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渴求迫切 10家地方銀行衝刺IPO

延續2018年的過會“盛況”,今年地方中小銀行衝刺資本市場的熱情依然高漲,上市“後備軍”不斷擴容。2月26日,晉商銀行披露了H股招股書,此前兩日,西安銀行公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結果。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目前A股大門外共有11家銀行排隊,10家銀行為地方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融資渠道受限的情況下,地方銀行對上市渴求更為強烈。

多家銀行衝刺IPO

轉道H股的晉商銀行終於邁出實質性的步伐。2月26日晚間,來自港交所的披露易信息顯示,晉商銀行提交上市預披露文件,成為今年首家披露H股招股書的銀行。

招股書顯示,晉商銀行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近年來資產質量承壓,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總資產2084.34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2.42%,較2017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1.81%,較2017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

A股方面,2月24日,西安銀行公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結果,按預計流程,該行將在本月內正式上市交易,成為今年第3家新上市銀行。加上日前上市的紫金農商行、青島銀行,A股上市銀行將達到32家。

而更多的銀行還在等待監管審批。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截至2月21日,共有11家銀行在A股門外排隊。其中,浙商銀行、廈門銀行、重慶農商行等8家銀行處於預先披露更新階段,安徽馬鞍山農商行、重慶銀行等3家銀行處於已反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排隊銀行中,除浙商銀行1家股份制銀行外,其他10家銀行均為中小銀行。

此外,地方銀行IPO“後備軍”還在擴容。近日,浙江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溫州銀行將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2018年11月,齊魯銀行發佈公告宣佈,籌劃轉板赴A股上市。

補充資本金

事實上,與2017年幾乎“顆粒無收”相比,2018年可謂中小銀行上市年。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18年成功闖關A股IPO的銀行達到6家,分別為長沙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4家城商行及紫金農商行、青島農商行2家農商行。H股方面,也有江西銀行、九江銀行、瀘州銀行等中小銀行成功上市。

而中小銀行上市的背後,折射出資本充足率的承壓。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廈門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56%,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齊魯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83%,較年初下降0.66個百分點。

根據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2%,較上季度末上升0.38個百分點。而目前排隊IPO的銀行中,多數的資本指標都未達到這一平均值。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對上市充滿熱情,主要是希望通過募集資金來補充資本金。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表示,與大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一個顯著的短板就是資金來源較為侷限,資本充足率相對較低。因此,在業務擴張的動力推動下,要提高資本金的水平,上市融資是一個較為快捷的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IPO對中小銀行而言,還是比較重大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是補充資本。同時,還能夠完善公司治理,使得經營管理更加規範,也能夠提高知名度,提高品牌的榮譽度。

融資渠道受限

實際上,為了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近期央行牽頭啟動銀行永續債發行,並且中國銀行成功發行400億元永續債提振市場信心,但仍有不少銀行青睞IPO。

王劍輝表示,儘管有各種其他的渠道,但是這些渠道對於中小銀行能獲取的機會相對較少。比如發行次級債,債券市場上的信用等級要求也比較高,如果中小銀行的信用評級偏低,債務融資成本會上升很快,經營的壓力會很大。比如可轉債,如果沒有上市公司的身份也很難進行;比如資本證券化等方式能夠獲取的資金也有限,且中小銀行可能也缺乏相應的資產。整體來看,IPO融資還是最優選擇。

“儘管補充資本工具很多,但是對於中小銀行的使用還是受限,而IPO是最重要的外源性補充資本的方式,上市和多渠道補充資本並不矛盾,正符合銀行多種手段補充資本。而且,銀行業務的發展都會消耗資本,補充資本是長期的、需要經常進行的。”董希淼指出。

此外,董希淼還表示,決策層對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給予較多的支持,這不只是解決銀行自身的事情。只有銀行補充資本才能夠更好地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因此監管對中小銀行的上市,還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加快審批速度,使得這些銀行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资本渴求迫切 10家地方银行冲刺IP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