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姑娘怒炒老闆魷魚!對不起:90後並不都是傻白甜!

剛剛有個朋友發微信過來,"老子辭職了,不幹了。"我正在巷子裡吃著麻辣土豆片蓋澆飯,看到這句時,驚的土豆片都掉到了紫菜湯裡。"怎麼回事?已經辭了?"

過了半晌,手機屏幕沒亮,我趕緊扒完了那盤飯,付了錢後,轉身就走出了那家小飯館。慢悠悠走了一會,東逛逛西逛逛之後,兜裡的手機還是沒動靜,我不放心的撥通了他的電話。"欸,飯吃過了沒?先吃個飯再好好跟我說說。""算了,有點吃不下,我先自己待會吧,心裡特煩。""行,那過幾天再說。"

杭州姑娘怒炒老闆魷魚!對不起:90後並不都是傻白甜!

我掛完電話後,心裡亂七八糟的。應該是比亂七八糟更復雜、更不知所措的一種感覺,這已經是我畢業以來來收到的第十個"我辭職了"。最重要的是,我才剛從58同城上找到新的工作,新工作單位還不錯,五險一金都買齊了,工作內容也符合我的專業今天,是試用期的第2天。

從畢業到現在,我已經換過四份工作了。最長的是4個月,最短的是4天,中間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休息期,當時給自己找的理由是放鬆心情慢慢找工作不急,但其實那是相當長的一段自我徘徊和彷徨不定的時間,半夜兩點醒來的事是經常發生。

記得五月份的某天,老友從杭州回來找我散步。他說他也沒找到工作,太差的看不上,太好的又不要自己,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吊了一個多月。那天,在400米的綠茵小道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天上一顆星都沒有,不遠處的炸土豆和燒烤的味道卻格外的香。我們無心其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是個沒有找到工作的人,老友說感覺自己是個無用的人。

畢業後,他七拐八拐去某個培訓機構當了四個月的語文老師,十天就辭職了,在出租房裡過了幾天沒有白天黑夜的日子後,找了份銷售的工作,才兩天功夫,就每天霸座微信運動榜榜單。換工作在剛畢業的人看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其他人看來,卻好像是一樁說不得的醜事。

杭州姑娘怒炒老闆魷魚!對不起:90後並不都是傻白甜!

他說前幾天他辭職的時候,他媽一天時間裡先後打四五個電話,每個電話的開頭一句都是,

"都到年底了,還辭了幹嘛?每個月2000多做做也行吧,總好比找不到工作要好,萬一找不到工作那你喝西北風去?""你們這代人就是要求高,脾氣大,哪有那麼好的工資給你拿?工作就是得忍,得熬出頭,你每個地方呆一兩天怎麼行?"他媽媽轟炸完之後,緊接著是我外婆,小姨,小姨夫,表弟,但凡稍微空閒一點的都擠著堆來關心他。後來,他乾脆不接電話了,爭辯比爭吵更累。

是這樣的,一提我們這代人,好像我們身上就沒落個好名聲,"墮落"、"好吃懶做"、"幼稚"那些標籤貼在我們身上,我們動彈不得,一動彈,別人就說,90後天天瞎蹦躂,還自以為是。為什麼90後經常辭職?90後到底能不能好好工作了?90後在別人眼裡就是群吃不了苦的人,別指望這群人好好給你工作。

杭州姑娘怒炒老闆魷魚!對不起:90後並不都是傻白甜!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為什麼有的公司留不住90後員工"?這個話題的發起人看樣子應該是某個公司的老總,他說最近公司招了一批90後,但都先後辭職,最長不超過一週。他迫切的想知道90後的就業觀是什麼,所以來網上求答。

這個問題先後有16000多人關注,3300多人進行回答。答主大部分是90後,小部分是比90後更年長的中年人。毫無疑問,90後在為自己鳴不平,而那些80或者70後大多是站在長者的角度,多多少少帶著批評或指正的意思。

杭州姑娘怒炒老闆魷魚!對不起:90後並不都是傻白甜!

其實無法去探求對錯,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沒有對錯之分的,只是某個時代,大部分人以為這樣做是正確的,然後就會形成一個假正確的答案去作為當時的準則,如果不以這個準則為標準的話,就被攻擊成"錯誤的人生"。

但時代是在變的。屬於90的時代已經在熠熠生輝著,最早的90後今年已經28週歲了,一部分90後已經結婚生子,甚至生二胎了。他們正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也許是高管,也許是基層,也許正在艱難創業,也許有的還在學校裡讀書。但不管生活幸福與否,他們已經融入進了這個社會,將屬於90後的觸角和根鬚深深的扎進了土裡。

其實辭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用不著帶著任何有色眼鏡去評判或指導,這就跟七八十年代,大家都忙著進城是一個道理。只是當年,大家拼著命撒潑進城,如今大家依然拼著命進城,只是方式和拼命的程度改變了而已。

因為時代真的在變,誰知道等00後大批進駐社會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