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變倉指導下的黴變茶是怎樣控制市場的?

普洱茶的概念在計劃經濟時期指的是熟茶,一種是青餅存放而熟,一種是毛茶渥堆而熟。

之前內地不消費普洱茶,一切產品體系、概念圍繞中國香港市場而生。由中國香港而中國澳門,而新加坡,而泰國等等華人區域,所以有普洱茶雲南產、中國香港存的說法。

80年代開始,港商採購茶葉一舉由緊壓茶而散茶,其原因一個是中國香港地價猛漲,成本高漲,倉儲租金高,採購緊壓茶還得存放,採購散茶則可以直接供應市場。據(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一書所載,20世紀80年代,港商對雲南普洱茶的主要抱怨是:“有的陳化不夠葉底泛青,有水汽味及酸味,到港後一般要儲存一段時間才能出售,增加了倉儲費用,加大了成本,故不願大量進貨。

其後,雲南熟茶的技術越來越完善。這一點,周勇先生和鄒家駒先生都有相關回憶。正是由於中國香港南天貿易公司幫助勐海茶廠發酵普洱茶,以使口感接近港人熟悉的陳年普的口感。到1984年,雲南普洱茶出口終於突破1500噸(據(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

當時的普洱茶出口,不僅僅是雲南獨家,廣東用北越青、本地大葉種混合雲南大葉種青茶發酵四川、貴州利用當地中小葉種發酵普洱茶出口。

黴變倉指導下的黴變茶是怎樣控制市場的?

中國香港的分銷體系也很穩定,分為3級:頭盤商、二盤商、零售商,各有層級,各有上下家,互不往來,居中穿針引線者為“經紀人”。90年代末期,中國香港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內地、臺灣的樣板,粵語歌曲流行大江南北,時人以學會中國香港話為榮,港人嗜好普洱的習慣也由中國香港傳播開來。

內地市場的發力,遠遠超出中國香港的吞吐量,其後在2006-2007年的爆發也可以佐證。但是,正是內地市場的發力,導致普洱茶的產品產生了大問題。港商在七八十年代即已開始“做舊”普洱茶,不過,當時的做舊,目的還是為了出“陳味”,口感順滑,去除新茶的苦澀味新進行業的港臺茶商則不知做舊方法,只求湯色,不求口感,乃至於茶品出現劣變。

普洱陳化,需要溼度,需要控制得宜,否則,普洱陳化由發酵而發黴,成為劣質品。不懂控制倉儲溼度的倉主,急於把黴變茶推向市場,乃至於形成如今對於“港倉”的誤解,認黴變茶就是“港倉茶”,如今進而擴大到“廣東倉”就是“黴變倉”。

當然,事實上,無論是臺灣倉還是廣東倉,絕大多數倉主在普洱茶初興之際,根本不懂倉儲之道,也就沒有辦法操作倉儲,茶品倉味、黴味加身,而倉主常年飲用,乃至於成為習慣。

舉例而言,經常有些倉儲帖子刷朋友圈,某某大倉用了標準倉的建築標準存茶上萬噸。其實這樣的倉,等於廢倉。由於標準倉的建設是起物資中轉的作用,所以,層高較高。而茶葉存放,又不可能堆放很高,高則容易通風過度,也難以控制溼度。而用抽溼機,則又違背倉儲自然之道,茶品存儲後陳香不正。

黴變倉指導下的黴變茶是怎樣控制市場的?

正是由於劣質的黴變茶充斥市場,各種圍繞黴變茶的倉儲理論、陳香理論應運而生,各種辨別所謂“千倉”“溼倉”茶的理論隨處可見,倉味、黴味、陳味大家都說不清,大家都按自己的想象盡情發揮。樟香出自於樟樹茶樹混生的理論堂而皇之寫作成書,這就好比棗香必須是棗樹和茶樹混生,必得產生於山東棗莊的道理一樣荒唐。

對於內地市場而言,品飲的角度從來只有“龍並茶”,至多加上“碧螺春”,都是屬於綠茶體系,也都屬於江南士大夫的文化體系;普洱茶粗枝大葉,內地市場一直不願飲用。

乃至於普洱茶與馬幫進京之後名震天下,市場急切切莫明所以,各種傳說,各種故事各種大師。由於普洱講陳,這就需熟讀歷史,於是,各種老茶歷史的書籍應運而生。普洱茶於是越來越老,普洱茶於是成了不讀書不能喝的品種,而這些普洱茶的天價老茶推廣手冊隨之也製造出各種倉儲理論、陳香理論,以對應市場。

國人有好古的歷史傳統,普洱茶界應運而生各種挖屍文化派,目的還是為了炫耀老茶,這與某些人炫耀的“老子祖上是貴族”的道理一樣。(品茗,諮詢可加微信:zssj77823456)文化派挖出各種畸形的普洱茶歷史,其實虛弱。每毎我想到那些年經常喝到的“百年老茶的棺材板味道”,就想到普洱茶的這一幕:昨日之輝煌與今日何干?昨日之黴變茶,又與普洱何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