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何就不能和睦相处?两国有什么解不开的结?

铭苏先生


老金揭秘: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之间解不开的结!

当地时间14日下午,约有2547名印度中央储备警察部队人员乘坐约78辆车从查谟前往斯利那加。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当地时间下午3点15分左右突然冲击了警察部队的车辆。遇害45名士兵!这次恐怖袭击被称为2008年“孟买袭击”以来最血腥的事件。

该爆炸事件让最近平静的克什米尔再次被搅动起来!

1947年8月,英国人结束对印度统治的时候,按宗教区分,实行印巴分治,印度教的成立印度共和国,穆斯林聚居的地方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当时分东巴,西巴,后来1975年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

但故意把一块克什米尔没有划分,让土邦自己决定;

克什米尔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有两个土邦国,克什米尔谷和查谟平地,查谟居民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846年查谟土邦首领从英国手里买下克什米尔,但克什米尔的人口数倍于查谟,等于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在印巴分治的时候,克什米尔地区80%是穆斯林,应该划入巴基斯坦,但统治克什米尔的土邦首领由于信奉印度教,决定归入印度,结果引发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两次战争!

1947年10月-1949年1月,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在联合国调停下停火,根据停火线划分了克什米尔各自控制区;

1965年4月-1965年9月之间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最终在苏联政府斡旋下停火,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发表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部使用武力而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在此之后克什米尔就成为双方对峙斗争的焦点,经常发生流血事件,但总体上停火线基本没做太大改动,基本是小规模冲突;

由于至今尚未真正划分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把大量兵力,物力财力投入这里,成为双方的不能退让的包袱,遇到一点刺激变容易引发一场冲突!

这次克什米尔的爆炸同样摆脱不了宿命,印巴一旦一方出事,便在第一时间谴责对方要对此负责!

果然,印度指挥官迪龙18日对路透社记者表示:此次事件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和穆罕默德军共同操控。

爆炸案延续了印巴双方的死结。

关注 老金看世界 头条号,每天都有新揭秘!


老金看世界


当地时间2月14日,印度中央储备警察部队车辆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高速公路上遭遇恐怖袭击,据称已经造成至少44名警察部队人员死亡。极端组织“穆罕默德军”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事件发生以后,印度外长召见巴基斯坦特使,要求巴基斯坦对“穆罕默德军”采取行动。

袭击发生后,印度方面认准巴基斯坦是幕后凶手,但巴基斯坦否认任何共谋说法。在恐袭发生后,印度召回了驻巴基斯坦大使,取消对巴基斯坦最惠国待遇,提高200%海关相关税收作为对巴基斯坦的惩罚措施,莫迪甚至宣称将采取军事行动。

此次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恐袭,引发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局势的紧张,印度直接对巴基斯坦实施经济制裁,巴基斯坦也宣布召回驻印度大使。其实这只是两国持续70年冲突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70多年里,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但是双方的武装冲突从未中断,而克什米尔地区冲突是印巴冲突的具体体现。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殖民印度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既是两国国力的较量,也是大国雄心的体现。

英国结束在印度地区殖民统治以后,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占据了南亚大陆的核心地区,巴基斯坦分到了靠近西部边缘的印度河板块和东部的恒河三角洲,但是从实力上来看,巴基斯坦显然比印度弱的多。在印度收回葡属印度和法属印度领土,吞并锡金以后,南亚唯一能够和印度相抗衡的只有巴基斯坦。

虽然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印巴冲突,比如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等,但是这都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即使存在领土争端,在和平时期也可以搁置争议;民族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宗教矛盾长期会存在,印度境内现在有13.39亿人口,而穆斯林也有1.3亿人之多,既然印度境内穆斯林可以和印度教徒和睦相处,巴基斯坦为何不可以呢?所以,这些因素可以称之为历史遗留问题,但并不是印巴长期冲突的主要因素。

其实印度冲突和对抗来源于对地区领导权的争夺。印度自从独立建国以后,印度继承了南亚大陆的主体部分,然后通过一些列的领土统一政策和战争,基本上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但是印度野心肯定不是做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小国,而是雄踞印度洋的霸主。所以印度就有恢复英属印度版图的野心,但是以印度的实力显然是吞不下整个巴基斯坦,所以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候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巴基斯坦的实力更加衰落。

