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是個既“有用”,又“無用”的人。說他“無用”自然是因為在妖魔鬼怪面前他表現得軟弱不堪一擊,每次被擒都要靠徒弟們把他救回來,平時化齋、挑擔等工作也基本由徒弟們完成。說他“有用”是因為他是取經團隊的主腦,取經活動的發起人,沒有他,故事情節根本無法展開。唐僧是最早在取經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歷史上,西行取經的活動是由玄提獨立完成的,他的事蹟在《大唐西域記》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詳細的記載。但從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取經隊伍的人數開始增加,而唐僧的絕對主角地位也開始不保,由孤身跋涉的英雄變成了一個善良、軟弱、有點兒昏庸的白麵和尚。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唐僧是取經團隊裡相貌最好的一個。書中的路人們經常感嘆師父這樣俊俏,徒弟卻這樣醜怪,見了唐僧就拜,見了徒弟就怕。師徒四人容貌的反差造成了一定的喜劇效果。書中第五十四回這樣描寫唐僧的容貌:“丰姿英偉,相貌軒昂。齒自如銀砌,唇紅口四方。頂平額闊天倉滿,目秀眉清地閣長。兩耳有輪真傑士,一身不俗是才郎”。相貌俊俏給唐僧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更多時候卻是事端的觸發點:取經路上常有女妖精和人間女子被唐僧的相貌所吸引,想要跟他成親,因此給取經事業製造了不少麻煩,西梁女國、木仙庵、無底洞、天空國的故事都是以此生髮。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唐僧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見佛拜佛,遇塔掃塔,甚至不辨真假,連小西天黃眉大王、金平府犀牛精變化的假佛也拜。唐僧很善良,但善良得有些沒原則,妖精經常利用他的善良鑽空子。例如“三打白骨精”一節,白骨精先後變化成美女、老婦、老公公迷惑唐僧,唐僧不能辨別反而誤認為孫悟空濫殺好人,將孫悟空趕回花果山,終導致自己被黃袍怪所擒。又如途徑黑松林時,老鼠精變成一個被綁在樹上的女子,唐僧想要救她,“行者笑道:師父要善將起來,就沒藥醫。你想你離了東士,一路西來,卻也過了幾重山場,遇著許多妖怪,常把你拿將進洞,老孫來救你,使鐵棒,常打死千千萬萬:今日一個妖精的性命捨不得,要去救他?’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還去救他救罷。門按理唐僧己經因為他的善良上過許多次當,但他還是選擇救人,這一方面說明他是個濫好人,一方面卻也突出了出家人的慈悲心。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除了不能辨別妖精以外,唐僧性格中昏庸的一面還表現為:在孫悟空與豬八戒發生爭執時,唐僧往往偏袒豬八戒,貶斥孫悟空。孫悟空是取經路上最大的功臣,危急時刻拯救唐僧性命的是他,化齋、探路往往也是他,同時,他還是唐僧在取經路上收的第一個徒弟。孫悟空位次第一,功勞第一,能力第一,為什麼唐僧卻更青睞二徒弟豬八戒呢?這是因為孫悟空白恃才高,往往直言犯上,毫不客氣地指出唐僧的錯誤之處,又經常違背唐僧的意願;而豬八戒雖然本領不高又喜歡偷懶,卻善於插科打諢逗唐僧開心,並且從不當面衝撞唐僧。久而久之,唐僧便形成了悟空刁鑽而八戒憨厚的印象。唐僧耳根子又軟,豬八戒說幾句誨言,他就誤會孫悟空,並且念緊箍咒懲罰孫悟空,把孫悟空痛得死去活來。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軟弱、善良、偏心、不辨賢愚,這些都是小說中唐僧形象人性的一面。而唐僧也有他神性的一面。唐僧是如來座下二徒弟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頭頂有祥光瑞氣。小說第八十回寫卻說大聖縱筋斗,到了半空,佇定雲光,回頭觀看,只見松林中祥雲鏢紗,瑞窯蝨氫畫,忽失聲叫道:“好啊!好啊!”你道他叫好做甚?原來誇獎唐僧,說他是金蟬長老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此祥瑞罩頭。“若我老孫,方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之時,雲遊海角,放蕩天涯,聚群精自稱齊天大聖,降龍伏虎,消了死籍;頭戴著三額金冠,身穿著黃金鎧甲,手執著金箍棒,足踏著步雲履,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都稱我做大聖爺爺,著實為人。如今脫卻天災。做小伏低,與你做了徒弟,想師父頭頂上有祥雲瑞窯罩定,徑回東土,必定有些好處,老孫也必定得個正果。”