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0歲才中進士,即使寫下千古名句,也絲毫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他70歲才中進士,即使寫下千古名句,也絲毫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與今天的高考相比

古代科舉考試的難度也不小

因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很單調

既沒有數學也沒有英語

側重考察對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主要形式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命題作文

這就使得科舉考試難度大大增加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一篇文章的好與壞

除去錯別字、用詞不當、文理不通等硬傷外

很難有具體衡量標準

完全憑主考官們的一念之差和個人好惡而定

這就給科舉考試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有些人能夠一路通關甚至金榜題名

但有些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他們很可能終其一生都名落孫山碌碌無為

唐朝就有一個這樣的人

他考了五六十年進士都沒中

最後還是皇帝開恩勉強補進的

他就是晚唐詩人曹松

曹松是淮南道舒州人

相當於如今的安徽桐城、潛山一帶

曹松生於平民家庭

卻一生都在夢想通過科舉應試出人頭地

然而可悲的是

他屬於最不幸的那批人之一

曹松生於唐文宗大和四年

一生經歷唐文宗、唐武宗、唐懿宗、

唐宣宗、唐僖宗、唐昭宗六個皇帝

參加了半個多世紀的科舉考試

卻一直名落孫山

他的少年同學

很多人考中進士

做了一輩子官最後都光榮退休了

而他卻還是沒考上

雪上加霜的是

由於出生並不富裕

再加上一生埋頭讀書

靠家人種地為生

曹松生活清貧艱苦

甚至連溫飽都成問題

然而他硬是這麼熬了一輩子

直到唐昭宗天覆元年

他終於被選中了進士

為什麼是選中而不是考中呢

因為當年他原本是再度落選了的

只不過當年唐皇帝唐昭宗

剛剛經歷了宦官韓全誨的謀反風波

死裡逃生心情大好

才特地開恩從落榜學子中

選了一批“孤貧屈人“”特敕授官

大家都知道

再沒人比曹松更慘更孤貧了

所以他便幸運的被選中

作為朝廷惜老憐貧的榜樣

被錄入當年進士名額

而此時的曹松

已經整整七十歲了

雖然考中進士

但朝廷只讓曹松做了一個“校書郎”的小官

負責校對修正朝廷編纂史書典籍

一個名副其實的低的不能再低的九品芝麻官

薪水自然也十分微薄

不過這至少

還算是一個可以勉強維持生計的工作

然而就當人們以為他能憑此安享晚年時

命運卻再次給了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曹松高中了

但唐朝卻奄奄一息了

局勢混亂

他甚至連薪水都還沒領幾次

唐朝就徹底滅亡了

雖然史書記載曹松最後不知所蹤

但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

等待曹松的是怎樣的結局

不但科舉考試幾十年名落孫山

作為詩人的曹松也並未受到足夠尊重

別的詩人只要留下名句

詩人自己也能因此得以名揚天下

然而曹松卻是個例外

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人很多很多

但知道這首詩的人卻不多

而知道這句詩的作者是曹松的

更是少得可憐

或許,

這是命運跟曹鬆開的又一個玩笑吧!

幾千年滄海桑田

作為後來者的我們

唯一能夠表達對他的同情的方式

或許只有多多誦讀他的詩了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全詩如下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另外在列幾首曹松的詩大家感受一下

南海旅次

憶歸休上越王臺,歸思臨高不易裁。

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

城頭早角吹霜盡,郭裡殘潮蕩月回。

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被春催。

追遊若遇三清樂,行從應妨一日春。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然點松柏花。

鹿眠荒圃寒蕪白,鴉噪殘陽敗葉飛。

華嶽影寒清露掌,海門風急白潮頭。

浙右贈陸處士

靜節灌園餘,得非成隱居。

長當庚子日,獨拜五經書。

白浪吹亡國,秋霜洗大虛。

門前是京口,身外不營儲。

曹松的詩

大多浸透著戰亂紛飛和自身苦難身世煩憂之情

《唐才子傳》對他的評價是

“野性方直,罕嘗俗事,

故拙於進宦,構身林澤,

寓情虛無,苦極於詩,

然別有一種風味,不淪乎怪也”

順便再說一句

全唐詩收錄了曹松的詩作146首

感興趣的詩友可以去找來讀一讀

寒窗苦讀五六十年

大好青春付諸流水

卻換來一個這麼地位卑微

薪水微薄的小官

我們或許會在想這到底值不值得

但其實並非曹松迂腐

只是出生寒門

又生錯了時代的他

別無其他選擇罷了

其實

我們大多數人的都和曹松一樣

沒有高貴的出生

沒有深厚的家底

甚至也沒有卓越的才能

一生註定碌碌無為

但曹松難能可貴的

是他不甘於平凡的堅持

和麵對命運不公時的坦然

捫心自問

當命運如此對你時

你能做到像曹松那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