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

何昆峰


清朝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前朝的"九品十八级"制度,最高为正一品,最低为从九品。不在十八级以内的称之为未入流。

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

爵位按照分封的人不同,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只分给爱新觉罗家族,由宗人府管理,分为12级,按照级别高低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醇亲王穿的四条团龙的补服)

主要分为:公、候、子、伯、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蒙古爵位和宗室的差不多,但是,蒙古属于和满清结盟性质的,他自成一个体系。你也可以认为两者仅是名称差不多罢了。

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题主说的六大爵位,应该指是贝子及以上的6等超品爵位。有朋友可能糊涂了,按照我上面说的,贝子及以上不是4个爵位吗?其实,亲王下面还有一个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郡王下面还有一个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龙袍,肯定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亲王和郡王穿的四条龙的“补服”不是真的龙袍,而是叫“团龙补服”!贝子和贝勒穿的是蟒袍。所以,只有亲王和郡王可以穿“团龙补服”。同样属于6大爵位的“贝子”和“贝勒”是穿不了团龙补服的。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满清入关以后,满清皇子的爵位都是靠自己本事挣出来的。皇子成年以后,基本上就会被封为贝子(也有比这个低的案例)。要想再往上长几级,就要看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了。如果,皇子被封为亲王,那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例如满清六大亲王:代善,胤祥,多尔衮、岳乐、杰书、奕䜣,都是权倾朝野的亲王。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清朝确实有高于一品的“超品”,是仅次于皇帝的最高品级的爵位,但是非常少,鳌拜给自己搞了一个“一等超武公”,然后就被康熙杀了。

那么清朝有什么人可以穿龙袍呢?

能穿龙袍的当然只有皇帝一个人,其他的敢穿龙袍的,都是谋朝篡位要杀头的。

清朝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的,是清朝最尊贵的颜色,然后上面绣着九条龙,特别的精细,江宁织造专门给皇帝制作的,非常的精致。

那么其他人能不能穿龙袍呢?

实际上经过皇帝赐予,其他人也是可以穿的,但是那就不是“龙袍”,而是“蟒袍”。

根据清朝的理论,皇帝穿的龙袍上面绣的是“五爪龙”,而其他的皇帝赐下去的蟒袍,只能称为是“挑去一爪”的“四爪蟒”,里面的区别非常的大。

最关键的是除了皇帝、皇子,其他人穿的蟒袍可以是其他颜色的,但是绝对不能用黄色的。

可以说除了谋朝篡位当皇帝穿龙袍,那么“蟒袍加身”,就可以说是历代读书人的终生追求了。

直到明朝,蟒袍还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特别恩赐,是对个官员的最高荣誉。

只是在清朝,蟒袍的穿戴限制彻底放开,上至皇子下至不入流的小官,都可以穿蟒袍。当然,随着这些官员等级的不同,所能穿戴的蟒袍上面的“四爪蟒”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也就是说,到清朝时期,本来仅次于龙袍到蟒袍,已经成为了所有清朝官员必备的,在祭祀的时候穿的“吉服”,到底失去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按照大清的官服制度,亲王官服为身前身后五爪正龙,两肩五爪行龙;郡王官服为身前身后以及两肩五爪行龙;贝勒官服为身前身后四爪正蟒;贝子官服为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公爵、侯爵、伯爵的官服为身前身后四爪正蟒。虽然这些人官服上有龙有蟒,但不能称之为龙袍。


易南叶


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在清朝超品爵穿的是蟒袍,包括宗室爵位的亲王、世子、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如八分镇国公、不如八分辅国公和功臣爵位的公、侯、伯。蟒袍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跟权利关系不大。


昊昊73433705


皇帝龙袍上是五爪金龙,超一品穿的四爪蟒龙。


天翼用户9811648474728


清代超一品官服四爪蟒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