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作為關注相聲十年有餘的90後,小編跟身邊很多同齡的愛好不太搭調。記得在2006年左右,當時MP3隨身聽特別流行,很多同學戴著耳機聽著《秋天不回來》,而我攢錢買的MP3裡的都是郭德綱的相聲。於是,從那時候開始,相聲成了我閒時最好的陪伴,也正是因為郭德綱,讓小編成了忠實的德雲迷。你們能想象當年睡在上鋪聽著相聲,被老郭逗得壓著笑聲渾身顫抖,下鋪室友一臉猥瑣地給我遞紙的尷尬嗎?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今天,來談談你是受哪位相聲演員的影響,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郭德綱和有著三大愛好的于謙

很多人跟小編一樣,最早知道德雲社是因為郭德綱和于謙這對相聲界的黃金搭檔。早期的德雲社還沒有如今這般龐大,知名度也不夠,由於當時相聲這個行業還處於低谷時期,除了電視晚會和小劇場,相聲的傳播渠道還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受眾不大。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當時的郭德綱藝高人膽大,鼓勵在德雲社劇場聽相聲的觀眾用手機或者其他錄音設備進行錄製,之後上傳到網絡上,或者與電臺合作,定期播放相聲作品。其實這在當時的同行看來,是很冒險的舉措,因為傳統保留完整的相聲段子並不多,這麼一經傳播,雖然擴大了相聲受眾,但是畢竟相聲演員得靠小劇場買票為生,這不是自砸飯碗嗎?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事實證明,當初郭德綱的選擇是正確的,先讓相聲這個行業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裡,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小劇場。至於相聲作品問題,還是在藝人本身。相聲本沒有新舊之分,相聲演員需要做的是讓相聲與時俱進,而不是按部就班你一言我一語地背誦相聲作品。把傳統相聲裡通用的相聲技巧,融入當下百姓生活,相聲自然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表演風格十分便宜的岳雲鵬

岳雲鵬幾年前靠一首《五環之歌》火遍大江南北,耍賤賣萌的表情包成了相聲界獨有的標籤。岳雲鵬讓很多年輕觀眾喜歡上了相聲,並且瞭解德雲社。如果說岳雲鵬的走紅單是靠一首改編歌曲,也是不成立的,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裡也說了十年的相聲。在此期間,也是走了很多條道兒,唱太平歌詞沒什麼人聽;說相聲觀眾看著也不可樂;和燒餅搭檔說雙簧,燒餅又嫌棄他太次了。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或許是岳雲鵬開竅得晚,也可能是時機未到。幾經嘗試未果後的岳雲鵬都差點被德雲社掃地出門,沒成想後來憑藉賤氣浪當的獨特表演風格,配上那首《五環之歌》,讓觀眾愛不釋手。和師傅郭德綱相比,岳雲鵬更加的平民化,更有親切感。郭德綱氣場太強,文學功底深厚,常常出口成章,字句斷句盡顯功力。岳雲鵬則是另闢蹊徑,讓觀眾覺得這位相聲演員就像身邊的朋友一樣,臺上忘詞兒,自己笑場,都是常有的事,而岳雲鵬總能把此作為包袱,逗得現場觀眾鬨堂大笑。

三進三出德雲社的張鶴倫

張鶴倫雖然是郭德綱“鶴”字科的徒弟,但是相聲段子創作能力極強,尤其砸掛師傅郭德綱的包袱,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張鶴倫是典型的東北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東北苞米渣子味兒,也是因為這個,才被德雲社多次請回。但是張鶴倫並沒有氣餒,憑藉語言天賦苦練發音,直到改掉東北口音後,才被德雲社正式接納。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打小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的張鶴倫,能歌善舞,舞臺表演特點鮮明。除了寫相聲段子,他改編流行歌曲也是可圈可點,肢體語言豐富,為相聲的喜劇效果加分不少。

書卷俊逸的張雲雷

小辮兒張雲雷是師傅郭德綱的兒徒,也是郭德綱一字一句教出來的徒弟,四門基本功自然不在話下。張雲雷的唱功尤為見長,不論是相聲的本門唱太平歌詞,還是學唱範圍裡的戲曲和流行歌,張嘴就來還駕馭自如。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張雲雷外貌出眾,憑藉高顏值就能收穫不少粉絲,而他偏偏靠才華。儒雅內斂的他還是勵志的典範,因受傷而打了一百多根鋼釘,卻能涅槃重生。很多張雲雷的粉絲表示,對他的喜愛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德雲社中有不少在德雲社危機之際或者自認為已經走紅的時候選擇離開,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張雲雷始終選擇與師傅郭德綱共進退。從之前幾百人都坐不滿的個人專場,到如今幾千人劇場都一票難求,張雲雷視觀眾如衣食父母,對粉絲也是關懷備至,讓喜歡張雲雷的粉絲深為感動。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德雲社裡優秀的相聲演員還有很多,小編在此不逐一贅述,你是因為哪一位相聲演員才喜歡上德雲社的呢?作為關注相聲十年有餘的90後,小編跟身邊很多同齡的愛好不太搭調。記得在2006年左右,當時MP3隨身聽特別流行,很多同學戴著耳機聽著《秋天不回來》,而我攢錢買的MP3裡的都是郭德綱的相聲。於是,從那時候開始,相聲成了我閒時最好的陪伴,也正是因為郭德綱,讓小編成了忠實的德雲迷。你們能想象當年睡在上鋪聽著相聲,被老郭逗得壓著笑聲渾身顫抖,下鋪室友一臉猥瑣地給我遞紙的尷尬嗎?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今天,來談談你是受哪位相聲演員的影響,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郭德綱和有著三大愛好的于謙

