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职里的“行走”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于无声处34


他日试唐孙华诗佳,授礼部主事、翰林院行走(清史稿·圣祖纪二)。


乾隆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郎潜纪闻.卷二)。

在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都会经常出现上书房行走、翰林院行走和军机处行走等耳熟能详的称呼。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行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行走”字面意思就是走动

其实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大概的知道这个“行走”是什么意思。那就是经常走动的官职,亦或者不固定的官职。在清朝凡不是专设官职,只是临时调动或者说是过去兼职的官员都会在所兼职的机构或官职后面加上“行走”二字。

比如“军机大臣上行走”这个官职大概的意思就是兼职军机大臣。在清朝军机大臣是不专设官职,它是无品无俸的,而在当时清廷会从大学士、六部尚书、六部侍郎等京官当中选调出几位去担任“军机大臣”,但是这些人只是去兼任这个官,实际上他的本职还是原来的职务,同时品级和俸禄也是按照本职来。

同时军机大臣也是不固定的,它没有专门的官衙,也没有专门的人数限制,皇帝想让它在哪就在哪,想有几个军机大臣就有几个军机大臣,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官职后面加上“行走”而字。而其余的也都一样,比如御前大臣上行走、上书房行走等等,这些都跟军机大臣是差不多的,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变化。

可以说在清朝主要官职后面有行走的,那不用多想这个官职决定只是临时性的,而且都是有官员来兼任的。

其实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说法清朝的“行走”就是临时工,属于临时性质的,他不用签合同,让他走也不用很麻烦,直接一句话就可以了。而在清朝的那些“行走”也是如此,他们的任命不用经过内阁和吏部的提名,也不用正式的任命公文。只要皇帝一句话,那些“行走”就可以立马去兼任,不需要其他的繁琐任命步骤,同时皇帝想让他走也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一句话那些“行走”就可以立马走,重新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也不用什么经过吏部啊什么的。

总之就是一句话,“行走”并不是正式的官,它只是临时的官,没有品级没有俸禄,只是兼差而已。

当然不要以为“行走”是兼差的就认为它的权力很小啊。实际上一般能够皇帝任命为行走的都是比较受皇帝信任的,有些带“行走”的非专设官职权力可是很大的,比如“军机大臣上行走”这个可是被誉为“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的权力顶端的人物啊。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行走这个官职哦,就像临时工一样,保不齐人家只是闲的慌来这里玩一下,但是家里可是很有权或者有钱的。


澳古说历史


在清代官场上所谓的“行走”是清代官场上的一种任命形式。

在今天看来大致相当于先通过实习,然后再正式任命一样。

在清朝时期,官职上的任命蕴含了太多学问。


由于清政府的官场机构有的属于定制、有的是属于暂设,名目繁多,所以在任职时是有各种区别的。

一般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管理事务,第二是行走、兼充,第三是差委,第四是分发,第五是署理、护理,第六是稽查,第七是加衔。

标题所说的“行走”就是以原官衔兼任或在另一个衙门办事。

打个比方说,以大学士或尚书的身份,在军机处和办理各国总理衙门行走。


以大学士或翰林院掌院学士兼领文渊阁事。

以翰林院掌院学士或詹事兼充日讲起居注官等。

行走和兼充都属于差遣性供职,所以他们的品衔都以原来官职为准。

如果把清朝的这种“行走”和“兼充”换作现代概念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元帅军衔一般来说担任的职务是国防部长,但同时也可以在总参谋部担任总参谋长,同时也可以在中央军委任军委委员或者军委副主席。


海军司令一般为大将军衔,个别的国家也有由元帅担任的,同时他也可以在中央国防部担任副部长。

在上世纪的我国国务院总理一直是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但在其中的一段时间里,他也身兼外交部长一职。

清代官职都是旧时代的名称,一般来讲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而现代职务的名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比喻起来人们都通常容易理解。


东方中华不败


谢谢题主的提问。这是一个好问题,不过对有些答友的观点难以苟同。根据有关史料和个人理解,试着说一下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

