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是高科技產品,但為什麼大家覺得冰箱很普通?

問題:

在人們的印象中,高科技這個詞通常集中運用在航天航空、高鐵、生物製藥、數碼電子、智能家居等領域。事實上,高科技也可以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東西身上,比如空調、冰箱、電飯煲、保溫杯等產品。但像冰箱這類高科技產品,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普通?

回答:

什麼是高科技產品?可能是0.05秒就能掃描周邊120米的距離,能360度感知路上物體的遠近深淺的無人駕駛;可能是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能全球定位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可能是每秒可計算9.3億億次,擁有超級速度的超級計算機。

其實冰箱也是一件高科技產品。它的科技高度獲得過國家背書,在第20屆“中國專利金獎”獲獎名單中,海爾冰箱就同其他高科技企業一樣獲得國家背書。它的保鮮原理與飛機風擋玻璃原理極其相似,飛機通過N型氧化物半導體維持43℃恆溫環境,冰箱通過加裝風機遮蔽裝置保證恆溫冷凍。它的保鮮速度可以媲美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可0.05秒掃描周邊120米範圍的環境,冰箱在0.1秒可掃描內部環境製冷保鮮。它的智能化程度趕超支付寶的刷臉支付,除了可人臉識別、食材識別外,還可以進行食材溯源、菜譜推薦、互聯互通烹飪等。

這麼高科技的冰箱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大家卻覺得它非常普通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其一,從認知層面來講,人們對冰箱所應用的科技原理及參數等不甚瞭解。即使有的冰箱保鮮系統應用了衛星原理,有的冰箱能夠上天入海,但人們並不知道它應用的原理和科技有何強大之處。舉個例子,當你跟消費者說,這款冰箱應用了衛星光感技術或者航天科技,他們並沒有具體的科技概念,相較而言,冰箱能保鮮蔬菜15天對消費者來說更有吸引力。

其二,從使用體驗來講,有的冰箱的儲鮮科技含金量不足。高科技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人或滿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使用體驗。雖然冰箱保鮮科技頻出,但一些企業的科技實力卻未達預期,削弱了人們的使用體驗。例如,多數風冷冰箱處於缺乏保乾和冷凍室保鮮科技的狀態,這樣的冰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存儲條件,但乾貨返潮,肉類存儲時間長了就發乾發白等營養流失問題依然存在。

其三,從普及程度來講,高科技因為研發投入高、研發人員比重大、研發週期長等原因,高科技產品往往價值高,要麼是應用於專業領域,要麼普及率低,離人們的生活較遠,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自冰箱誕生100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發展過程,以至於目前冰箱的家庭保有量達到了飽和狀態。也就是說,幾乎人人生活中都有冰箱,以至於人們覺得它非常普通。

其他回答:

1、科技就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對我們的生活又有著決定性作用的東西。就冰箱來說,冰箱企業經過了結構、門體、容積等演變升級,但始終都沒有忘記最根本的保鮮功能,尤其是在變頻風冷、大容積等普及後,保鮮科技頻出,如全空間保鮮科技、微晶一週鮮、全生態養鮮等,這讓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大幅提升,存果蔬時間更長了、解凍不流血水了、肉類也不發白發乾了等等。所以說,冰箱的確是一種高科技產品。

2、近些年,隨著冰箱保鮮科技頻出、亮眼外觀設計以及智能化概念的推出,冰箱越來越高端化、高科技了。其中,智能化功能的應用是冰箱高科技的重要特徵之一,比如影音娛樂、食材識別管理、食材購買等功能。但多數產品也存在著一些侷限性,高昂的成本與售價、生態鏈整合等問題,讓大家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較低,所以人們並未將其歸納到高科技產品之列吧。

3、因為冰箱是在是太常見了。作為傳統的三大件之一,冰箱也曾經歷過物以稀為貴的時代,人們要買一臺冰箱需要花費近1年的工資。但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家家戶戶都購買了冰箱,這時的冰箱對人們來說就只是一件傳統的保鮮產品,非常普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