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自我诊断及运动治疗方案

《骨科临床诊疗手册》对颈椎病的定义,“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颈椎病的自我诊断及运动治疗方案

凡是有以下其中一条者,即表明患有颈椎病。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者(大多为颈型颈椎病).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与)麻木者(大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3.闭眼时,身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大多为椎动脉颈椎病).

4.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或(与)下肢肌力减弱及肌体疼痛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或是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5.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大多为脊椎型颈椎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也前面不同,具有以下症状中一两条者,仅仅可能患了颈椎病,明确诊断,还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1.单纯性颈部不适,颈部置于任何位置都有一种不舒服感觉(可以为颈型).

2.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显者(可能为脊神经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以为脊神经型).

4.身上有束带感,即好像身上被布带缠绕一样(可能为脊髓型).

5.走路时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时腿部有“打漂”的感觉(可能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为脊髓型)

7.心电图正常的“心脏病”、内科检查不出异常的“胃病”(可以为椎动脉型).

8.半有颈痛的吞咽困难(可能为吞咽困难型)

颈椎运动法

头颈旋转

头尽力向左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后还原;再转向右侧至最大限度,目视右前方,停留片刻还原,重复10--20次。

头颈屈伸

头颈部缓慢前屈至胸前停留片刻,还原;然后,头颈部尽力后仰,使枕部接近后背,停留片刻,还原,重复10-20次。

头颈侧屈

颈部缓慢地向左侧屈,使左耳垂接近左肩,然后,颈部向右侧屈,尽量使右耳垂接近右肩,重复10-20次。

前后旋肩

两臂屈肘,两手触肩,以肩为轴,臂带动肩缓慢由前向后旋肩。然后,再由后向前旋肩,重复10 -20次。

左右耸肩

左肩尽力向上耸动,右肩保持不动。然后,换右肩向上耸动,左肩不动,最后,双肩同时向上耸动,重复10-20次。

抚项触背

左臂屈肘,左手心抚颈,右臂屈肘手背触背,然后换右臂屈肘,右手心抚颈,左臂屈肘手背触背,重复10-20次。

提头沉肩

两臂屈肘,两手托住头后枕部,尽力将头向上抬起。同时,两肩下沉,目视前方,保持片刻,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

摩擦颈部

双手掌反复摩擦颈项部,至有发热的感觉,重复10-20次。

捶打颈部

坐位,头部自然伸直,两眼平视,用左手持保健锤,捶打左侧颈部肌肉,换右手捶打右侧颈部,方法及次数与左侧颈部相同。然后,捶打后颈中部风池穴,捶打时用力适中,次数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循序渐进。捶打之后,以颈部有舒适、轻松的感觉为宜。

拍打颈部

坐位,姿势同上,左手五指并拢,手指略为弯曲,手掌呈空心状,稍用力拍打左侧颈部,其位置与上法相同。然后换右手,拍打右侧颈部,拍打次数与左侧颈部相同,都以拍打后颈部轻松舒适为宜。

正确坐姿和睡姿

正确坐姿

颈椎:避免让自己总是低着头或者伸着脖子看屏幕,颈椎回到中正位。

肩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桌椅键盘高度,让手臂自然下垂,不要总是抬着或者架空,当肩膀不需要用力时,紧张和酸痛感都会消失。

正确睡姿

枕头太高和不睡枕头都会让颈部肌肉紧张,无法放松,还会导致颈椎排列结构的改变。

所以选择合适的枕头很重要,它能让颈椎得到支撑,维持正常曲度,同时使头和身体保持中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