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關於改革開放這堂公開課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於18日

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1

四個基於

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2

對改革開放的評價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

3

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4

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十個“始終堅持”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堅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斷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實施“一國兩制”基本方針。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5

三個“偉大飛躍”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

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6

三個“充分證明”

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40年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7

改革開放40年寶貴經驗的九個“必須堅持”

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

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此外,大會上宣讀了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

(點擊藍字,查看改革先鋒100人名單)

有咱多位四川老鄉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

重要推動者

于敏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氫彈元勳”于敏

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人生足矣!

——于敏

【人物名片】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事蹟】

他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長期主持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為我國核武器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他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開創性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回眸】

他是新中國的“氫彈元勳”,他的名字曾是絕密。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1999年,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代表獲表彰的科學家發言時總結道:“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8個月,我國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

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他又對身邊人說,“我是代表所有為‘兩彈一星’作出貢獻的人去領獎。”

雖然長期在北京的九院理論部工作,但由於單位的本部在四川,于敏常因工作需要赴川。1978年,他當選四川省科學大會先進集體代表。1984年和2009年,他又兩次獲得四川省勞動模範稱號。

他的治學精神和一言一行感染著身邊人。在同事和學生間,一直流傳著向于敏請教有“三不”原則:一是不論時間、場合,隨時隨地可以提問;二是不論範圍,物理、力學乃至其它相關學科都可以問;三是不論問題大小難易,他都會耐心解答。在他70歲生日的時候,他的一些老同學前來為他祝壽,祝壽詞的最後一句寫道:他不是一個做教學工作的,但其言行堪為人師表。

在工作之餘,他也十分熱愛古典詩詞和中國哲學。他曾表示,欣賞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評價諸葛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了理想奮鬥終生”。

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

劉永好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傑出川商”劉永好

改革開放40年,新希望創業也有36個年頭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更沒有新希望集團。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國國力大增,經濟充滿活力,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升,我們感恩時代、珍惜機遇,更銘記責任。

——劉永好

【人物名片】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事蹟】

1982年他投身農業領域,1987年研製出第一款國產乳豬飼料。帶領企業不忘初心,勠力前行,不斷拓展,目前新希望集團產品涵蓋飼料生產、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金融服務等諸多領域,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子)公司600餘家,員工近7萬人,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倡議發起“中國光彩事業”。開啟“精準扶貧1+1”行動,廣泛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回眸】

改革開放40年,新希望創業36年。回望這36年,新希望的每一步發展,幾乎都與改革開放的發展節奏“同頻共振”。

作為新希望“掌門人”,在洶湧澎湃的改革大潮中,從最初養鵪鶉到建飼料廠,從倡導成立民營銀行到海外佈局,劉永好始終敏銳洞察時代發展新潮流、新動向、新機遇,並且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將新希望一路帶領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民營企業之一。他本人也成為“傑出川商”的代名詞。

1996年,新希望集團成立。進入金融領域入股民生股份、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新希望不斷開拓進取,發展壯大。2013年,新希望開始加大自身創新,力求有效應對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實現高質量發展。5年來,新希望通過推行合夥人制度,在農業食品領域投資和消費升級方向,孵化50餘家科技型創業公司,培育150餘名優秀事業合夥人,實現老企業的年輕化。今年11月20日,四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表彰10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劉永好在領獎後激動地表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新希望的今天,非常感激這個時代給了他機會。“我希望改革開放更加深化,希望通過持續改革開放來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通過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企業的創造力,從而提升中國在世界的競爭力。”劉永好說。

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

倪潤峰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改革闖將”倪潤峰

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振興民族工業,舉起民族品牌大旗。

——倪潤峰

【名片】

原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

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事蹟】

他順應時代潮流,勇於嘗試與探索,科學地把軍工技術、工藝、檢測及質量控制手段移植到民品研發生產上,實現單一的軍品生產到軍民品結合的戰略轉移,帶領長虹率先成功探索出企業“軍轉民”道路,將長虹從一個普通軍工企業打造成價值百億級的中國彩電大王,為中國彩電業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礎。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獎項和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回眸】

說到“彩電大王”長虹,就不得不提倪潤峰。

上任之初,他力排眾議堅持搶在國家相關政策關門前夜,從日本松下引進了最新一代彩電生產線。這是當時國家批准引進的最後一條彩電生產線,也是同時期引進的國內同行業中自動化程度最高、單班生產規模最大的一條生產線。正是此舉,讓長虹由此一躍從國內同行業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兄弟”跨入了第一集團軍,為成就中國日後的“彩電大王”奠定了基礎。

從黑白到彩電,從臥式到立式遙控,從球面顯像管到平面直角、超平、純平,從小屏幕到大屏幕、背投超大屏幕……倪潤峰的格局和謀略,讓長虹抓住了彩電行業每一次發展機遇。業內一度公認:“長虹的動向、彩電的方向”。

他也被公認為,是中國家電業在改革開放浪潮中,首舉大旗率眾擊敗洋品牌的“第一人”。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彩電企業已具備一定實力,但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下風。1995年,倪潤峰率先提出“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的企業使命,振臂高呼“振興民族工業”,引領眾多國產品牌紛紛舉起民族品牌大旗。

他最近一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長虹建業60週年慶典上。他說,長虹當年提出“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的企業使命,到現在仍不過時。

