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供應量大得驚人;成交量多得喜人;流拍率高得嚇人;溢價率低得氣人……

這是2018年平頂山市土拍市場上演的四大劇目。

翻閱全年劇情,有高潮迭起的爭搶、有默默無聞的地王、有閃閃奪目的炫光、有冷寂無聲的收場。

並且,2018年國慶長假成為全年土拍冷熱的分界線,呈現出招拍掛“前少後多”、開發商 “前熱後涼”的劇情進展。

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既左右著開發商的決策,也牽動“土地爺”的神經,甚至還影響著政策的緊與松。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一、土地供應量大得驚人

多與少,是比較出來的。

2018年,市區住宅及商服類用地網上招拍掛的宗數是78宗,土地面積在4436畝左右。而2017年這個數據僅為16宗,土地面積為1081畝左右,同比分別增長了4.8倍和4.1倍,土地供應量之大前所未有。

市內五個區之中,新華區推出20宗、面積1049畝,是上年的211倍;

衛東區推出13宗、面積561畝,是上年的2.9倍;

湛河區推出25宗、面積1520畝,是上年的5.2倍;

新城區推出16宗、面積1015畝,是上年的2.5倍;

高新區推出4宗、面積291畝,是上年的1.5倍。(見表一)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為什麼說國慶節是分界線呢?

仔細翻閱一下2018年土地部門每月推出的土地招拍掛公告便會發現,2018年前三個季度即1-9月,平頂山市區住宅和商服類用地供應量是20宗,土地面積1220畝左右。

而在第四季度即10—12月,供應量就高達58宗,土地面積3216畝左右,土地宗數和麵積分別是前三個季度的2.9倍和2.6倍。(見表二)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為什麼在2018年10月份後,土地供應量這麼大呢?

原因很簡單,9月份以後,樓市形勢進入拐點,房企融資壓力增大,開發商降價促銷準備過冬。另外,土地出讓金收入作為財政收入重要來源之一,政府也要多備些“糧食”過冬,土地供應量也就猛增了上去。

二 、成交量多得喜人

2017年平頂山市區住宅和商服類用地供應量僅16宗,成交量為12宗,成交面積約659畝。

而2018年平頂山市區住宅和商服類用地供應量達到了78宗,成交量41宗,成交面積1868畝,是上年度的3.4倍和2.8倍。無論是成交宗數還是成交面積,都創下了平頂山房地產土拍史上的最高記錄。在成交的41宗地塊中,住宅類用地29宗,共計1424畝;商服類用地12宗,共計444畝。

其中,在成交的住宅類用地上,拿地面積在100畝以上的房企有5家,最大的當數恆大在新華區香山管委會楊官營村拿下的兩宗地塊,共計221.8畝;拿地在50畝以上、100畝以下的房企達到8家,其中鷹城集團旗下公司在大眾路西段北側拿下的3宗地共計72.79畝,天河置業在晶珠路北段路東拿下的1宗地64.88畝,明駿地產在稻香路附近共拿下的4宗地塊共計56.6畝;拿地50畝以下的房企有9家,共計222多畝。(見表三)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筆者經統計發現,無論成交宗數還是成交面積,新華區均排在市內五個區的首位,分別達到了16宗和707畝,表現可謂棒棒噠。

新城區成交8宗,成交面積429畝,排在了第二位,衛東區雖然成交9宗,但成交面積290畝,與新城區差了一大截,排在第三位。(見表四)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成交量如此之大,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一是成交量大,今後上市的商品房就多,價格大漲的可能性就不大。

以住宅類用地來說,2017年市區土地成交共7宗,面積500畝左右。但是,2018年市區土地成交達29宗,面積達1424畝左右,分別是上年度的4.1倍和2.8倍。俗話說物多必賤,即使“物多”不一定會“必賤”,但起碼也不會猛漲吧。

二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多。

2018年市區住宅及商服類用地成交41宗1868畝,土地出讓金收入42.79億元,其中住宅類1424 畝、收入35.59億元、商服類 444.76畝、收入7.2億元。

政府手中有錢,用於城市建設、社會公益、重點投資、科教文衛等方面的投入就充裕,居民享受到的城市便利就會提高。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三、流拍率高得嚇人

讚歌唱完了,也得說說不足。

2018年平頂山市區土拍雖然供應量很大,成交宗數和麵積也很多,但流拍率也高得讓人十分不爽。

去年市區推出住宅和商服類用地78宗,共計4436畝左右,成交量41宗,成交面積1868畝左右。那麼就有37宗流拍,流拍面積2568畝,宗數流拍率47.4%、面積流拍率57.8%,如此高的流拍率也是前所未有的(見表五)。據省內一家地產類自媒體報道,我市去年第四季度土拍流拍率在全省省轄市中也創下了“最高”紀錄。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市內5個區中,流拍率最高的是湛河區,推出25宗、1520畝,流拍19宗、流拍面積1270畝左右,流拍率分別高達76%和83%。

2018年市區土拍流拍率為何這麼高呢?

