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一、日常

今日大雪,骤然降温,泉州终于有了冬天的感觉。

当下的生活一天天地过,

任性地接待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

迎来送往的日子里总是在别离。

清晨醒来的一杯奶咖或是挂耳,

是靠这刺激感告诉身体新的一天又来了。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近日来的泉州,不合时宜地都穿着短袖。

天蓝得有些过分,如此灿烂的阳光不晒一晒有点对不起自己。

有时候越简单,越觉得幸福,

妈妈给我带来的绣球花落了土便活了,

天台的百香果在这个季节结了果子,

快递送来的一箱鲜花兴奋了一整天。

闺蜜来泉,正好旋可以看店,安排一场甜蜜的下午茶,

消夏说,很想去听飞哥乐队唱歌,那就一块去民谣high一把。

肚子饿的时候,吃到想吃的蟹黄包,煮着想吃的卤面,

晚上盖着午后被阳光沐浴过的被子,幸福感油然而生。

想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我心也比较大,生活中再不顺的事,

也会很快地被消化掉,再不济,

两瓶大乌苏也能干掉一部分情绪了。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二、客栈里

自十月份从西藏回来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客栈里看店。

日复一日地看店倒是练就了一个又任性做饭却很好吃的老板。

电话里客人问上两句赶紧告知,你好你好,我们是公用卫浴。

(言下之意,能接受再谈。)

我们晚上十一点关门哦,早出晚归敬请一定轻声细语关好门。

正常上班时间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除此之后我就不服务你们了,

我要是睡不醒请你有事打个电话就好。

天不下雨,天台便是最好的晾衣场,天若下雨,那我也是没得办法。

凌晨一点的单,没睡的话接,睡了的话不接。

夜晚十点还没到的客人,电话拨过去说还在机场,直接让取消订单。

虽然,虽然也许我在服务上可能是有千万分不太好,

但,这半年来,客栈里保持的安静,却是我想要的。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遇到好玩的客人,多聊上两句,也会在天台喝点小酒。

遇到事儿多的客人,倒也没有什么,我反正才是这里的长期拥有者。

我有故事,也有房间,你来么。

前些日子,乔霏来泉州,我们新疆之行四个再次合影。

可泉州却没有给乔霏留下太多照片的回忆,都不及这篇文章来得多。

她说:我可能是去了一个假的泉州,反正好像只剩下喝酒和睡觉。

想起了挠挠上一次来泉州找我,

他说:别人问我大理什么好玩,我只能说你就住着吧。

住着就好了。

对,只有住着才能看到一个地方的人是怎么样过生活的。

三、元妙观

去元妙观的那一天,是跟消夏去南俊路买的洋牡丹。

经过状元街,顺势上了台阶,湛蓝的天空让人无法不去注意寺庙屋檐上的剪瓷雕。

我一定是泉州寺庙里的屋檐控,自打手机有了长焦功能,

最喜欢的就是记录下泉州各个寺庙的剪瓷雕。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剪瓷雕是我们闽南特有的一种需要现场施工的镶嵌艺术,

在闽南和台湾的庙宇都会看到,但由于在屋顶可能经常被忽略。

剪瓷雕用的就碎瓷片所雕贴出来的人物、动物或者花草树木,

它的颜色非常艳丽,立体感十足,层次也很分明。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四、承天寺

今天又爱承天寺多一点了,这是那天旋在跟我走完承天寺之后说的。

我说,是啊,今天又爱泉州多一点了。

自从14年底来到了泉州,就再也舍不得离开这座刺桐城了。

承天寺的正大门写着“月台”两字,而我们经常都是从后门进出。

承天寺大概是泉州寺庙里面最为安静的一座寺庙,

最喜欢入口处常年在树荫下的石板路廊道,

走到底墙上刻着的是“泉南佛国”四个字。

若不入大殿直接往前面小门走过,

会来到很适合拍人像的出砖入石配上大红色的墙面。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原本只是我们俩吃完牛排,打算去桂坛巷逛一逛衣服店。小电驴骑向南俊路时,旋说,我们先去一趟承天寺吧,

我带你去看看我认为超级帅的罗汉。(这个颜控啊~)

于是,我们就来了,我还惊讶地发现原来寺里还有银杏啊!