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孫悟空的第一個師父是須菩提祖師,也只有如來二弟子轉世的唐僧才做得了孫悟空的第二個師父,並且孫悟空認為自己可以通過輔助唐僧得成正果。五莊觀鎮元子命道童給唐僧送兩枚草還丹,也是因為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曾在蘭盆會上為他傳茶。除了三個徒弟以外,隨身“有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緊隨鞍馬”,無時無刻不護佑在唐僧周圍,保他平安,為他通風報信。這些都是如來弟子轉世才有的特殊待遇。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的身份給唐僧帶來的更多的是災難和考驗。傳說唐僧肉吃一塊可以延年益壽,因此一路上引得各路妖魔規艦。又因為唐僧“乃童身修行,一點元陽未洩”,因此取經路上的女妖精也起心要“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西遊故事以取經為脈絡,由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成。基本上每一個小故事都由如下結構組成首先是妖怪規制唐僧,接著是妖怪使計擄走唐僧,然後是孫悟空找到妖怪老巢剿滅妖怪〈中間可能去天庭或南海搬救兵〉救出唐僧,最後師徒上路繼續行程。唐僧在這些小故事裡充當了事件的引發者,雖然問題都是孫悟空解決的,但唐僧在角色構成中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唐僧,一切的矛盾衝突都無法展開。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取經故事裡有一部分矛盾衝突是屬於取經隊伍的內部矛盾,主要是孫悟空與豬八戒之間的矛盾。孫悟空喜歡捉弄豬八戒,小說第三十二回寫道行者聞言,把功曹也退,切切在心,按雲頭,徑來山上。只見長老與八戒、沙僧,簇擁前進,他卻暗想:“我若把功曹的言語實實告誦師父,師父他不濟事,必就哭了;假若不與他實說,夢著頭,帶著他走,常言道乍入蘆籲,不知深淺.倘或被妖魔撈去,卻不又要老孫費心?且等我照顧八戒一照顧,先著他出頭與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過他,就算他一功;若是沒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孫再去教他不遠,卻好顯我本事出名J’正自家計較,以心問心道:“只恐八戒躲懶使不肯出頭,師父又有些護短,等老孫羈勒他羈勒”除了讓八戒當先行官外,孫悟空還哄騙八戒去扛浸泡在井中的烏雞國國王的屍體,還哄騙八戒拿出藏在耳朵眼裡的私房錢。孫悟空這種惡作劇引起豬八戒的不滿,但是他的本領又不如孫悟空,因此他通過向唐僧進誨的方式報復孫悟空那呆子心中暗惱,算計要報恨行者道:“這猴子捉弄我,我到寺裡也捉弄他捉弄,摔唆師父,只說他醫得活;醫不活,教師父念《緊箍兒咒》,把這猴子的腦漿勒出來,方趁我心!”走著珞,再尋思道:“不好!不好!若教他醫人,卻是容易:他去閻王家討將魂靈兒來,就醫活了。只說,不許赴陰司,陽世間就能醫活,這法兒才好。”手下的兩個弟子鬧不和,唐僧是如何解決的呢?他多半選擇偏袒豬八戒。這一方面表現了唐僧的昏庸、不辨賢愚,一方面卻又體現了取經團隊中的一種制衡關係z因為是大師兄,又因為本領高,孫悟空長期壓制豬八戒,但是豬八戒又通過搪攝師父反過來報復孫悟空:孫悟空本領太高有架空師父、不服管之嫌,師父便通過偏幫豬八戒來打壓他的氣焰。再加上沙和尚的從中調和,取經團隊內部達到了一種巧妙的平衡。取經團隊的內部關係表面上是佛教的師徒、師兄師弟關係,實際上卻更世俗化、人情化,難怪有現代人用辦公室政治來解讀《西遊記》。

“有用”,又“無用”的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形象

從《大唐西域記》到章回體小說《西遊記》,唐僧的形象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歷史上的玄類是一個追求真理、孤身歷險的英雄,而小說中的唐僧卻只是師父而不是英雄,英雄變成了孫悟空這樣一個虛構的角色。歷史上的玄類是一個堅定勇敢的苦行者,小說中消解了這種氣質,反而給唐僧加上了一個具有宗教神聖色彩的金蟬子轉世的身份。小說作者解構了宗教史上的英雄(玄類),而塑造了一個符合市民大眾審美的英雄(孫悟空),剝奪了玄裝在宗教發展史上的建樹,卻又賦予他一個神聖化的宗教身份,這充分說明,對於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來說,宗教不過是他用來建構作品的材料,一切都讓位於小說的審美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