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宽容:化解社会戾气的良丹妙药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然而,社会戾气过重、社会成员矛盾冲突动辄升级引发安全问题,仍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难题。

补齐短板,防控风险,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善良和宽容,无疑是化解社会戾气的一剂良丹妙药。

一、矛盾纠纷多、社会戾气过重的现实。我国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但是毋庸讳言,在经济运行持续低迷压力加大、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突出的特殊历史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理解和包容,多种矛盾纠纷交织复杂,社会戾气过重,一言不合意气用事、激情冲突,动辄因琐事激化矛盾引发暴力伤害,甚至恶性杀人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去年秦皇岛一对老夫妇因买西瓜与店员产生纠纷,对方一时激愤之下持刀杀死该二人后自杀;重庆公交车一妇女因坐过一站路与司机发生争执,强夺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坠江15人全部遇难的悲剧事件,就是明证。一些人的负面垃圾情绪大量积聚异常偏激,似乎就像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燃,后果可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亟待破解的社会治理难题,值得警惕深思。

善良宽容:化解社会戾气的良丹妙药

二、社会戾气过重,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社会财富分配差异明显,不同阶层利益人群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生活消费水平悬殊,有的一掷千金挥金如土,有的生活拮据举步维艰,生活质量堪忧。客观上两头尖的对立,导致心理失衡,少数既得利益者滋生优越感,轻视、欺凌贫困弱势人群;少数贫困人员产生自卑、排斥心理,本能敌视、防范富人。人与人之间的平衡点极不牢固,一旦突破临界点,很容易引发激烈冲突。事例:大街上的宝马、奔驰,与三轮车、电摩发生的剐蹭,赔偿问题可见一斑,富贵者动辄上万不在话下,贫困者为几百元,嚎啕大哭牺牲自尊比比皆是。虽有体谅穷人放弃赔偿的,毕竟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二是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善。推向市场化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认的四大社会难题令人生畏。除了少数拥有大量财富的富人不以为然,包括贫困者和为数众多的中产阶层在内,都不得不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担心几十年遇上几件大事,一夜之间消耗殆尽,因病、因学、因房、因老而返贫返困,忧心忡忡。由于起跑线已处劣势,寒门出贵子的概率大幅减少。物价飞涨,买房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人们的幸福指数普遍降低。不少人的脸上饱含忧郁之色,难以展现轻松愉悦的笑容。

三是执法效果和法律宣传难尽人意。对一些标志性、示范性的案例,执法审判结果与公众的期望值不相吻合,对社会行为带来不利于稳定的暗示和引导,法律宣传力度不够,媒体的报道缺乏社会责任和道义感,新闻事实偏离事实真相,客观上形成了道德良知的底线滑坡和公平正义的受损。南京彭宇案的法官一问,颠覆、影响了人们的善良认知,多年后遇见老人倒地“扶不扶”,成为一道困扰公众的社会难题。去年江苏龙哥持刀砍人被反杀案,在舆论的及时介入声援和多方的重视努力下,被定性为正当防卫,就是公平正义的胜利和社会的进步。

四是社会教育滞后。学校过多重视了升学率和经济效益,对教书育人、回馈社会、善待生命、尊重他人、适应挫折方面,极少涉及,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几乎空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观念淡化多时。社会人群普遍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自私狭隘,个人利益至上,缺乏换位思考,不懂得敬畏生命、尊重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经济发展的快车,没有带上停滞不前的灵魂。

善良宽容:化解社会戾气的良丹妙药

三、善良宽容不失为化解社会戾气的特效药和缓冲剂。善良宽容是人性的根本和道德的底线。希望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宽容雅量的善良,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豁达大度的风度和修养,有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社会规则、维护公序良俗的自我约束心理愿望;始终牢记偏激、冲动是魔鬼,退一步海阔天空,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能够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善待自己和他人,平等尊重,心怀谦卑,处处考虑他人感受,办事打交道让他人能够接受,愿意吃亏不贪便宜,不坑害、不算计、不欺压别人,让别人舒适;懂得向遇到的每一个人报以善意的微笑,轻轻点头,招手致意,向社会传递一份温暖和温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释放善意,人人懂得宽容,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屋及乌,爱人如己。全社会广泛宣传好典型、好事迹,开展好普法教育宣传,严格执法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尽快从政策层面调整解决好四大社会难题惠及改善民生,调节解决好社会利益分配的难题,让人民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尽情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果能如此,我们的社会该有多么美好和谐。祈愿,社会每一个分子人人努力,保持一份善良宽容,传递一份爱心温暖,让我们的生活远离戾气,充满阳光。

善良宽容:化解社会戾气的良丹妙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