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公元3世紀對羅馬帝國是悲催的紀元。3世紀危機幾乎消磨盡了帝國的元氣,東方新建立的薩珊波斯成為了帝國的噩夢。雖然經過戴克裡先、君士坦丁數位大帝的大力革新,但已病入膏肓的帝國終於沒有扛住 4 世紀遊牧民族西遷浪潮的摧殘,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廢,帝國繁華落盡,只剩下東方半壁江山在追憶往昔的崢嶸歲月。這便是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西羅馬崩潰後的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到查士丁尼時代,曾經困擾帝國許久的“蠻族”與地方勢力叛亂問題已經得到了初步解決。長期的民族整合瓦解了“蠻族”自身的組織性,募兵制將“蠻族”以個人身份重新納入軍隊 ,而新募編的野戰軍又制衡了經常製造動亂的邊防軍。查士丁尼是一位既有雄心壯志,又有雄心大略的皇帝。終生矢志於恢復帝國往日的輝煌,立志將地中海重新納為帝國的內湖。國內的問題解決之後,查士丁尼終於有精力考慮西方的問題。而要西征,必須先解決薩珊波斯對帝國東方戰線的威脅。然而薩珊帝國也不是易與之輩,自3世紀建國起便與羅馬在敘利亞一帶展開激烈爭奪,來回拉鋸的局面持續了近兩個世紀。而到查士丁尼時期,東羅馬並不佔優勢。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6世紀初,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帝國的對峙

迫不得已之下,查士丁尼一世將麾下最出色的大將貝利薩留派到波斯前線擔任東方統帥,準備畢其功於一役。東羅馬帝國有一支保衛都城與皇室的禁衛軍,是一支屢立戰功的鐵甲具裝重騎兵部隊,但到查士丁尼一世時期,禁衛軍已經喪失了鐵血之氣,而淪落為一支為帝國朝廷支撐門面的禮儀性部隊。貝利薩留就是在這樣一支“禮儀性部隊”內擔任軍官,出任東方統帥時,年僅26歲。單以貝利薩留的履歷看,不由得不同情查士丁尼的困境,並佩服查士丁尼的魄力。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像

皇帝不差餓兵啊,查士丁尼一世為貝利薩留組織了25000人的軍隊。客觀地說,25000人,幾乎已經掏光了查士丁尼一世的家底了。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帝國東方統帥貝利薩留像

東羅馬時期的步兵已經不復舊時公民兵團的雄壯,但由於長期與東方的帕提亞以及後來的薩珊波斯對峙,針對敵人的特點做出了變革:先是在常規步兵之外,組建了大建制的弓箭手部隊,以招募的各內遷民族組成,引進了東方的反曲複合弓,並進行了改進,東羅馬步兵的弓箭射程要強於波斯步兵。帝國的常規步兵分為輕重重步兵,輕步兵一般不著甲,以近身格鬥為主要作戰方式,重步兵為步兵中的精銳,著魚鱗甲或鐵片甲,弓箭之外又持長矛盾牌和劍的步兵,但規模要小一些。如此一來,帝國步兵的主要戰鬥方式已經由近身格鬥逐漸轉變為遠程攻擊為主。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披甲的拜占庭步兵,持矛與盾

同樣為剋制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帝國組建了大規模的輕重騎兵,當時馬鐙與高橋馬鞍尚未流傳至中東和歐洲,騎射仍然是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查士丁尼時期的輕騎兵就是著輕甲的遊擊弓騎兵;重騎兵則是經過選拔及長期訓練的就是鐵甲具裝持長矛的衝擊騎兵,這是騎兵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同樣,重騎兵也具備騎射能力並裝備弓箭與盾牌,而且作戰中,可以在弓騎兵與衝擊騎兵兩個角色之間自由轉換。帝國重騎兵其實就是兼具騎射與衝擊作戰的“雙重騎兵”。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披甲的拜占庭弓騎兵,持反曲複合弓

