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都說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沒有廣東人不吃的。如果說廣東人不吃哪種東西的話,除非是板凳角啃不動的東西。小編一直都致力於發掘出所有能吃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廣東人夠豪放了,但是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

以下就是幾種廣東人都不敢吃,但是雲南人卻特別喜歡吃的美食。

菌類

雲南大部分地區都是地處山區的,所以雲南的山珍是非常多的,菌子是雲南山珍中,雲南人最喜歡吃的,大山中隨處都能找到各種的菌子,雲南人可以說是為了吃連命都不要,經常自己涉險是實驗某種菌子是否可以吃!在雲南的醫院裡,經常能看到食用菌子中毒的人,在為了吃不要命這件事上,廣東人都不得不服。

在雲南東川拖博卡,盛產的黑牛肝菌,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在冬日可煮火鍋,夏日永幹椒炒熟食用。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蜂蛹

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砂鍋燉竹鼠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傳統小吃生皮

還有云南人還保持著幾千年前茹毛飲血的傳統飲食習慣,先要挑選一頭健康的牙豬,也就是公豬,然後用稻草火燒去掉它的皮毛,豬皮和挨著豬皮的部分肉基本上就被烤熟了,豬皮就呈現了非常誘人的金黃色,但是豬肚子裡邊不見天的肉還是生的,雲南人就喜歡把這些不見天的肉切成絲和豬皮放一塊做成一種美食,蘸著醬料吃,估計這樣吃法很多人都沒聽過!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五色花米飯

紅、黑、黃、白、紫色花米飯,簡稱花米飯。花米飯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色彩鮮豔,香味濃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產,據說在布依族中流傳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漆油燉雞

漆油燉雞,是生活在怒江峽谷的傈僳族喜愛的傳統食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產漆樹、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還可入藥。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魚包韭菜

魚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過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備佳餚。而用獨特方法烹製的"魚包韭菜"則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內涵。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漆油茶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怒族飲茶是仿製藏族的酥油茶而製作的漆油茶。典型食品主要有:琵琶肉、漆油燜雞、燒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竹筒雞

竹筒雞,雲南哈尼族的傳統名吃。利用竹筒烹飪,歷史久遠。雲南哈尼族的竹筒雞既有雞肉之鮮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軟糯 ,製法獨特,古老樸實。

在什麼都吃的雲南人面前廣東人都瑟瑟發抖,來雲南不吃算是白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