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前言

當我們漫步在東京、紐約的街頭,讓我們感到這個城市活力的並不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而是到處都有彎曲的車道、隨時可以從主幹道轉進適宜慢行的街道、態度友善的小飯店、精緻有特色的小店鋪;這些城市沒有具體的中心,而是有幾個因商業、娛樂等不同功能聚集起來的區域讓城市生活更加豐富。

這些現代的發達城市,早已走到存量改造的時期,鮮有大拆大建。“有機更新”是他們進行城市更新模式的核心方式。歷史和現代互融共生,商業與街區生活毫不違和。最終,中國會和他們一樣,“舊樓改造、存量提升”將成為主旋律。

上海也有幾個這樣的區域,大多集中在舊時的法租界。在這裡,文化交疊,創意商業與歷史質地並存交織,曾經是難堪的土地瓜分,今日卻成為打造特色商圈的關鍵元素。

其中,位於武康路上的武康庭,體量不大,小巧精緻,近十年來被頻頻報道。網紅店換了一茬,去武康庭打卡的人群卻絲毫沒有減少。

武康庭的門庭若市並不是網紅店的成就,而是身處於武康路這條百年馬路特有的城市空間、建築、歷史人文所賦予的。同時,通過合理的規劃和打造,武康庭成為舊時法租界工作生活娛樂的縮影,為武康路深厚的歷史、人文記憶點睛,為這條百年馬路的經濟價值帶來提升。

法租界西區為何是租界區中質量最高的區域?

要理解武康路先要理解它所處的這個區域——法租界西區。法租界的西擴雖然是一段屈辱的擴張史,然而,這的確是上海當時非常重要、質量很高的一個區域。

1、法租界西區的範圍

我們來看這張圖,橘線勾勒的區域是20世紀初上海法租界西區大致範圍。這是上海在1910年前後開始到1930年代後期,花了二十幾年時間快速城市化建成的一個區域,主要範圍在徐彙區,有四點多平方公里。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法租界西區範圍圖

2、與西方“田園城市”理論一致

1900年前後,整個西方國家中上階層開始反思他們的城市化,尤其工業化對城市帶來的問題,探討了理想的城市生活方式和理想的城市生活方式需要的城市模型。在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著名的《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中,他稱之為“田園城市”的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即誕生於那時。這個田園城市理論在西方還沒有來得及建造,卻在遠東的經濟中心成型了。

這個理念,簡單的來說,就是在這些重要的社區,生活工作在這裡的人,既能很容易享受到城市資源和其他的公共設施,並且在他的居住環境裡仍然能夠體會到田園的自然環境氛圍。要把城市、人工、自然結合在一起,這其實是一個很奢侈的想法。

法租界西區的城市化思路與當時歐美城市建設和改造的新理念是一致的,儘管還不能確定他們之間存在直接關係。

我們至今仍能看到法租界西區強烈的田園特徵。沿路的洋房絕非整齊劃一,屋舍的前庭有溫馨的小花園。搭建竹籬笆圍牆,雖與主體建築純正的,非常考究的外觀和室內作法有很大反差,但其意圖是追求人在自然、人在花園之中的氛圍。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法租界西區空間肌理

武康路見證上海百年城市更新歷史

1、武康路的由來

1907年,法租界市政當局將原來南陽公學監院福開森開闢的一條土路稍加拓寬,鋪上煤渣屑後正式命名為“福開森路”。

1914年,法租界向西第3次擴張,福開森路被劃入法新租界(即法租界西區)。新租界重新規劃道路系統,將原來的福開森路分為三段:東段改成巨潑來斯路,南段改為姚主教路,中段保留了福開森路的原名。1943年,上述三段道路分別改名為安福路、天平路、武康路。

這一次變化賦予了武康路新的生機。它被劃入高檔住宅區。法租界市政當局為打造宜居社區,對這些區域精心規劃,進行整頓與美化,從建築樣式、業態類型、攤販管理、垃圾清理甚至行道樹栽種和間距等都有科學細緻的規定。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2、武康路的城市空間特徵

武康路全長1183米,寬13-16米,是上海第一條國家歷史文化名街。

我們來看道路地圖。南北走向的武康路,在該區域的城市空間和路網結構中起著魚骨中軸的作用,與整個區域和相連道路的融合度很高,且道路線形自然彎曲,自身特色也很明顯。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整個區域風貌既有多樣性的特點,也呈現出明顯的整體統一。多樣性主要體現在沿線花園洋房形式各異,細節造法各不相同。整體統一感來自三個方面:

  • 建築類型、尺度和材質特點基本一致。
  • 風貌要素比較單純,除了街道和行道樹外,風貌要素主要是院落、建築和圍牆三類。
  • 所有街道的空間特點非常一致——街道空間以車行道為主幹,兩側為人行道、行道樹及花園住宅圍牆,由行道樹遮蔽的車行範圍形成空間和視線的“通廊”,街道斷面簡單、但空間感十分明確,尺度宜人。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路

