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

上周六,我组织了一次正面管教家长沙龙。把平时一起带娃玩的小伙伴都叫上了,名曰组团学习带娃技能。

真的是要学习,并且要不断学习,因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有很多不懂得,都有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毛病,都有很多不得已和很无奈,也都想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

学习才能让我们懂得怎样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怎么更能促进温暖的亲子关系。

而组团学习很高效,特别是通过正面管教的家长课这样的形式。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研究显示,学习方式的不同,能记住的内容的多少也不一样,虽然都是花相同的时间,但收获不一样。如图所示:

第一次带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

正面管教家长课正是通过演练、讨论的方式,让我们加深对正面管教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正面管教工具(方法)。

我也是很流程地运用了“两列表”,让大家说出目前的问题和挑战、未来期待的品质和技能。从而引出正面管教的概念和优点。

第一次带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

没有见过“两列表”的小伙伴看下以上两张图。我们目前在育儿当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就是左边这样。我们期待孩子将来成为右边这样的。

从左边到右边,凭什么?

批评、指责、怒吼、打骂、强制……行吗?

宠着、惯着、忍着、捧着、护着……行不行?

其实都不行。而我们日常都是在这两种方式中摇摆。感觉太后妈后爹了,就缓和点;感觉太溺爱了,就赶紧板起脸;或者妈妈满面春风,爸爸脸如寒冬。

而我们的孩子不是不知所措就是两面应付。对健康成长很不利。

正面管教提倡不惩罚不娇纵,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和善而坚定。把孩子的错误都看做是进步的机会,心平气和来对待。

课堂上,我用了两个小活动。一个是“跟我做”,一个是“命令式家长和启发式家长”。

“跟我做”很简单,我下达口令,其他人做动作,最后一个口令和动作我故意做错,然后发现大部分人会跟着我错。也就是说,动作的影响力要比语言的影响力大。

用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没有我们做的对孩子影响大。所以正面管教提倡:要去做,少说或者不说。

你罗里吧嗦一大堆,其实是没用的。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嫌弃父母唠叨,就是因为我们的说教都是噪音的效果。不如去做,或者教孩子一步步去做。

第二个活动,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找一个自愿者当孩子,其他人当父母,父母分站两边。右边的父母扮演命令式家长,左边的启发式家长。孩子依次听他们说纸条上事先准备好的话(就是我们平时在家里说的那些话,见下图),然后问每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决定。

第一次带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

第一次带领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

很显然,启发式的说话,不但让孩子感觉很好,还能让孩子学习到我们期待的那些品质和技能。

而命令式的说话,只能导致孩子的委屈和不配合。

通过这种场景还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恰当。

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小伙伴很乐意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讨论也比较热烈。我也觉得这样的活动比较有意义,因为我们讨论着讨论着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就感悟到了对与错。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对我的支持!第一次带领,肯定是漏洞百出的,这需要我自己去事后总结。

也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实际的收获,虽然他们后来反馈说很好,期待着下一次的课。不管怎样,希望下次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他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对养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更好地养娃,他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头条号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儿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