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到底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


很多人抱怨現在的玉石價格太高,把玉石和鑽石相比。不知道什麼時候,社會上開始流傳說鑽石是一場營銷騙局,然後很多人也想當然地想到了我們國家的寶石---玉石。隨著玉石的價格越來越高,很多人也心裡不禁發出了疑問:玉石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呢?

玉石到底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

1.玉石本身到底有沒有價值?

我們知道,我國有著悠久的玉文化,這個歷史有多悠久呢?從我們祖先造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凡是我們現在帶有王字旁的漢字都是和玉有關的,我們可以想象我們所有帶王字旁的字,這樣就可以知道玉在我們古人文化中佔有的地位了。

我們來簡單看一下玉器在中國的發展歷史。玉器的發展史分為這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

神玉時代。史前,距今一萬到四千年,『神』推動著玉文化的發展。巫覡以玉事神,依靠神統治社會,形成『神•玉•巫』的神本主義統治模式!

第二階段,王玉時代。夏商周到清代,玉是王的專有專用,用於禮器的“六瑞”、祭器的“六器”、儀杖、工具、用具、器皿、佩飾、人物、動物等等。也有“禮玉”的稱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君子玉。春秋時期開始,君子比德於玉。儒家做出重要貢獻,奠定了玉文化的思想體系基礎:將玉從神那裡解放出來,交給“君子”,成為“德”的載體,傳到今天。第四個階段就是民玉時代。從宋至清,間於王玉時代之中。工商富戶突破王的禁制,購置玉器用於喜慶、佩戴、文房、宴飲、鑑賞、收藏等生活場景,風格生動清新。

民玉是商品玉,沒有了王玉、禮玉特殊的皇權屬性,但仍然有社會階層特徵。你有多少錢財,你能買到什麼樣的玉,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在社交場所,如果你身上帶著一塊美玉,別人對你的身價肯定也不會看的太低。這其實主要就是玉器作為社會文化功能的體現。

除了社會功能,其實玉石還承擔著美學功能。所謂美學功能就是人們佩戴玉器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審美的需要。就像美術的出現,雕塑的出現,這些藝術品代表著人們某種審美理想。玉石的這種審美功能是其美學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從這裡來說,玉石,繪畫,雕塑等等藝術品是沒有區別的。那麼,你會說繪畫作品是一場營銷騙局麼?雕塑是有一場營銷騙局嗎?要知道很多繪畫雕塑的價格也都是天價。

至於玉石的科學功能,就是所謂玉養人,這個其實沒有科學意義,這裡不在討論了。

綜上所訴,其實玉石本身的價值表現在其社會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玉石到底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

2.玉石的成本有哪些?

我們知道玉石的成本其實本身就不低。因為玉石是礦物,所以要開礦。首先要承包礦區,然後用大型機械設備開採,然後還要從大量的廢料中挑選出極少的一部分優質料,才能進入市場流通渠道。所以,其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其實一直居高不下。

在很多人的固有觀念中,玉石就是一塊石頭,怎麼能賣到那樣高的價格?這裡其實有一個思維誤區,雖然玉石是石頭,但是玉石不是一般的石頭,不是隨隨便便哪個山頭的石頭都可以稱為玉石。而且地球上優質的玉礦其實是有限的。所以,首先是其成本高,另外其實就是玉石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更加加劇了其價格的攀升。

3.玉石消費的社會需求一直存在

我們知道,社會是分層的,至少我們還從沒有達到烏托邦那樣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時代。要談珠寶就得從皇室、當權 者、富豪、明星們說起,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這類人一直存在,二八法則說“20%的人佔據著社會80% 的財富“,這具體比例我不知道對不對。但是從原始社會開始,這些“人上人”是最先擺脫了最基本的重 勞動和最開始有閒擺弄出這種對生存完全沒有幫助的玩意的。

從古到今,無論是鑽石、彩寶、玉石,其中的高端貨色都不是吾等普通老百姓能夠觸及的。但是酸葡萄 +甜檸檬效應下,吾等屁民依然還會關注珠寶,甚至有機會會選擇退而求其次的珠寶產品。當這種現象持 續了很久之後,其實大多數人也忘記了,我為什麼要身上要戴首飾,甚至說裝飾物的根本原因。 想找到根本原因,其實也很容易,回頭看看那些“人上人”們,當今他們為什麼戴珠寶呢?

玉石到底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

認為是以下 三點: 一、裝飾性。雖然最早用首飾標榜個性是權貴們的特權,但時至今日,已經是人人都可以觸及的領域了, 最次我們老百姓還有Made in 義烏的廉價首飾呢。 一件首飾可以給你自身帶來心情上的轉變,可以幫你被 人注意,甚至成為引起交流的話題,得到別人的信任。我覺得這是一件飾品能給你帶來的最大財富。(廣 義上的飾品可以參照韓國金宇俊boss西裝活在當下現在就要幸福演講,不要懷疑,西裝的確是男人重要 的“飾品”之一。) 我對轉運開運,星座,生辰守護石這些噱頭向來持著鄙視的態度,但首飾的確會實實在在給你帶來改變,

二、身份、地位甚至權力的象徵, 極端的我們可以從電視、電影、博物館中看到一些高端社交場合的珠 寶、電影節上的珠寶、皇室或者教會曾擁有的臻品。常見的,我們也能看到不同層次的人帶著符合自己階 層的首飾,這個很難越界,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社會層次,不會以跟股票一樣,按天、周、月為單位跳來跳 去。就算有些人超過自己的收支水平購勒緊褲腰帶買了件首飾,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不會天天戴出去,因為 刮花了磨損了,發生了意外會很心疼。不被帶戴去的首飾意義跟供起來不用的iPhone沒區別。

三、升值、保值等稀缺屬性,這個屬性必須排到最後,因為他是其中最最不重要的!市場規律也決定了稀 缺物品價值更高,但是自然產出的礦物在這上面相當不靠譜,任由市場發展的話,就會像下面這樣: 舉兩個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如果你去歐洲看一些古董珠寶,你會發現有些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珠寶鑲嵌, 一群紅藍寶石等貴重寶石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圍繞著一顆大大的紫——水——晶,對你沒看錯,就是紫水 晶。就是現在小的十幾二十塊,大到100克拉也不過千把來塊錢的紫水晶。這是怎麼了?很簡單,以前稀 缺,後來發現了產量巨大的新礦而已。於是紫水晶從只有教廷人員能享用的東西變落成今天這副田地。

玉石到底是不是一場營銷騙局?

4.我們怎麼樣給玉石定性

玉石是商品,但是玉石和普通的商品不一樣。首先玉石是稀缺商品,然後玉石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奢侈品,因為只有一部分有錢人才能為高端玉石買單。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玉石不能說是一種營銷騙局。想象香奈兒,愛馬仕,LV,這些品牌的包啊鞋啊之類的,其實都不能從成本的角度去考量其價格。LV的包再好它的成本會有那麼高嗎?道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綜上所述,玉石本身的價值並不僅僅是玉石作為工藝品存在,其本身自帶的歷史文價值,審美價值,以及其本身的稀缺性,還有後天的加工成本,都是其價格高昂的重要因素。對於玉石來講,其營銷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並不能因此說這是一場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