最近,原長虹總經理劉體斌撰文回憶他與倪潤峰共事的30年光陰。在他看來,時勢造英雄、英雄推時勢,倪潤峰就是改革開放大潮中走出的一位“改革闖將”。“在我心中,他就是改革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傑出代表,他為企業、行業乃至社會、國家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至今令人難以忘懷。”

改革開放中湧現的

優秀農民工代表

胡小燕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農民工代表”胡小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到廣東奮鬥的20年。這20年,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外來妹”,我能深切理解每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的不易。作為女性,我一直奉行自尊、自重、自律、自愛、自立、自強的原則,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心和實力。

——胡小燕

【人物名片】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總工會副主席

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成品車間原副主任、銷售主管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事蹟】

她1998年到廣東佛山打工,自強不息,踏實苦幹,在農民工群體中脫穎而出,成長為企業一線管理人員。2008年成為第一批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農民工,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保障農民工權益等多項建議。開設“海燕信箱”專欄為農民工維權,積極推廣“小燕成長”職工學歷提升計劃,建立多個公共場所“愛心媽媽小屋”,盡心盡職為廣大農民工服務。珠江電影製片廠以其為原型拍攝了打工題材電影《所有夢想都開花》。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回眸】

胡小燕1974年生於四川廣安農村,1998年從廣安老家到廣東佛山務工,從陶瓷廠鍋爐工一步步走上車間管理崗位。2008年,她成功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成為首批3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之一。

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後,胡小燕的手機號、郵箱被公佈到了網上,她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亂。電話一刻不停地響,郵箱一天湧進2000多封郵件,即便每天熬到深夜,也處理不完。不理解,甚至謾罵隨之而來。後來,廣東省總工會專門為她設立了一個“海燕信箱”,處理農民工來信。

5次參加全國兩會,她一共提了20個建議,欠薪入罪、醫保轉移、住房福利、留守兒童教育……每個建議都和農民工權益有關。

2012年,廣東試行在基層“兩代表一委員”中選拔公務員,她進入了佛山三水區工會,成為農民工們的“孃家人”。直到今天,還不斷有人衝著“胡小燕”這個名字找上門來反映問題。如今,她已經是佛山市三水區總工會副主席,主管權益經濟部,負責為三水區農民工維權、推薦勞模、組織勞動競賽等工作。

20年,從四川農村到廣東城市,從基層農民工到全國人大代表,再到工會副主席,回望來時路,胡小燕把一次次成長歸結為“幸運”,感恩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我真的是時代的幸運兒。”她說。

全面從嚴治黨

中紀檢監察干部的優秀代表

王瑛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人物名片】

女,中共黨員,1961年11月出生,2008年11月去世,四川巴中人,巴中市南江縣委原常委、紀委原書記

【事蹟】

她奮戰在紀檢監察一線20年,探索創新紀檢監察工作為民服務零距離、幹群關係零隔閡、監督監察零空檔、案件查處零擱置、再塑形象零起點的“五個零”工作法,嚴格監督執紀問責,堅決維護黨的紀律、國家法律權威,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她對黨忠誠,鞠躬盡瘁,身患肺癌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2009年,以她的事蹟改編的電視劇《遠山的紅葉》及大型話劇《紅葉旅途》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榮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空軍實戰化創新戰法的

優秀代表

蔣佳冀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人物名片】

男,中共黨員,1981年6月出生,四川成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95478部隊部隊長,空軍特級飛行員

【事蹟】

他始終瞄準實戰,創新戰法訓法,研究摸索出20多套實在管用的戰術戰法。2011年參加空軍首次組織的對抗空戰檢驗性考核,戰勝所有“一對一”對手,取得單場42∶0的優異成績,榮獲空軍首次頒發的象徵中國空軍飛行員最高榮譽的“金頭盔”獎,之後再兩奪“金頭盔”獎,成為空軍首個三奪“金頭盔”獎的飛行員。帶領部隊出色完成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等重大軍事任務,創造三代機部隊首次整建制入藏駐訓、首次實彈訓練、首次進駐即組織戰鬥升空等多個空軍“第一”。榮獲“矢志打贏的模範飛行員”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推動依法治國的

理論創新者

王家福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人物名片】

男,漢族,中共黨員,1931年2月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

【事蹟】

他參與民法通則、公司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為我國民商事立法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想,較早提出依法治國理念,對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和法學繁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首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特別貢獻獎等。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

優秀人民調解員

馬善祥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人物名片】

男,回族,中共黨員,1955年11月出生,四川隆昌人,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老馬工作室”負責人。

【事蹟】

他熱愛群眾工作,對群眾充滿感情,將一心為民的信念貫徹工作始終,把讓群眾滿意作為價值追求。從事基層調解和群眾思想政治工作30年,總結出“民為本、義致和”六字理念、遵循“情、理、法、事”十三要則、依託“3441”保障制度、老馬“三十六策”等一整套“老馬工作法”。成功化解數十起重大矛盾糾紛,妥善處置多個意外事件,接訪2萬多人次,辦理信訪問題1500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維護了轄區和諧穩定。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12月18日上午10時,市工商局全體幹部、職工

集中收看了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現場直播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四十年改革開放,四十年歲月如歌。成都市工商系統不僅僅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更是親歷者、參與者、推動者。在機構改革的關鍵節點,成都工商人將勇立改革開放的潮頭,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工商智慧、工商方案、工商力量!

來源丨央視新聞 川報觀察

整理丨成都工商

细品,关于改革开放这堂公开课

昨日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