3、上海近代建築博物館

散步在武康路,會發現這裡每一棟建築幾乎都掛著“歷史建築”的牌子,老洋房密度之高在上海首屈一指。從1912年到1998年,每個時期都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上海灘當時許多著名的建築師在這條路上留下了風格迥異的不朽作品,堪稱上海近代建築博物館。

沿線的建築樣式大致分為四類:西班牙住宅樣式,英國鄉村別墅式,裝飾藝術派與現代史和法國文藝復興樣式。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西班牙式住宅——武康路40弄1號: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故居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英國鄉村別墅式住宅——武康路99號:正廣和洋行大班故居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裝飾藝術派——武康路393號:同盟會創始人之一黃興故居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法國文藝復興樣式——武康路376號:武康庭

老建築在材料上,主要使用清水磚、水泥拉毛粉刷、假石飾面和粘石四類。這四類材質都能看出自然之感和肌理,能給人真實感。

4、簡版中國近代史

比起建築,武康路上曾經住過的人,發生過的故事,才是這條路上最具有魅力的地方。許多政治、文化、商業界名流,耳熟能詳的藝術家、教授、學者和醫生,諸如巴金等人曾在這裡居住。

他們的過去給武康路賦予厚重的人文氣質,使這條馬路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成為會晤文化名人、探索人文與創作、追憶歐陸風情的“文化沙龍”。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巴金故居

5、近代上海城市的代表性社區

新潮的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是武康路區域的基本特徵。這裡的花園洋房不僅僅只有居住功能,同時還有文化、科研、醫療和宗教機構利用這些建築作為辦公場所。這些機構散落在武康路沿線,但又不影響區域內的幽靜氛圍。

同時,武康路居民的身份和文化背景基本相似,大多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使得這片區域是新城市生活方式最集中的地方。這裡的生活方式幾乎是與當時西方同步的。

整個區域兼有花園和城市的氛圍;既有生活幽靜和距離不遠的商業繁華,也有文化和宗教等城市生活應有的氛圍;可以方便地利用汽車,也可以選擇步行;由於功能綜合,許多人居住和工作場所間的距離不遠。可以說,武康路在在城市空間方面實現了自然環境與城市性之間的權衡和互補。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路沿街建築一覽

武康路的重新規劃是歷史文化價值的迴歸

隨著上海1991年開始全面的大的建設開發,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有些地區雖然沒有很大的破壞,但是破敗的感覺越來越明顯,武康路就是其一。原先的洋房由於生活場景的改變而變得落魄,工業化出品不美觀的裝飾破壞著整體的道路風貌。

2007年,武康路被選為全市首個風貌保護的試點街道,開始了保護規劃和保護性整治實施的三年行動。

1、恢復20世紀初期的風貌

武康路規劃定位於歷史風貌保護區,首先要做的就是摒棄置換、動遷等大動作,取而代之的是做保護性的政治。

對於老建築的樣式,以恢復1930年左右時期的風貌為目標。包括街道空間節點弄堂口的改造、重建竹籬笆圍牆,恢復建築的門頭等等,極力反映當年的特色。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路老洋房鳥瞰圖

2、動員居民共同參與規劃,增強社區功能

武康路在規劃過程中,經常會有居民座談會,以期得到新的想法,使街區在還原過去的樣式時,儘可能提高居住在老洋房裡的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包括照明的添加點、門禁的安裝位置等,使老洋房適應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另外,為了增強社區功能,保護區除了保護也會改造和添加。為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會適當增加一些公共設施的區域。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路規劃圖

3、在歷史街區適當地“嵌入”商業

歷史街區如何引入商業,在激發街區活力而又不侵蝕歷史風貌,一直是爭論的話題。武康路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進駐了各類商業,後來均得到認可。總體來說,這些商業做到了兩個關鍵點:

  • 在外觀上,並未改變歷史街區的文化風貌,而是同街區風格尋求適配。
  • 在內容上,呼應原先武康路最新生活方式聚集地的定位。

這樣的適當嵌入商業,豐富了武康路的內涵,使漫步在武康路的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名人故居,也有有趣的商業可逛。

武康庭是武康路建築、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的濃縮

1、武康庭的前身

武康庭(Ferguson Lane)由武康路374號、376號、378號三條弄堂串聯而成,形成ㄇ字型的巷弄。

376號原是民國時期外交官郭泰祺的府邸。這是一棟法國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沿街立面規整對稱,外立面是採用英式清紅磚,暖紅色,表面光滑。

後面白色五層樓房建於上世紀70年代,原為上海儀表局辦公樓。

378號在上世紀40年代是貝祖詒(建築大師貝聿銘之父)府邸。上世紀90年代中葉,有關部門將樓拆除,蓋建房地賓館。

2005年,香港康世公司重新規劃翻新“武康庭”。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376號入口