清代的“行走”既不是正式官职名称,也不是额设职官。仅从字面上理解,“行走”是指能出入某些办公场所并在此办公。在清制中,临时调充某机构某项职务而尚未授以正式官阶的人,即叫做在某处或某官职上“行走”。如“御前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上行走”、“南书房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等。从这个角度上说,行走类似于现在的“借调”或者“挂职锻炼”,有时候也有些“实习”的意味。

据有关史料记载,行走只是一种差使,没有定员,其编制仍在原供职衙门,俸禄待遇及升迁转补也按原属衙门品级及俸次。由于不受编制员额限制,行走便可以在某些不设专官专职的衙门工作任职,这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很多人熟知的“军机处”。

实际上,除了上述提到的,有时“行走”意同“当差”,用现在的话就是“任职”。例如,“在户部行走”等。

行走期满后,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或补以实缺,或回到原属衙门继续任职。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行走”不是有清一代的正式官职。

一般来说,“行走”前肯定要冠以清朝某个非专设部门的名称或是非转任官职名称,如军机处上行走、南书房上行走、军机大臣行走等。



也就是说,“行走”类的官职跟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一样,也是由皇帝私人任命的非转任职务,游离于正式官僚系统之外,却能由此真正接触到最高权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真的入直军机处、南书房了,只不过是临时充任,没有正式任命,随时有可能就不“行走”了,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借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行走”这种情形呢?其可能性主要有三:

第一,遇上急活儿了,临时缺人,纯粹调你过来帮个忙,忙完你自然还要回原岗位;

第二,皇上倚重你,想让你帮他办事,或是想考察一下你,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无法正式任用你,就先借调你过来先干着,等时机合适了再转岗;



第三,本来就是在职人员,但犯了错误,皇上想小小惩戒一下他,于是褫夺了他的职务,但在工作上离不开他,就暂时“行走”一下,以观后效。


达摩说


满清入主中原后,官职设置共有九个等级,称九品,这九品里又分正品和从品,所以称为“九品十八阶”。


九品以上属朝廷命官,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公务员,九品以下称为“未入流”,不属于“官”,而称“吏”。

在古代的等级社会结构中,“官”是上等人,而“吏”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吏”的社会地位仅高于老百姓而已。


“行走”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说是清政府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说白了就是临时调充某个职位而尚未给予正式任命的官职。

在清代非官方的一些场合里,“行走”有时候只表示在什么部门工作,而不表述官衔的一种称谓。如:军机大臣上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之类。

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不属于正式编制的额外派遣人员的职位称为“行走”,如:参事行走、秘书行走之类。属于替最低级官员跑腿办事的服务人员。


铲史倌


“行走”一词确实是个官职。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点像现代的人岗位借调。

清制,凡不设专官的机构和非专任的官职,均称作行走,适用的范围很广,且无定员。像入直南书房、军机处、上书房、懋勤殿、奏事处、批本处之类的都一律都称之为“行走”,以区别于专设的职官。清末陈康祺在其历史笔记《郎潜纪闻》卷二中记载到:"乾隆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

凡官员被授以"行走"的官职,那就是指该官员可以在该任职部门或场所自由进出。因为被授以“行走”的场所往往是要害部门,如上书房、军机处这些核心要害部位。所以任职者会有相当的特权,并拥有一定的上情下达的职责,故而其职权也往往相当的大,通常是皇帝非常赏识并特别信任的官员才能担任。


华灯国学


行走的意思,有两个涵义。

一是刚晋升的毛头小子(经历不足),比如刚刚被提拔到内阁,但资历浅薄,所以无法挂上大学士头衔,也没有协办大学士空缺。意思就是进入内阁,实习锻炼一段时间。

二是比较轻的降职处分。比如某大学士犯错误了,皇帝因某种原因暂时不准备严厉处分,所以撤销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身份,降低级别待遇,继续在内阁工作,以观后效。这与现代的撤职留任不一样,撤职留任依旧是原职,职权范围基本没有变化。而,依旧内阁行走,则说明此人之前的权力已经削减了,从首辅降低到次辅,从次辅降低到了实习。


四川達州


行走不是官职,但“行走”是在大内,在“上书房”每天都能见到皇帝,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弓目


行走 不设为官职,相当于现行的非领导职务


鸿雁27259


内三旗的专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