公元530年7月,貝利薩留率軍在達拉城與波斯軍對峙。貝利薩留此時雖然還不是名將,但畢竟年輕氣盛,他不準備坐困愁城。貝利薩留和他的將軍們精心佈置了城外的決戰戰場。貝利薩留預先在達拉城正面挖出一道橫向的壕溝,然後在壕溝兩端向達拉城方向垂直延伸,最後再繼續向兩面橫向延伸,壕溝上預留了部隊撤退的通道,類似下圖。貝帥妙計安天下。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貝利薩留的壕溝陣地

不久,波斯大軍便開到了達拉城附近,並在距達拉城大約70公里的地方紮營。不妙的是,波斯軍有40000之眾。

薩珊統治地區有大量的遊牧民族,因此,薩珊帝國軍隊中並不缺少騎兵和弓箭手。同時,薩珊帝國又實行類似於印度的“種姓制度”,國內等級森嚴。薩珊帝國騎兵同樣分為輕重騎兵,重騎兵由貴族階層組成,輕騎兵往往是能夠承擔馬匹費用的自由民,而底層農民則被動員起來組建成為龐雜的步兵,主要是弓箭手。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薩珊波斯騎兵,左側兩名為弓騎兵,右側為軍標(旗)手

從雙方的軍事體制看,兩軍都是以騎兵為作戰核心,而步兵則主要負責火力支援和打醬油。

首次對戰乏善可陳,雙方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接觸,以及兩場個人之間的鬥將決鬥,羅馬軍隊都取得了勝利。而後便雙雙收兵回營。隨後的幾天貝利薩留與波斯統帥進行了友好但無趣的書信“勸降”。然而在此過程中,波斯人獲得了10000人的援兵。此時波斯軍對羅馬軍隊形成了2:1的數量優勢,形勢對羅馬軍隊越發不利起來。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薩珊波斯重騎兵與步兵弓箭手

如果看貝利薩留的排兵佈陣,便可知他對己方的劣勢已經非常清楚。貝利薩留將他的軍隊分為六個部分,在戰場左側的小山上佈置了一支騎兵部隊,在壕溝突出部兩側,壕溝的前面,分別佈置兩支騎兵部隊,同側的兩支部隊之間可以相互響應,守望互助。而貝利薩留親率精銳騎兵與步兵在壕溝中段,壕溝後面坐鎮,以方便對控制正面戰場。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貝利薩留的佈陣

波斯軍統帥佩若吉斯將他的軍隊分為前後兩部,以備輪換作戰。而每一部又分為左中右三列,佩若吉斯同樣親率精銳坐鎮中軍。

貝利薩留大概考慮到自己兵少,也沒有主動攻擊。而波斯人深知羅馬人有吃午飯的習慣,而戰場上的軍隊並沒有機會進餐。因此他們並沒有儘早展開攻擊,準備在午後,即羅馬人應該用飯但沒有用飯的時機進攻,以圖一舉擊潰羅馬軍。

由於雙方都配備有大量的步弓手,而且雙方的騎兵也都具有騎射本領,因此甫一接觸,雙方便同時射出潑天般的箭雨。箭雨對雙方都造成了一定的傷亡,波斯軍由於分為前後兩部,總有生力軍接替了陣亡者的位置,繼續保持著遮天的箭雨打擊,

雙方畢竟不是“一日五十萬矢”的漢軍,也不是有車隊供應箭矢的英國長弓手。箭矢很快便用完了。大規模的弓箭對射告一段落,雙方士兵開始準備近身搏戰。

波斯騎兵先從右翼發動了衝擊,目標為貝利薩留佈置左翼壕溝最左端的部隊。由於兵力處於劣勢,貝利薩留左翼部隊很快不支,被壓迫得沿壕溝上預留的通道向壕溝後方撤退。這時,貝利薩留的佈置顯出了威力,先是在小山上預留的一小支騎兵對波斯軍側翼發動了衝擊,與此同時,在壕溝左側直角處的騎兵也向波斯軍展開了包抄。兩翼同時受到打擊的波斯騎兵頓時陷入了混亂,而壕溝上的通道被撤退的羅馬軍隊死死堵住,實際上,攻擊的波斯軍陷入了被圍攻的境地。當戰鬥結束時,攻擊的波斯軍損失了至少3000人,只有少量人馬逃脫。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左翼戰事