在此之后,印度继续对巴基斯坦采取对抗打压政策,导致两国长期爆发军事冲突。巴基斯坦本来自身发展条件就比较差,再加上长期与印度的对峙,使其实力与印度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就是要等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再一统南亚大陆,实现印度大一统的梦想。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由于受自身地理条件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巴基斯坦的发展环境比印度差的多。再加上长期与印度对峙,拖累了自身的发展,巴基斯坦依靠自身的实力难以同越来越强大的印度对抗,所以巴基斯坦不得不引进外援。巴基斯坦刚开始与美国一拍即合,美国开始扶持援助巴基斯坦对抗苏联支持的印度。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见异思迁,去拉拢巴基斯坦的对手印度,这导致巴基斯坦和美国关系的疏远。

由于巴基斯坦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西边是伊斯兰教的大本营,所以巴基斯坦大力发展同以沙特为首的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这也使沙特成为巴基斯坦的大金主。东边是青藏高原,由于当时正值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和印度也存在领土冲突,所以中巴合作一拍即合。巴基斯坦在取得外援支持以后,至少在地区战略上态势上取得与印度的平衡,使印度不敢对其大动干戈。

印巴长期的军事对抗,使两国需要在边境地区部署大量的军队,保持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这已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负担。但是两国的发展定位不同,巴基斯坦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存权,而印度却想着总有一天一统南亚,真正实现自己的大国梦想。在这种不同的国家战略主导下,两国的军事冲突就不可能停止。


铭苏先生


除了在阿富汗问题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有矛盾以外,还有克什米尔,也就是这一次发生自杀式爆炸使印度军人死伤多人的地区。

今天先说说克什米尔。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

下面首先来看看这个克什米尔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存在着争议呢?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是一块青藏高原西部与南亚北部交界地区的过渡地带,总面积大约19万平方公里,首府是斯利那加。

争议在于有两个国家都声称对该地区拥有完全的主权;不过现在实际控制却不是这样的。克什米尔南部属于印度管辖,北部属于巴基斯坦管辖。

克什米尔的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是阿富汗。这里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与中国交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古代的克什米尔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汇场所,佛教和印度教在克什米尔都非常兴盛。14世纪的时候,伊斯兰教徒来到了这里建立了赛义德王朝。

19世纪的时候,克什米尔地区还相对有一些一独立性,但这里先后出现了杜兰尼王朝、莫卧儿帝国、大清帝国和锡克帝国官员的统治。

克什米尔峡谷地区土壤肥沃,是克什米尔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居民主要为穆斯林,查谟的居民主要为印度教徒。

截至2010年,克什米尔地区约43%的领土由印度管辖。它控制着查谟、克什米尔山谷、拉达克和锡亚琴冰川。印度的领土主张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反对。

巴基斯坦控制着该地区大约37%的领土,即阿扎德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克什米尔目前剩下的20%属于中国管辖,大部分是无人区。

目前的“印巴”冲突主要在发生在克什米尔峡谷地区。克什米尔叛乱分子和印度政府之间冲突的根源是围绕地方自治的争端,以及要求自治。

在1970年代末以前,克什米尔的民主发展是有限的,到了1988年,印度政府实行的许多民主改革都已取消。此后,表达不满的非暴力渠道受到限制,最后导致了支持暴力脱离印度的叛乱分子急剧增加。

1987年,一场有争议的州选举为叛乱活动制造了催化剂,导致该州的一些立法议会成员组成武装叛乱组织。1988年7月,一系列针对印度政府的示威、罢工和攻击开始了克什米尔叛乱。

虽然克什米尔的动乱造成数千人死亡,但是近年来冲突造成的伤亡已经减少。自1989年以来,为表达克什米尔与印度政府,特别是印度军方之间的争端和不满而发起的抗议运动一直活跃在克什米尔地区。

2008年举行的选举被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普遍认为是公平的,尽管分裂主义武装分子呼吁抵制选举,但投票率很高。

这次选举产生了亲印度的克什米尔国民会议,该会议随后在该邦成立了一个政府。根据美国之音的报道,许多分析人士把这次选举的高投票率解释为克什米尔人民支持印度统治的一个迹象。

但是在2010年,当地青年被指控与安全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引发骚乱,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向安全部队投掷石块,焚烧政府办公楼,袭击火车站和公务车辆,暴力活动不断加剧。印度政府指责分裂分子和巴基斯坦激进组织虔诚军煽动了2010年的抗议活动。

