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资金流入楼市不收手 银保监会央行齐表态“紧盯”


违规资金流入楼市不收手 银保监会央行齐表态“紧盯”

中房报记者 秦龙丨北京报道

这是关于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一场宣誓会。

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王兆星、周亮、梁涛等多位副主席在国新办开了新闻一场发布会。王兆星在会上坦言,目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进展只是阶段性的,很多风险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前期的化解金融风险措施和成果也需要进行巩固。“尤其继续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和个人贷款,要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出现大的问题。”

几乎同时,2019年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于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同时也指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风险任务艰巨,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一行一会的表态,向外界透出了一个重要信息:金融监管还将持续,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监管。同时,也在强调金融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积极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实际上,密集喊话的背后,是银行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并没有因为严监管而消失。

2019年1月8日、9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了一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银行罚单,这些银行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村镇银行,涉及浙江丽水,安徽合肥、滁州、马鞍山等地,被罚金额从20万元到35万元不等。

具体来看,农业银行松阳县支行、浙江缙云联合村镇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丽水松阳支行均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被分别罚款25万元、25万元、35万元。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被罚25万元。浦发银行滁州分行因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等案由被罚25万元,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企业被罚20万元。

1月14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丽水松阳支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被罚款人民币25万元;1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郑州铁路支行因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领到50万元罚单。

相关银行机构是蠢蠢欲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2月12日,各级银保监机构披露的739张银行业罚单合计罚款1.78亿元。其中,各级银保监局共披露的罚单为152张,罚款5488.78万元;地方银监分局共披露罚单587张,罚款1.23亿元。

中国房地产报(微信ID:china-crb)记者发现,以上的受罚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处罚范围涉及信贷、票据、信披、挪用资金等,其中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现象也占很大比例。整体来看,与2018年同期相比,罚单数量并有增多趋势。

对于目前的情况,澎湃新闻采访的一位国有大行负责信贷业务人员表示,“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下,优质资产比较稀缺,尤其是目前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比较低迷,部分银行还是认为房地产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担保物充足,资产安全度也相对较高。”


违规资金流入楼市不收手 银保监会央行齐表态“紧盯”

实际上,在2018年,这种现象也存在。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2月份以来,银保监系统针对商业银行违规“输血”楼市开出超10张罚单,其中不乏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如中国民生银行因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同业投资违规接受担保、同业投资、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房地产,用于缴交或置换土地出让金及土地储备融资、本行理财产品之间风险隔离不到位等,被银保监会罚款3160万元。2018年7月3日,银保监会在官网披露,浙江省银监局开出了6张罚单,其中的4张指向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去购房、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涉及3家银行一家信托,合计被罚215万元。

“顶风贷款严重违背了房地产调控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这样现象的存在将破坏整体的发展。”一位银行方面的人士表示。

“尽管开发贷有增长趋势,也有部分违规现象,但现在银行的开发贷卡的已经比较严,违规比以前少了。违规形式主要体现在购房者加杠杆,比如消费贷、首付贷、信用贷,特别是信用贷,各个小贷平台是不连通的,贷个二三十万元很容易,从各个平台贷款无疑增加了购房者的杠杆。”房地产资深研究人士、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表示。

两天之内,银保监会和央行密集提及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与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对于外界释放了国家对坚定不移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战的一个重要信号,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仍是重点监控领域。

对此,王兆星也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进展,应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很多风险的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前期的化解金融风险措施和成果也需要进行巩固。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清醒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打好攻坚战,同时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下一阶段,银保监会将始终紧盯不良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债等几个重要的风险领域。

另外,金融系统并不是对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全部关上一扇门,在这方面,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王兆星在国新办会议上具体强调继续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实行更加审慎的贷款标准。他指出,要实施差异化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对于解决住房困难和改善住房条件,而且自身有财务支付能力的,要继续给予相应贷款支持;而对于那些用来投资、投机和炒卖的,要实行更严格的贷款标准:有的可能提高首付比例,有的要调整利率的风险定价,有的甚至不能给予贷款支持。

“从上述表态来看,对于自住性需求仍是支持的,对于投资、投机性的行业是所区别对待的,这也符合‘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方向。”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