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因為想讓女兒上完在中國的最後一個完整的學期,也想讓兒女們在中國過完最後一個春節,

Richard把赴美的機票定在2013年的2月底。Richard繼續講述他的移民故事:


登陸亞特蘭大

因為太太在國內還有工作,一時還無法完全脫開身在美國定居,好在EB-5沒有移民監,不需要長期待在美國,因此給她單獨訂了往返機票,也就是說一個月後她可以回國繼續工作,只要離開美國不超過180天,就不會影響她的綠卡身份。

接下來的兩個月,按照美國移民律師的提示打包行李,除了不能入境美國的物品,在美國生活所需的物品一一收羅清楚,這位律師想得挺周到,給了我一張長長的清單,這為我們日後登陸美國入關時省去許多麻煩。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2013年的春節過後,一家四口從海口到廣州白雲機場,登上赴美的班機。因為國內還沒有直飛我所選定的在美利堅的定居點亞特蘭大的飛機,只能經由日本東京轉飛亞特蘭大,還好在東京不需要提取行李,託運的行李可在白雲機場辦理直達亞特蘭大。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雖然空中飛行長達12個小時,但在飛機上我是一點睡意都沒有,飛越白令海峽時,天邊的一道曙光讓我陣陣悸動,從萬米高空俯視白雪皚皚的大地,我知道此時已經越來越接近美國。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抵達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國際機場是上午的十點,入關時按指示我們走的是公民、綠卡通道。不得不承認,我那在粵西山區學的英語早就扔到爪哇國去了,只能靠剛滿十五歲的女兒前去和機場工作人員交涉。工作人員找了個華裔翻譯過來,正巧這位翻譯是香港人,用粵語交流讓我感到十分親切。

按翻譯的指導填寫入關申報表,主要是說明攜帶的物品和現金。沒有違禁物品,沒有超額的現金,一切都很順利。把相關的移民文件遞交給入關工作人員,因為是以移民身份首次登陸,海關的工作人員把我們引到移民官的窗口,同樣是一間寬敞的辦公區,並非傳說中的小黑屋。

移民官在仔細審核我們遞交的材料,不時很和善的與女兒開著玩笑,最後按我們填報的清單簡單的詢問我們一遍我們攜帶的物品,很麻利的在我們的護照上蓋上入境章,並熱情的歡迎我們的到來,入關,比想象的要簡單多了。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領取行李時,早有工作人員幫我們把行李搬上手推車上,一直把我們送到接機廳外,這個號稱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絲毫沒有我們白雲機場那種熙熙攘攘的氣氛。在亞特蘭大的友人早早等在外面迎接我們一家。他提示我們給那位幫我們搬運行李的工作人員小費,這算是我們融入美國生活的第一課吧。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初春的亞特蘭大雖然還有絲絲寒意,但天是那麼藍,空氣是如此清新。就在頭天離開海口時還炎熱難當亦如盛夏,廣州的霧霾還讓我滿眼迷離,而現在,面對亞特蘭大的碧空竟然覺得有點奢侈了,無所適從了。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枝頭的嫩芽已初現。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友人居住的小區已是春花爛漫。友人說他家位於亞特蘭大南部,春天來得早些,所以花也會會開得早些。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不管怎樣,面對這眼前的一切,家人們都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尤其是孩子們,不再因炎熱而躁動不安。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登陸美國是順利的了,接下來我的移民律師來電說要去辦理社保號,以及孩子的入學。這才是頭等大事,來美國的首要目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嘛,這個問題不盡快解決,著實讓我揪心。

兒女入學

第二天,帶著女兒去到學校,因為我們一家剛來都暫時居住在友人家,這裡的高中時亞特蘭大的一所九分的公立學校,相當於我們海口市的重點高中,這要是在海口,那可是要經過艱苦的中考才能進去就讀的高中。我是知道的,如果孩子中考的成績不理想,想要進重點高中,大概要花個十來萬才行。

所以,儘管是友人幫忙辦理入學,我心裡還是有點忐忑不安的,生怕人家校長不接收呢,雖然說女兒的學習成績在國內還是挺好的,但畢竟沒有參加過中考。

友人很認真的安慰我,說在美國壓根就沒有中考這種玩意,你在這個區居住就得上這所學校。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果然,辦理入學相當簡單,只需提交居住證明和社保號,學校專門測試了女兒的英語水平,便安排入學了。

校長說會給女兒在班上安排一個華裔同學,幫助女兒儘快提高英語水平,儘快適應美國高中的學習生活。

兒子辦理小學的入學手續就更簡單了,直接把他安排在四年級。兒子英文也不合格,學校有專門的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班,安排在每天早上。別的孩子上英文的時候,兒子就到ESL班去學習,其他功課則直接插班入讀。

臨了遞上一張便條說是第二天上校車時給校車司機的,這樣校車司機就明白在這個上車點有這麼個學生。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沒有擇校費,不用交一分錢學雜費,只是象徵性的交了十來塊錢的書本押金,僅僅是押金,意味著畢業後還要退回的。

我不禁想起早年我上小學時每學期三塊二毛錢學費的年代來,那是後來我一直懷念的年代。可是後來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上小學就得有擇校費、學校交不完的課還得花高昂的費用給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什麼珠心算班啦,什麼鋼琴電子琴班啦,什麼圍棋班啦,什麼作文班啦等等,那是所有孩子在起跑線上的博弈,那種競爭意識在他們幼小稚嫩的心裡早早萌芽,最坑爹的是要老子花費一大筆冤枉錢。我實在看不出那些鋼琴十級的孩子最後有多少真正傲立金字塔尖的。

這就是美國的公立學校,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當初那些移民中介也好、移民律師也好、旅居美國的友人也好,說的都沒錯,從小學到高中,讀書不花錢的確是真實的。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從此以後,我不再用每天開著車擠到學校門口去等兒女們放學,不用提心吊膽的防著交警在學校路邊往我的車窗貼罰款單。

因為每天都有校車接送兒女,這是美國最安全的校通工具。

移民美國的那些事(二)

從此以後,女兒不再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因為這裡的高中沒有晚自習,每天下午三點多鐘放學,她可以參加各種自己喜歡的活動。

當然,有了在國內高強度的初中學習基礎,到了美國高中這種輕鬆愉快的環境,女兒顯得尤為自如,不到半年就熟練掌握了英語。

兒子的英文進步更快,沒過多久就嘰哩哇啦地和鄰居的孩子打成一片了。

美國的小學實在是太輕鬆了,兒子放學回來就從沒見他做家庭作業,清閒得讓我有點心慌,這是在讀書上學嗎?

有人或許會說,在美國讀書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輕鬆,你要想奔著常青藤大學而去,要付出許多艱辛,也要在起跑線上比別人衝得更快。

但藤校給我帶來的榮耀與孩子的愉快成長,兩者之中,我絕對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的愉快成長。

此時此刻,移民的第一個目標算是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