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U区块营 精读——第二章、区块链基础概念及其分类与特征

BIU区块营 精读——第二章、区块链基础概念及其分类与特征

《区块链社会: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B-0026(@syg文过饰非)

BIU区块营 精读——第二章、区块链基础概念及其分类与特征

第二章、区块链基础

——之区块链的概念及其简单分类与特征

本章着重于介绍区块链最基础的东西,篇幅虽稍长,但内容却简单易懂。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比特币。区块链技术虽是比特币数据结构及交易体系的基础技术,但它也是随着比特币的诞生才得以走进公众视野。事实上,区块链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上一章有过简单叙述)整合的结果,包括密码学、数学、经济学、网络科学等。其概念为: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区块有序连接而成,区块中包含有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无法被篡改的数据记录信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从“远”处看的话,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就像他的分类:区块链可分为公共区块链(公有链)、私有区块链(私有链)、共同体区块链(联盟链)。简单介绍一下:

什么叫公共区块链?实际上就是公有链,其实叫他公共区块链更容易理解,因为他就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都能参与其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公开,所有人都可以访问,都可以发出交易请求,并通过验证被写入区块链。哦,对了,公有链也被称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其代表性应用就是比特币、以太坊。

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仅在参与者手里,读取权限或者对外开放,或者被任意程度地进行了限制。其最直观的优势就是交易成本相当低(几乎零成本)、交易速度相当快(它的节点信任度极高,并不需要每个节点都验证通过)。但私有链上的数据可篡改,交易可回滚,这使得第三方信任度大大降低

共同体区块链:联盟链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私有链,只不过它比单个小组织开发的私有链更大,却又没有公有链这么大的规模,可以理解为它是介于私有链和公有链之间的一种区块链。其典型应用包括超级账本(Hyperlendger)、R3联盟等。

BIU区块营 精读——第二章、区块链基础概念及其分类与特征

区块链这么厉害,那他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呢?在看下面这段话之前,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搜索了解一下“拜占庭将军问题”。

其实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 发送节点将新的数据记录向全网进行广播。

2 接受节点对收到的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检验(如检验合法性等),通过检验后,数据记录将被纳入一个区块中。.

3 全网所有节点对区块进行共识算法(争夺记账权,从而获得比特币并将该区块信息数据同步到自己账本上)

4 共识后新的区块被纳入区块链存储

其实所谓的“节点”就是区块链网络里的记账者,又被成为“矿工”。主要就是负责把数据记录到数据区块里,为了鼓励节点记账,系统会按规则随机对记账的节点进行奖励。

那么如何判断区块里数据的先后顺序以及区块之间的顺序呢?于是时间戳出现了。时间戳的重要意义就是使区块通过时间线有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区块的链条,因此才成为区块链。这也成为了区块链可追溯特性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正是因为时间戳使得各区块之间环环相扣,并且数据透明,如果线想要制造一个假的数据记录,就必须在区块链上修改过去的所有数据记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改数据的成本是成指数级上升的。所以这也成就了区块链的另外一个特性:不可篡改性。而区块链保证数据安全、不可篡改、数据透明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共识算法。

BIU区块营 精读——第二章、区块链基础概念及其分类与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