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一直在往外走的我,终于借着过年又回到了我的家乡——白塔。在这个小镇里,有很多外出读书、打工、创业的人,游子在外,更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而到了过年,他们又会回来,走在大街小巷,寻找着儿时的记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就是其中一个,在这里,我脑海里记得最深刻的是那怀念已久的白塔美食。终于,我再一次放慢了脚步,来寻找记忆中的味道。

粿

潮汕话里的“鼎了粿”也叫铲子粿,是我小时候的回忆,好吃又不贵,两夫妇在电影院门前卖了四十多年,从以前的5分钱一个卖到现在的1块钱一个。每天可以卖到五六百个,一到逢年过节,回来的人多了,就能卖的更多。多少在外的人专程回来买上几个带回去解解馋。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有黄豆韭菜和番薯两种馅。外皮脆而内馅香,和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十多二十年来,味道从未变过,非常好吃,让人特别怀念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卖草粿的阿伯与我是同村人,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吃他的草粿,一声“草粿”叫了几十年,以前会经过村子里到别的村子吆喝,从单车变成电动车,从吆喝声变成广播声,从自家拿碗乘到塑料杯子包装,而那杯草粿还是那杯草粿,几十年来味道还是没变。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到了夏季的炎炎烈日,草粿更能解渴防暑,虽物价上涨,草粿一杯2块钱,也已经是很便宜了。握着这杯草粿,顿生回忆呀,想起小时候想吃这草粿兴高采烈的拿着个大碗去乘,还要阿伯给我多加糖!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说到白塔的薯粉豆干,有两家最为有名。一家是四脚亭那家,一家是在桐坑那家。

四脚亭这家老婆婆卖了好多年,她用上将近30年的时间来炸好薯粉豆干,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桐坑那家也是做了二三十年,一般是早上做,每天来这里吃的人非常多,小时候去桐坑市场经过时都会买一点来吃,一人差不多1-5元就有一大袋呢!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带,看着豆干在锅里慢慢变得赤黄,口水也止不住流,炸完后呈金黄色,看着非常有食欲,外酥里嫩,配上秘制盐水,除了解腻,更有降火的功效,更使得薯粉豆干味道更好。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不得不说我们大白塔小吃真的多啊!麦粿,顾名思义,就是小麦粉制成的面粉小吃类。煎制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才不会烧焦,有咸甜之分,咸的由韭菜做配料,甜的由绿豆做馅料,各有各的美味!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桐坑非常有名的就是粿条。一路往市场方向过去都是粿条店,桐坑粿条也曾上汕头电视台,广受潮汕人欢迎与好评,甚至外地人都亲自前往品尝。


镇雄桐坑粿条汤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镇雄粿条汤与别家不同的是,别家是粿条和肉一起煮,而这里的粿条汤和肉是分开卖的。而且粿条是在煮过鸡鸭猪鹅肉额汤里煮的,因此带有嫩肉的鲜味,而且粿条切的非常细,肉类也是亲自挑选新鲜的鸡鸭鹅。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可以说,我们对“粿”情有独钟啊!除了鼎了粿、麦粿、草粿、粿条等等,在古沟,还有一间开了五六十年的炒糕粿。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这盘白塔味道的炒糕粿,恐怕我爷爷辈的都吃过。糕粿上桌 ,记得趁热吃,这时候的糕粿更软嫩,有胶感,配上啊叔秘制的辣椒酱,早已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这是白塔很火爆的牛肉店,我想回来这吃上一顿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这里每天有新鲜牛肉、牛杂、牛肉丸等,逢到晚上就吸引了很多爱吃牛肉的人会来吃牛肉火锅啊,粿条汤啊炒粿条等。

白塔除了这些勾起我回忆的美食,还有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在人来人往的小街道的某个小角落里,一个伯伯在做着手里的缝补活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注意到他,那个耳朵上驾着根烟,手里拿着针线的人,针线工具在他的手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但是我更看到了那坚强生活着的面孔。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还有那街上贩卖小吃的商贩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也看到了几个老爷爷下着我所看不懂的棋。他们久久不说一句话,我知道,他们都在思考,他们沉浸在这棋盘之上,深思熟虑,镇定自若。这是他们的生活。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除此之外,我看到了儿时的影子,在四脚亭。看着这里来回穿梭的人们,不乏有小孩子年轻人在买新年衣服,新年鞋子。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那时候每到过年,新衣服都会来这儿买,只是现在更多会上网买衣服了吧!也少了在四脚亭和三两朋友或妈妈一起挑衣服的乐趣。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以前就是个小路痴,去个桐坑市场都怕迷路,一直紧跟着妈妈的脚步。这一次,我走进了桐坑市场里面,直到这里的“老厝”。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这里留下了很深的历史气息,无论是房屋的构造,还是留下的字迹。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白驹过隙,转眼间,白塔多了许多的广场和别墅,开始有了现代气息。

白塔文化广场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广和村下门文化广场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瑞联村榕岭别墅

对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白塔的美食历史文化一篇文远远装不下,而那深处的记忆也总是在心中时不时浮现。在白塔,你最深处的记忆是什么?底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来自揭阳美食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