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篇06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小編按: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對待篇第五講——《道德經》第五十六章,本章中老子告訴我們要“和光同塵”,減少形而下的嗜慾,專注無形的氣化。


《道德經》第五講:對待篇 06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sāi)其兌

閉其門

挫其銳

解其紛①

和其光

同其塵

是謂玄同

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注:

① 紛:王弼本為:“解其分”。諸本中,景福、嚴遵、高翿作“忿”,邢玄、磻溪、樓正、柰卷、顧、彭、傅、範、趙作“紛”。兩者相較,“紛”為亂,糾纏一起的象,比“忿”“分”義更廣、更勝。王弼本4章亦有:“解其紛”。據以上校訂。《道德經》之中,常用絞絲旁字,如:玄、素、累、紀、結、繩、約、慈、絕等,亦可互參。

對待篇06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繹 讀

這本書是2015年下半年大概是10月份開始,每天一章,一共98天,每天隨機講解而集合而成。當時是由助教每天隨機抽取一章,然後我隨機講解,最後在2016年的春節前,彙集為《道德經98天輕鬆入門》,這是第一輪。

不知不覺,走過五輪的學習,進入到第七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理解又加深了很多,故從第七輪開始,對講解做全面的修訂,按照第一講到第十講的順序重新編排,最後要正式出版,作為學員的教材。

傳統文化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所以,這個隨機,實際上也是隨著大家的機,心氣混而為一,體現為一種機。什麼是機呢?動起來的關鍵,機一動起來,都動了。這樣我們隨機講解就有比較好的效果。

所以,我們要體會內心的感覺,隨機而言、而行。當然,正如這一章講,要挫其銳解其紛,謙下柔弱無傷,才能最大程度獲得支持,朋友越多越好,這才是深根固柢長久之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真知就不會輕言,多言逐漸失去真知。

知:真知;言:建言、發言等,侯王聖人的言。

知者不言,有真知就不會輕言,往往是:不言、希言、貴言;追求言的精到、濃縮、內斂,以達到一種特殊的無為的效果。最好是不言,行不言之教。做人做事之中,讓他人自然觸動、感動而變化。

平時貴言、希言,乃至不言;一旦言,言之中的信就很足,效果很好。

言者不知呢?在《道德經》中,言還是比較高的級別,希言,貴言,最好不言;但是沒有說,不能言。言多了,信不足焉,逐漸失效,就有不信焉。如果多言,說明已經逐漸不合道了,不理解道了,感應不上大道,自然逐漸失去真知。所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我們也難免遇到言多必失的時候;言不慎重就會造成誤解與難以化解的隔閡。所以很多時候是以慎言、希言、不言為佳。

塞其兌:塞住有形的孔竅。

兌:開口,這裡指有形的耳目鼻口七竅。百姓皆注其耳目,就逐漸失去對大道的感應,所以就要塞其兌。對形而下的嗜慾少了,自然對形而上的大道感應就多了。

也有無形的兌,形而上的大道感應就是來自於無形的兌、竅。如說,言+兌,隨著內心機而言。這個兌,就是無形的竅。有時候無心做了件合於道的善事,自然有種大道能量的給予,內心自然充滿愉悅。悅,心+兌,從心裡的兌自然而出。不過,老子全文的兌,還是指形而下的通道,人身上,類似圓的外在的開口,都是慾望的所在。

閉其門:關閉對外的大門。

關閉對形而下的事物的大門,也可以理解為不出戶,自然也就閉其門。只有深入形而上,才能理解形而下的萬物,才能把握形而下的萬物的整體發展趨勢,也就是象、大象,因為未來的變化在氣上都已經存在了。就好像形而下的身體表現為得病了,而病根可能在多少年之前就已經種下了。

塞、閉,減少生命能量的無謂損耗。要開源,從大道,從天地得到能量;也要節流,這樣才能精氣飽滿而自然開竅,就靈了。

挫其銳:挫除氣質的銳利。

減少嗜慾,內心自然逐漸平靜,也就能對自己的氣質銳利有所瞭解、明白。深入氣化自然會有所感應,結合兩者,逐漸變化氣質,氣質中的銳利會逐漸減少,用文學手法表達就是挫其銳。

氣質為什麼會剛強銳利?主要是不理解他人,非要讓別人隨自己。29章是重要的哲思:行隨噓吹強羸培墮,萬物會自然呈現各種差異。每個人都有他的一種特點秉性,是無法改變的。當要求別人的時候,氣質自然僵硬銳利;理解對待的哲思之後,開始修自己,去甚去奢去泰,去適應別人,自然就柔弱了。