波斯軍統帥佩若吉斯眼見右翼進攻受挫,急於求勝的他又發動了左翼的進攻。這一次,他將薩珊波斯最為精銳的一支重騎兵部隊——不死軍團——派了上去。

不死軍團,又被稱作不朽者,復活軍團等,意思是戰士不死,也不凋零。其實現實情況是軍團始終保持10000人的編制,每當有人傷亡或者退出,便立即有新成員補充進來,所以被稱為不死軍團。薩珊不死軍團是效仿阿契美尼德波斯時期的軍隊編制,只不過由古代的重步兵改為重騎兵。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薩珊波斯軍重騎兵與軍標手

佩若吉斯派自己的麾下猛將巴列斯瑪那斯率軍進攻,他們將攻擊目標選在了自己的左翼,也即貝利薩留軍隊的右翼。波斯軍的調動,貝利薩留盡收眼底。他同樣做出了相應的部署:將左翼已經結束戰鬥的軍隊,抽出一部分來調往右翼,以增強實力。同時,貝利薩留大概感覺到這是最後的決戰時刻,他將自己的私軍,也是羅馬軍中最為精銳的重騎兵部隊放在了增援部隊的背後。

東羅馬帝國自建立那天開始,便處於東方波斯與西方蠻族的夾擊之中,財政壓力非常之大。到查士丁尼時期,中央財政已經難以負擔一支龐大軍隊的開銷。為解決困境,帝國默許甚至鼓勵地方將領組建精銳私軍,但軍費需要自籌。貝利薩留麾下就有這麼一支親衛軍,以招募的各族勇士組成,裝備鐵甲具裝,經過嚴格訓練,是重騎兵中最為精銳的力量,實力不弱於波斯的“不死軍團”。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拜占庭軍全甲重騎兵

不死軍團的衝擊是成功的,在雷霆萬鈞的馬蹄聲中,羅馬軍正面軍隊再一次敗下陣來,他們迅速向壕溝後方撤退。但事情再一次的重演,右翼壕溝左側直角處的羅馬軍隊再一次對波斯軍隊發動了側擊。在貝利薩留親衛軍的衝擊下,衝鋒中的不死軍團被攔腰截斷,並陷入包圍之中。雪上加霜的是,不死軍團的軍旗手被貝利薩留部將一矛刺於馬下。作為進攻矛頭與中堅,不死軍團失去軍旗,便意味著失去了進攻方向和指揮系統。被圍的波斯軍又一次陷入了混亂。主將巴列斯瑪斯竭力組織突圍,但屢衝屢敗。混戰中,巴列斯瑪那斯也被斬殺於陣中。先失軍旗,後失主將,波斯軍徹底崩潰。這一次進攻,波斯軍又損失了大約5000名士兵。

拜占庭名將之貝利薩留(一)——達拉之戰

右翼戰事

逃回去的士兵衝擊了波斯軍本陣而引發了潰逃。貝利薩留也抓住時機,推動全軍展開追殺。就這樣,波斯軍的第二次進攻迅速演變為全軍的潰敗。由於兵力薄弱,貝利薩留並沒有進行長途追擊,即使如此,波斯軍也承受了很大的損失。

達拉之戰是很久以來羅馬帝國取得的首次對波斯的戰役級別勝利。貝利薩留終於不敷眾望,初步實現了查士丁尼大帝穩定東方戰線以求與波斯嬯和的戰略意圖。在此之後,雙方又進行了多次軍事接觸,而波斯始終未能佔到大的便宜,東方戰線的主動權逐漸向羅馬帝國轉移。查士丁尼趁機以重金——約40萬枚金幣與薩珊波斯達成了和平協議,從而如願實現了穩定東方戰線的目標。此後,東羅馬帝國將戰略方向調整至西方,以圖恢復故土,重振羅馬帝國昔日雄風。而貝利薩留本人也因這一戰而奠定了名將威名,並在接下來的西征中繼續書寫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