰

在二戰前的日本,擁有一個能夠隨叫隨到的藝伎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很多有錢人也爭風吃醋,競相力捧自己喜歡的藝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