銳利主要體現在言上。言,要懂得稍微修飾下,懂得換一種別人能接受的表達;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氣質,要變化成柔弱。柔弱本來天成,摶氣至柔能如嬰兒乎?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樸散則為器,在生長的過程逐漸散開而變得僵硬、尖銳了,所以有個復歸於嬰兒的過程。以我的體驗,主要靠讀經靜坐站樁等實操,尤其是讀經而明理而感應,不斷積累,自然漸變,積累多了,會有個質變,神上自然明白、變化,而自然就做到了。

當然,也應該時刻注意別人的反饋,知道是否銳利,而自然改變說話方式。唯有謙下才能匯聚人氣,唯有柔弱才能兩不相傷。

解其紛:解開內心的糾紛。

這個紛,理解為內心的糾結,也可以理解為想不明白人事的道理而亂成一團。這就需要靜修之中,把各種雜念減少、去除之後,心中真正的糾紛,生命曾經的挫折、傷害、遺憾等等,自然會浮現出來。

雞湯經常講:看破、放下。道理很對,但是沒有實操的辦法。修身實操三法:讀經靜坐站樁,相輔相成。讀經有移情、明理、感應的效果,靠讀經明理解開,靠讀經感應而神變,境界提升,自然超越、淡化、放下。

從哲思講,糾紛裡面肯定也有自己的原因,故應該自我想明白而解開。

王弼注為“解其忿”,也有道理,一般人內心還是會有忿恨,也是內心糾結的一種。都要在修行之中慢慢化解、解開、淡化、淡忘。如何做到呢?

人之所以念念不忘過去的糾結、忿恨、痛苦,是因為沒有新的東西進來,所以注意力都在這些陳穀子爛芝麻上。要學點新的東西,尤其是經典,《道德經》。

朱熹悟道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老子也重視源頭的活水,用川穀來比擬,如32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讀經: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呼吸、舌頭髮聲、用心出音、隨心而出,整個身心都在擁抱經典,識神思索,元神自然就在感應。《道德經》講什麼?講大道啊。所以,自然就會有所感應大道。這樣逐漸感應大道能量,落在無形的竅上,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開竅,開竅而自然明白、超脫,離開原來的狀態。有了新的源頭活水進來了,自然就流動起來,逐漸清澈,自然淡化、淡忘;內心安靜、清靜,如一面鏡子,能反映出天地萬物,即“天光雲影共徘徊”。這就有了實操的方法,明白了淡化、淡忘、超脫的機制和過程。

和其光:含蓄無形的光明。

經過上面的四句修行,慢慢就對大道有感應。大道與我們猶如母子,有無形的牽掛,通過綿綿若存的通道,用之不勤地注入能量,就好像是接上了無形的電,自然就如燈泡一樣發光,就出來無形的光,可能有種真知也就出來了。這個時候,要低調些,含蓄些,淵深些,不要外發而要內斂,這樣才能長久。

同其塵:通於微小的塵土。

莊子曰:通天下一氣耳。這個時候,柔弱的氣就能通於萬物,哪怕是最微小的塵土也能通達。同與通一個意思。

是謂玄同:到達玄同的境界。

這就是玄和同的境界。玄的本意就是黑,看不見,自然有種神秘、不可理解的意思。別人看不懂為什麼聖人會有這麼不可思議的能力,玄啊。

故:所以天下人。

正因為聖人已經到達玄同的境界,所以就跟一般人不同了。此時,聖人專注於氣化,境界超脫。玄同,還意味著超脫。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誰也得不到他的親近,誰也得不到他的疏遠。

聖人的情懷不好理解,但是可以想象。他對善人也好,不善人也好,都是一個態度,可謂一視同仁,不會去特別親近誰,也不會特別的疏遠誰。誰在他心裡都是一樣的。侯王來了,乞丐來了,一樣的態度。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誰也得不到他的利益,誰也得不到他的損害。

聖人不會特殊去利益誰,更不會特別地去損害誰。與人無傷,只有利益。但是這種利益也是深遠的、一般人不理解的,主要是不言之教,守中,無為而無不為。

利的本意是如鐮刀一樣的工具,收割五穀,因為鋒利,帶來利益。在《道德經》之中,利,還是指利益。聖人乃國之利器,是可以給百姓帶來利益的,但是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要深藏。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誰也得不到他的貴重,誰也得不到他的輕賤。

聖人不會特別地貴重誰,也不會特別去輕賤誰。雖然人物各有差異,客觀上看有善與不善,但是聖人沒有什麼勢利眼,不會對善人就貴重些,不善人就輕賤些。聖人看到了所有人之間的無形的緣,和每個人的素。汙染(私慾)都是暫時的,少私寡慾,逐漸見素,逐漸抱樸。

故為天下貴:所以為天下人所貴重。

正因為聖人有這種無比超脫的氣質胸懷,接近大道的氣質,所以天下人都仰慕他,看重他、尊重他,貴重他。

對待篇06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以上講解著述:黃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