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要闻 我国登记财产指标排名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头条

要闻

我国登记财产指标排名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监测的190个经济体中,我国营商环境评价“登记财产”指标从2018年的第41名上升至第27名,提升了14名,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

《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对上海、北京两个主要城市的评估显示,平均登记财产需3.6个手续、耗时9天、成本占财产价值的4.6%、土地管理质量指数为23.7分。与2018年相比,登记财产手续减少0.4个、耗时减少10.5天、土地管理质量指数提高5.4分。

头条要闻 我国登记财产指标排名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据了解,登记财产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一,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从二级市场购买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所需的流程、时间及办理费用,并从信息透明度、土地争议解决指数等角度评估土地管理质量。评价涉及的财产登记程序、时间和费用包括与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各项事务以及律师、公证员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尽职调查等事项。

世行报告指出,中国登记财产指标排名获得大幅提升,得益于上海、北京针对不动产登记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简化管理程序和增强土地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使“登记财产”更便利。一是通过优化登记流程,强化部门间协作沟通,精减了办事环节,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限。二是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信息互通,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最多跑一次”。三是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在登记大厅配备自助查询终端,针对重点企业和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使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负责人表示,为优化营商环境,自2017年5月以来,原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确保不动产登记规范有序、便民利民,这些措施包括逐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大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开展“减证便民”服务,拓展网上办理事项,延伸登记服务范围,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等。截至2018年底,全国所有市县的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15个、7个工作日以内,预计2019年底前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将分别压缩至10个、5个工作日以内,5年内登记时间压缩2/3以上、压减到5个工作日以内。

世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还披露,当前登记财产全球最佳实践是新西兰,登记财产仅需查询登记信息、申请登记两个手续,由于没有交易审核、税收等环节以及实行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原因耗时仅1天,成本占财产价值的0.1%,土地管理质量指数达到26.5分。俄罗斯、美国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38位。(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头条

要闻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

记者从1月10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占国土面积18%以上。其中包括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世界自然遗产13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7处,国家地质公园212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1处。

头条要闻 我国登记财产指标排名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保护区建设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主体。2018年,我国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474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

据介绍,今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整合优化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科学妥善解决历史问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启动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理顺管理体制,划清保护地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权属,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地分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国土资源“四全”服务规范》获批我省地方性标准

省质监局发布2018年第三批江苏省地方标准目录,我厅报送的《国土资源“四全”服务规范》(DB32/T3420-2018)获准通过,“四全”服务标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过近5年的努力,《国土资源“四全”服务规范》正式成为我省地方性标准,同时也是全国系统首份综合服务标准,打造了具有我省系统特色的“放管服”改革的金字招牌。(来源: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