2014年克什米尔举行的选举见证了26年来最高的投票率。然而,分析人士解释说,克什米尔的高投票率并不是克什米尔人民对印度统治的支持,而是大多数人把票投给食品和电力等日常事务。

印度查塔姆研究所国际事务智库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在克什米尔谷地,支持独立的人在各个地区的比例在74%到95%之间。

克什米尔谷地是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穆斯林占多数的反叛活动中心。然而,在主要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和信奉佛教的拉达克,支持留在印度的人非常多。

据学者说,印度部队对克什米尔平民犯下许多侵犯人权和恐怖行为,包括法外杀害、强奸、酷刑和强迫失踪。武装分子的罪行也发生过,但其规模比不上印度军队。

根据大赦国际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在克什米尔地区部署的印度军队中,没有一名成员因侵犯人权而在民事法庭受审,尽管军事法庭也曾关押过一些人。

克什米尔加入印度是暂时的,以全民投票为条件,因此它具有不同于印度其他邦的宪法地位。2015年10月,克什米尔高级法院表示,第370条是“永久性”的,克什米尔不像其他王权国家那样与印度合并,而是根据印度宪法保留特殊地位和有限主权。


闲看秋风999


印度的打击如期而至:2月26日多架战机越境投下一吨炸弹,摧毁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复仇”(对2月14日印度军警遇袭死亡40余人事件)目标营地。一石激起千层浪,印巴关系急转直下,大有针锋相对战火重燃之势。



其实印度的强硬打击其来有自,并不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乌里事件”可为佐证。2016年,印度政府认定“穆罕默德军”武装人员袭击了在印控克什米尔乌里镇的印度军营。为给被杀害的20名印度士兵报仇,几周后,印度总理莫迪下令对巴控克什米尔的疑犯组织据点实施了跨境军事打击。目前以该事件为内容改编的电影《外科手术》,正在印度热映。

印度军机摧毁的地貌

由此看来,印巴的纷争非止一日,未来还会起起伏伏——因为血海深仇的种子早就埋下,不共戴天的潘多拉魔盒随时会打开。

——殖民统治埋下祸根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属一个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与中国、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相邻,长期为英国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压迫,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追求独立和自由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歇。


二战爆发后的1942年,英国政府曾答应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但以时任首相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一直反对印度独立。1941年8月14日发表的《大西洋宪章》虽然明确宣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但丘吉尔却于9月9日发表声明,把印度、缅甸及英帝国的其它部分排除在《大西洋宪章》的实施范围之外。这是英国殖民者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目的的政策延续,因之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进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印度各民族、各宗教、各个政治派别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

——建国理念千差万别

英属印度多年的殖民统治,导致印度的上层社会普遍接受英国的西方化教育及西方政治影响。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或称国大党),并于1892年颁布印度议会法,建立地方自治机关和地方行政区,选举范围扩大到印度人。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组成的“全印度穆斯林联盟”(或称穆斯林联盟)。1931年穆斯林省份各省首字母组成了单词“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地区的统一称呼。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真纳,早先都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友,然而由于政治理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两人渐渐愈行愈远,最终决裂反目成仇。尼赫鲁的理想是印度独立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国大党在制宪会议的优势地位,真纳转而谋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其间两派的纷争导致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就连英国殖民统治者都无可奈何,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对穆斯林友好宽容的“圣雄”甘地,竟然招致了杀身之祸。



1947年6月,无可挽回的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被分割成三大块:(1)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人口2.25亿;(3)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各自宣告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190年的殖民统治。

——宗教矛盾势同水火

印度教派众多,但主要以印度教、穆斯林和锡克教为主。 印巴分治后,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在这两个地区,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和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各自向相反地区逃亡,其中很多都是强制迁移沦为难民。如此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必然引发大混乱,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伊斯兰和印度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屠杀和报复,同时祸及无辜。据学者研究,最保守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样的宗教仇恨刻骨铭心,至今的印巴关系都祸延子孙,记忆尤深。

——克什米尔争端激化

印巴分治后,渐渐大多数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尔归属未定,致使印巴两国曾于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发生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但由于印度坚持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巴基斯坦互不相让,导致克什米尔问题经年已久,终成悬在印巴两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克什米尔恐袭案,就是历史和现实矛盾激变的爆燃产物,就是印巴双方争夺南亚地区领导权难解死结的刺目呈现,印度的越境打击更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南亚的和平风雨欲来,民众的福祉何以保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