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高新以融合创新谋划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26日,以“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高新区举行,省、市、高新区相关领导及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

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综合性大产业,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紧盯“文化+”融合的“新蓝海”,高新区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布局,以文化创造新的活力,点燃高新区发展的新引擎。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新区将迎着新时代的阳光,提振精气神,以昂扬的斗志,积极抢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上风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依托,抓创新、抓特色、抓项目,在“追赶超越、进位争先”的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续写精彩新篇章,为大西安大发展增添更多精神动力。

厚植沃土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每年列支3亿元专项资金,保障文化产业有力发展。与此同时,筹备建立总额为30亿元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2月26日,在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高新区正式发布《西安高新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试行)》。据了解,高新区还将组织文化产业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西安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制定规划,为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招商工作确定方向和框架。并继续加大对优质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筹备成立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表示:“今年也是西安高新区‘大干123建好首善区’的突破之年,高新区将全力实施‘八大突破工程’,加快建好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先行区和大西安都市圈的首善区。”此背景下,高新区发布该政策,专业人士分析称:“从政策的内容可以看出,高新区已经明确将文化产业纳入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套组合拳,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专项政策确定,高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方向是突出高新特色,定位“文化+科技”,并将发挥自贸区优势,构筑丝路人文交流中心,建立文化人才库。同时,高新区将打造“时尚高新”新名片。“我们还将积极协助企业达成上市条件,并将奖励对象涵盖到个人,支持优秀作品创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力构建科技引领、资本活跃、时尚聚集的高新文化产业新格局。”

成果丰硕共谋产业创新路径

“201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数达到486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总量的66.1%。”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少宁在介绍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在‘2018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中排第11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5位。”据了解,其中,高新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02.71亿元,增速达到25%,占西安市的20%以上,“书香之城”建设工作在西安市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出口基地。

此次高峰论坛,高新区收获颇丰。会上,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陕西广播电视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今日头条-陕西广电视频创作中心项目意向协议》;与北京天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当代文化艺术投资基金意向协议》;西安海科重工投资有限公司和绝峰网络签署《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园项目合作意向协议》;西安浙文创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大梦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签署《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浙文创数创中心入驻协议》。新时代新征程,西安正在以全速奔跑的姿势追赶超越,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高新区文化产业必将取得更多成果,为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油助力。

名家论道共商文化繁荣大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阅文集团副总裁张威、丝路视觉副总裁岳峰、易点天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兰向辉、华数传媒总裁乔小燕、阿里巴巴集团天猫文创负责人王飞、原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陈衢清、浙江文创集团董事长钱峰、三人行传媒高级副总裁张昊、陕西绝顶人峰网络科技CEO刘振宇……论坛中,众多知名文化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形态和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下创新生态的构建等话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站稳脚根的基础。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高新区与众多企业的集中签约,一方面开启了大西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另一方面也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更为充足的“底气”。究竟如何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更好地实践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以“新文创时代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在媒体融合传播的新时代中,如何实现数字文化生态圈的构建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文化资源、数字消费与展陈、数字生产与传播、数字人文创意等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表示:“数字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未来文化发展大的目标与方向,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主流。国际数字3D银幕占比,数字音乐收入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