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爱的人永远活在“眼前”?这可能吗?

近日在英国,一家以已故的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命名的博物馆(Salvador Dali Museum),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惟妙惟肖地“复活”了达利。“达利”坐在画架前,然后站起来走向观众,与观众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不相信我死了,你相信吗?”一边说,一边皱起眉头,看向观众的方向。“复活”的艺术家达利还可以与参观者交谈,讲解生活和艺术的知识,甚至可以谈论他去世以后发生的事情。

使爱的人永远活在“眼前”?这可能吗?

“复活”的达利形象

达利故于1989年,享年84岁。达利博物馆(Dali Museum)执行主任汉克•海恩(Hank Hine)在一份报告中说,这次“复活”达利的创意,非常贴合艺术家本人生前的意愿。达利在很多方面都很有预言性,他生前曾经在书中写道:“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尽管这不太可能,我希望咖啡馆里的人们会说,达利死了,但不是全部。”艺术家这句话本身的意思应该是希望自己的肉身逝去以后,艺术作品可以永垂不朽。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去世三十年后的科技,可以把他的个人形象和艺术作品以三维影像的形式展示给追随者们。

使爱的人永远活在“眼前”?这可能吗?

达利生前照片

这次展览的名字是《达利的生活》,所展示的达利“复活”后的形象,是从艺术家本人的照片中选出来的。除此之外,技术人员提取艺术家生前接受采访时的影像资料、档案等作为素材,并找到一位与达利身形相似的演员,建立了艺术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算法,并让放映机器学习了如何以达利的方式应对参观者。

使爱的人永远活在“眼前”?这可能吗?

“达利”坐在画架前

这家博物馆利用AI技术还原艺术家本人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2014年曾经利用AI技术重现了达利的一幅油画《追思地中海的嘉年华》(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允许观众走进这幅油画的虚拟现实中,体验立体的艺术意境。

使爱的人永远活在“眼前”?这可能吗?

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

结语

博物馆用AI技术“复活”了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让参观者体验到艺术家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这让小编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在燃尽最后一根火柴时,见到了死去的奶奶,然后安详地去了天堂。

未来,是否可以普及这种技术,给普通人“复活”自己的亲人,获取一些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