五、开元寺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又是每月的农历廿六,带着宿醉醒来,

门口的西街又是这一个月里最热闹的时候。

赶集的人们都凑到了这条小小的老街上,

摩肩接踵的西街,主道上摆着摊,一辆电动车都难路过,

生活日用品等一切你能想得到的东西,

都能在农历廿六这一天在西街买得到。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好不容易从肃清门小广场一路走到开元寺大门,

当然是为了今天的一碗斋面。

洗完碗,正好勤佛开始,南无阿弥陀佛……

僧人一步一步的领引着信众一路往大雄宝殿的方向。

为了让阿姨也吃上一碗斋面,

还没看完整个仪式,便回店里守店了。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六、西街

日暮下的钟楼,

雨天的钟楼,

晴日里的钟楼,

关于钟楼的一切,

都在走过的一遍又一遍的西街里。

经常有客人问我:钟楼在哪。

当这座纯白色的钟楼,被指认为泉州钟楼时,

往往北方来的朋友都会一脸懵逼。

难道,钟楼不应该是西安的钟楼鼓楼那样宏伟的么。

嗯,不,泉州的钟楼就是这么屌。

这座始建于1934年,具有欧洲风格却又有泉州独特风味的钟楼,

石英钟每分每秒都跟我们一样,在行走,在转动。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西街里的市井小巷,才是最有泉州特色的地方。

古巷里的每一处拐角,都可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西街的美,是那种泉州人与时间顽抗之后,

留下来的我们所谓的天然的古朴的鲜活的寻常巷陌里。

随便一个泉州的巷子名字都让人喜欢。

玉犀巷、通政巷、聚宝街、炉下埕,

古榕巷、指挥巷、胭脂巷、镇抚巷,

花巷、金鱼巷、承天巷、青龙巷……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七、文庙

给旋拍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有点像皇宫。

唯一最特别的是背景的出砖入石墙。

一路走过文庙的大大小小区域,

发现文庙最多的就是出砖入石,一大片一大片的。

所谓“出砖入石”,是泉州很特别的一种砌墙方式。

各式各样的石材和红砖还有瓦砾交错堆叠而成。

大块的花岗岩便是“入石”,片状的红砖是“出砖”,

大片的出砖入石墙,整体方正浑厚,很有气势。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关于出砖入石,传说有好多个版本。

比如说,明代被倭寇入侵之后,我们的房子都倒塌了,

只能重建,人们直接在废墟中就地取材,

利用这些砖、石,砖瓦碎片来重新建造墙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泉州当时经历过宋朝的特大地震,

许多房屋都倒了,当然我们的东西塔还是屹立不倒的,

人们同样捡起当时的废墟建起了出砖入石墙。

当然还有最靠谱的说法就是为了好看而建的啦!

不过我觉得最好看的还是我们俩,嘻嘻。

关于出砖入石,传说有好多个版本。

比如说,明代被倭寇入侵之后,我们的房子都倒塌了,

只能重建,人们直接在废墟中就地取材,

利用这些砖、石,砖瓦碎片来重新建造墙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泉州当时经历过宋朝的特大地震,

许多房屋都倒了,当然我们的东西塔还是屹立不倒的,

人们同样捡起当时的废墟建起了出砖入石墙。

当然还有最靠谱的说法就是为了好看而建的啦!

不过我觉得最好看的还是我们俩,嘻嘻。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八、海边

最后一部分是泉州的滨海景色,但并没有非常好。

为了契合“今天又爱泉州多一点”的主题,

这也是最近拍的一组“手机日常照”,

那就用它了。拍摄地点:

永宁新沙堤村,以及郭坑水库。

如果正好能遇到一堆野鸭子在水库里游荡,

那是极其可贵的,我反正是没有遇到。

那天的晚霞很美,想起了我应该在肃清门的天台拍东西塔剪影的。

不过,向来都是奉承着,在什么时间遇到什么样的景色,

都是命,认命,也是一种态度。

总结一下泉州的冬天,30立减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