2、武康庭的規劃

武康庭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是由三幢不同時代建造,具有不同風格的建築組成。在保留原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進辦公、零售和餐飲等業態,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園區。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內庭院

整個項目分兩期施工。一期武康庭376號2700平米定位精品商業區,以現代化的裝飾藝術風格藝術為主。二期武康庭378號4000平米,對已經成功的一期進行擴張,進一步包含了毗鄰的房地酒店,著重打造兩處物業合併中原有社區的結構和弄堂的肌理的打造。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內庭院

最後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武康庭體量雖不大,但道路交錯,營造出有趣別緻的空間。這裡有商業、有私人住宅、有辦公,好像一個微縮版的武康路,生活工作娛樂在這裡互不干擾,而又緊密結合。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內庭院

入口處分別由三條不同的弄堂組成,任意選一條進入,最後都可以在弄堂深處的庭院匯聚。遊人在里弄老洋房裡穿梭,左右兩邊的建築景觀新舊交錯,多家店鋪隱於其中。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內庭院

在庭院的露天座小憩,身邊是風格獨特的雕塑藝術品,紅牆外攀爬著常春藤,宛如置身於歐洲。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內庭院

3、以文化和藝術定位引進業態

可以說,武康庭是武康路的精華區域,它有建築、有歷史、有文化底蘊。在引進業態的時候,也是按照武康路曾經“最新潮生活方式聚集地”的定位來考量的。

376號的老洋房裡駐進了畫廊、花店、設計師店、買手店和葡萄酒吧。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376號外部立面

改造後的原上海儀表局辦公樓,在地下室開設了一家精品服裝店和一家美容會所。一樓是獲獎餐廳和網紅咖啡店,樓上四層進駐了一批文化創意、藝術設計、建築設計、廣告傳媒類創意企業。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入駐武康庭的公司

378號共有八層,一樓二樓設為餐廳和咖啡店,八樓有頂層露臺餐廳,其餘皆為辦公場所。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378號沿街餐廳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武康庭商戶一覽表

  • 獅語畫廊

獅語畫廊是武康庭佔地面積最大的商業空間,在374和376號兩處都有展廳。獅語畫廊與武康庭的業主合作,在庭院的室外公共區域、建築大堂以及辦公空間展示藝術作品。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位於376號老洋房內的展廳。結合空間的特質的布展,木地板、拱形牆等洋房的特質營造出獨特的藝術特質。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 CHLOE CHEN

臺灣時裝設計師Chloe Chen在376號一樓開設的一家家居生活方式店。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店鋪的設計結合了老房子的結構,打造了兒童房、起居室和廚房三個空間。散落在三個房間的衣物飾品和配件,混搭古樸的木質傢俱,給老房子帶來了靈氣。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 % Arabica

隱在武康庭弄堂最深處的網紅咖啡店%Arabica。店鋪小巧精緻,室內大約可容納20人,室外大大的“%”白色Logo鋪在一片綠植上,配以木質長凳,清新文藝。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室內的設計以簡潔的白色為主色調,搭配原木色的長凳。 牆上裝飾著金屬世界地圖,非常有設計感。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 Azul Tapas & Lounge

位於378號的頂層。三角屋頂給室內空間帶來別樣的味道,外擺的大鐘、厚重的原木營造出中世紀歐洲的小木屋的氛圍。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外擺的露臺設置成沙發座,在舊時法租界的露臺享用食物,優雅、浪漫與愜意的生活情調撲面而來。

來上海必打卡的網紅點,武康庭是怎麼做到的?

結語

武康庭的成功改造,是多種因素的結合:

1、地理位置優異。武康庭位於武康路靠近淮海中路段。這裡是上海少數五條馬路交匯(淮海路、興國路、武康路、餘慶路、天平路)的地方。地鐵交通大學站步行到武康庭僅10分鐘左右。

2、歷史元素與現代元素完美結合。武康庭內的建築有1920年代的歐式洋房,有1970年代的辦公樓還有2005年改建的建築。不同時期的建築與最新潮的商業在這裡混搭,體現了上海的海派兼容幷包、海派融合的精神。

3、武康庭內保留曾經的大樹。綠樹成蔭的弄堂裡,生活、工作、娛樂兼而有之,還原的是上世紀初的生活場景。

4、在不影響武康路風貌的前提下改造樓房庭院。武康庭最大的特色是與武康路的有機更新保持一致,而非把老建築一併拆除;儘可能在提高居住者生活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改造,與武康路的城市風貌融為一體。

5、帶有庭院、露臺及陽臺的用餐空間。武康庭充分利用建築的空間,打造愜意優雅的休憩環境,這也是網紅餐廳相繼入駐,人們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6、零售、餐飲、商業混合。這是武康庭被稱為是武康路的“濃縮”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它還原了武康路過去的生活方式,是當時人們對於田園城市的夢想實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