很多人跟小編一樣,最早知道德雲社是因為郭德綱和于謙這對相聲界的黃金搭檔。早期的德雲社還沒有如今這般龐大,知名度也不夠,由於當時相聲這個行業還處於低谷時期,除了電視晚會和小劇場,相聲的傳播渠道還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受眾不大。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當時的郭德綱藝高人膽大,鼓勵在德雲社劇場聽相聲的觀眾用手機或者其他錄音設備進行錄製,之後上傳到網絡上,或者與電臺合作,定期播放相聲作品。其實這在當時的同行看來,是很冒險的舉措,因為傳統保留完整的相聲段子並不多,這麼一經傳播,雖然擴大了相聲受眾,但是畢竟相聲演員得靠小劇場買票為生,這不是自砸飯碗嗎?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事實證明,當初郭德綱的選擇是正確的,先讓相聲這個行業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裡,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小劇場。至於相聲作品問題,還是在藝人本身。相聲本沒有新舊之分,相聲演員需要做的是讓相聲與時俱進,而不是按部就班你一言我一語地背誦相聲作品。把傳統相聲裡通用的相聲技巧,融入當下百姓生活,相聲自然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表演風格十分便宜的岳雲鵬

岳雲鵬幾年前靠一首《五環之歌》火遍大江南北,耍賤賣萌的表情包成了相聲界獨有的標籤。岳雲鵬讓很多年輕觀眾喜歡上了相聲,並且瞭解德雲社。如果說岳雲鵬的走紅單是靠一首改編歌曲,也是不成立的,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裡也說了十年的相聲。在此期間,也是走了很多條道兒,唱太平歌詞沒什麼人聽;說相聲觀眾看著也不可樂;和燒餅搭檔說雙簧,燒餅又嫌棄他太次了。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或許是岳雲鵬開竅得晚,也可能是時機未到。幾經嘗試未果後的岳雲鵬都差點被德雲社掃地出門,沒成想後來憑藉賤氣浪當的獨特表演風格,配上那首《五環之歌》,讓觀眾愛不釋手。和師傅郭德綱相比,岳雲鵬更加的平民化,更有親切感。郭德綱氣場太強,文學功底深厚,常常出口成章,字句斷句盡顯功力。岳雲鵬則是另闢蹊徑,讓觀眾覺得這位相聲演員就像身邊的朋友一樣,臺上忘詞兒,自己笑場,都是常有的事,而岳雲鵬總能把此作為包袱,逗得現場觀眾鬨堂大笑。

三進三出德雲社的張鶴倫

張鶴倫雖然是郭德綱“鶴”字科的徒弟,但是相聲段子創作能力極強,尤其砸掛師傅郭德綱的包袱,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張鶴倫是典型的東北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東北苞米渣子味兒,也是因為這個,才被德雲社多次請回。但是張鶴倫並沒有氣餒,憑藉語言天賦苦練發音,直到改掉東北口音後,才被德雲社正式接納。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打小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的張鶴倫,能歌善舞,舞臺表演特點鮮明。除了寫相聲段子,他改編流行歌曲也是可圈可點,肢體語言豐富,為相聲的喜劇效果加分不少。

書卷俊逸的張雲雷

小辮兒張雲雷是師傅郭德綱的兒徒,也是郭德綱一字一句教出來的徒弟,四門基本功自然不在話下。張雲雷的唱功尤為見長,不論是相聲的本門唱太平歌詞,還是學唱範圍裡的戲曲和流行歌,張嘴就來還駕馭自如。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張雲雷外貌出眾,憑藉高顏值就能收穫不少粉絲,而他偏偏靠才華。儒雅內斂的他還是勵志的典範,因受傷而打了一百多根鋼釘,卻能涅槃重生。很多張雲雷的粉絲表示,對他的喜愛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德雲社中有不少在德雲社危機之際或者自認為已經走紅的時候選擇離開,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張雲雷始終選擇與師傅郭德綱共進退。從之前幾百人都坐不滿的個人專場,到如今幾千人劇場都一票難求,張雲雷視觀眾如衣食父母,對粉絲也是關懷備至,讓喜歡張雲雷的粉絲深為感動。

是哪位相聲演員讓你掉入大坑,從而成為德雲迷的?

德雲社裡優秀的相聲演員還有很多,小編在此不逐一贅述,你是因為哪一位相聲演員才喜歡上德雲社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