除了房子銷售趨冷、房企融資吃緊、樓市前景不明等原因外,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因素也不容忽視,

一是與地塊的優劣、配套設施的跟進等有一定關係。

有些地塊附近雖然規劃中有配套的道路交通、綠化林帶、綠地公園、商業市場、教育醫療等,但有不少僅僅還是規劃,距實現還需時日。開發商拿地後無法短期內形成區位優勢,影響銷售。因此,一些房企對尚不太“成熟”的地塊就放棄了競拍。

二是2018年進入第四季度後,由於土地上市量較大,時間較為集中,有關部門事先沒有時間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土拍前心裡沒數,導致網上招拍掛後有些地塊無人問津。

建議有關部門今後對即將掛網招拍的宗地事先調查摸底,廣泛充分地與開發商進行接觸瞭解,盡最大可能解決開發商擔心的問題,力避掛網後無人競拍的尷尬局面出現。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四、溢價率低得氣人

提起土地溢價率,曾經還是很令人興奮的,比如2017年4月,碧桂園·應國府地塊掛牌出讓時,起始價每畝325萬元,最終以505萬元/畝成交,溢價率達55%。

2016年2月,碧桂園·天璽地塊掛牌出讓時,超始價每畝219萬元,最終以454萬元/畝成交,溢價率高達107%……

而2018年,除了常綠集團在新城區競得林溪天悅地塊時溢價率高達110%,創下鷹城歷史最高點外,其他的幾宗地塊拍出的溢價率都低得可憐,最高的1%,最低的才0.33%。

2017年平頂山市區成交的12宗住宅和商服用地中,除去一宗加油加氣站用地,共11宗,拍出溢價的4宗,佔比36%,整體溢價率8.59%。而在2018年,市區成交的41宗住宅及商服類用地中,除去兩宗加油加氣站用地,共39宗,拍出溢價的僅8宗,僅佔比20%,比上年下降了16%,其他31宗均是以起始價成交,整體溢價率才2.93%,比上年下降了5.66%。

2018年前三季度的情況本來是很不錯的,成交地塊共12宗,拍出溢價的5宗,佔比41.67%,整體溢價率9.4%,與上年相比形勢明顯看好。但進入第四季度情況卻急轉直下,成交的27宗地塊中,實現溢價的僅3宗,佔比11%,溢價率分別是0.33%、0.39%、0.45%,整體溢體率僅是0.04%,簡直慘不忍睹(見表六)。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五、成交地塊“老”多“新”少

2018年市區成交了41塊住宅和商服用地,僅看數字令人興奮,但仔細一查閱詳情,不由會讓人有些洩氣。

成交的這些地塊中,幾乎一半是老盤續建項目和老項目補辦手續,比如名門世家地塊、九龍廣場地塊、榮邦花園地塊、光明城市地塊、千田新開元地塊、天安名郡地塊等,都是二期或三期續建項目。

黃金路北側地塊、勝利街與自由街口東南角地塊等是老項目補辦手續,比如大眾路北側繁榮街東側地塊,四五年前部分民居就已拆遷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拿地手續,再不完善手續儘快把樓蓋起來,居民“回家”更是遙遙無期。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一些項目雖然也是2018年拍下的地塊,但在當年已經開盤或正處於開盤前的蓄客狀態,對於業內來說也不算生面孔了。如建業的春天裡,常綠的林溪天悅、唐宋置業的廣誠美林裡等。

顯然,2019年即將上市的住宅類樓盤,將依然是老項目支撐著天下,而這些續建和補辦手續的老項目其體量也很大,其中僅續建項目就達342畝。(見表七)。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驚喜交加還嚇人?2018年土拍“四大劇”!

不管怎樣,2018年平頂山土拍市場還是跌宕起伏,看點頗多。其實,仔細看看,還是有一些新面孔即將面市,哪些值得我們在2019年關注呢?且聽下回分解。

————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