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戰役的時候德國敗局已定,蘇聯沒有對柏林選擇圍而不打,仍犧牲30萬人進攻,這是為什麼?

小魚愛養花


關於蘇聯做出進攻柏林的決定,我們僅從軍事角度來進行分析已經沒有意義,因為戰爭的勝負早已經決出,只是在等待最終的結果罷了。對於蘇聯來說,是否佔領柏林已經不再是一個戰略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場戰爭在1944年秋季就已經決出勝負,西方盟軍和蘇軍在東西兩線近乎同時發起的戰略進攻徹底打垮了德軍的防禦,在西線德軍B集團軍群損失殆盡,傷亡超過40萬人,武器裝備幾乎全部損失了。在東線德軍的損失更加慘重,蘇軍接連重創了德軍4個集團軍群中的三個,即中央集團軍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和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剩下的北方集團軍群也被蘇軍孤立在庫爾蘭半島,德國本土已經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戰略集團了。也就是說德國在1944年夏秋幾個月的時間內就有4個集團軍群遭受重創,德國根本沒有能力補充如此巨大的損失,要知道在1942年僅僅一個B集團軍群在斯大林格勒遭到重創就迫使德軍的整個攻勢完全失敗並向後退卻了七百公里。如果不是在1944年秋季由於後勤補給的限制導致了攻勢的暫停,不然戰爭在1944年以前就可以結束了。


既然德國在軍事上已經必敗無疑,那麼這場戰爭就已經不再是戰略問題,而是進入了政治層面。不再是各國軍事力量的較量,而不是兩種政治制度的對決:一邊是西方盟國的制度,另一邊是蘇聯的制度。對於蘇聯來說,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儘可能的向西擴展,佔領東歐和中歐,擴寬其西方的戰略緩衝區,或者叫生存空間。因為幾乎可以肯定,一旦戰爭結束,東西方不同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必然會導致對立,在脆弱的同盟結束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爭取更多的勢力範圍以期在未來的對抗中佔據優勢,所以柏林是蘇聯必然要佔領的,無論付出多大代價。


從另一方面講,蘇聯在這場戰爭的犧牲是最大的,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他們對於德國的仇恨也是最大的,只有蘇聯親自佔領德國的首都柏林才能對得起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巨大犧牲,為這場戰爭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試想下,蘇聯付出巨大的犧牲,而最終卻是西方盟國佔領的柏林,打敗德國的功績將記在西方盟國的頭上而不是蘇聯,從政治角度而言,這對蘇維埃政權將是巨大的打擊!


戰略論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經過16個晝夜激戰,付出了傷亡30萬人的代價,一舉攻克了柏林,那麼斯大林不惜重大犧牲搶佔柏林有什麼原因呢?

過去的觀點認為,斯大林讓蘇軍攻克柏林,是為了證明蘇聯在大敗德國法西斯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有利於與英美爭奪在歐洲的勢力範圍,但是根據資料解密小油瓶找到了答案,當時的蘇聯機構獲得的情況表明,1945年英國丘吉爾首相在對德作戰即將結束時,考慮新的戰爭,那就是對蘇聯作戰計劃,英軍準備在1945年夏季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根本原因-震懾以丘吉爾為首的反蘇分子

丘吉爾在人們印象中是一位堅定的反法西斯鬥士,也是一位著名的反共好戰分子,作為資本主義的代言人憎惡共產主義形態和共產主義蘇聯。到了二戰末期,美英兩國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上萬兩坦克和飛機,將近500萬的部隊,自諾曼底登陸以來,盟軍未進行過大規模戰役,因此他在戰爭末期積極行動妄想把美國捲入反蘇戰爭,在他的眼中,蘇聯國力極大削弱,是美英的輸血使得蘇聯才能挺過艱難時期,現在就是消滅共產黨人最好的時機。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一直奉行對蘇友好政策,不贊同和蘇聯開戰,但是羅斯福卻在1945年4月12日,也就是柏林戰役的4天前突然去世,杜魯門上臺後以他為首的美國統治集團暗中支持對蘇宣戰,美國的一些好戰分子積極推動與蘇聯進行戰爭,特別是以巴頓為代表的軍隊勢力。

斯大林通過情報部門得知反蘇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準備對蘇作戰以後,特別是反蘇的杜魯門上臺後,他認為同美英的戰爭風險大大增加,本來的柏林戰役由兩個方面軍已經綽綽有餘,但斯大林又調來一個方面軍,共計3個方面軍來攻打柏林展示實力。

於是大家都看到了這麼一幕,250萬大軍,6000多輛坦克和7000多架飛機開展了對柏林的總攻,蘇軍在柏林戰役中一次合圍、分割、殲滅了將近百萬的敵軍,柏林戰役也充分表明了蘇軍強大的戰鬥力,極大地震懾了英法盟軍,主張對蘇作戰的英國人也洩了氣,英法盟軍在地面作戰能力方面與蘇軍差距巨大,不得不打消了對蘇戰爭的念頭

搶奪德國的工業、軍事科技成果

率先佔領柏林的蘇軍對城內的所有德國工廠開展了洗劫,V2導彈,虎式坦克等二戰王牌武器,柏林軍工廠裡的先進武器包括德國工廠設備都被蘇聯人搶先佔有了,後來蘇聯在戰機、導彈、潛艇的發展中都有著德國武器的技術。但是相比於蘇聯人的搶“成品”,更聰明的美國人是直接將數千名德國科學家運回了美國。



小油瓶侃歷史


我是武備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拿下柏林,結束歐洲戰局那可是至高無上,當時別說是蘇軍,就連盟軍做夢都想拿下柏林,丘吉爾極力主張盟軍拿下柏林,想讓米字旗飄揚在柏林,卻被羅斯福拒絕了,羅斯福不打柏林不是不想讓美國大兵送死,那是因為一旦盟軍拿下柏林,在雅爾塔和斯大林談好的就崩了,蘇軍不但不出兵日本,說不定還會和盟軍起衝突。

這時的蘇軍已經將柏林作為了一個至上的榮耀,各部隊已經為了這個榮耀不擇手段了。我們來看看當時最有可能拿下柏林的三支蘇軍:

1,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部隊,羅帥很悲慘,因為當時他的部隊離柏林最近,不過他是個波蘭人,柏林怎麼能在一個波蘭將領的帶領下被攻克吶,所以他被遠遠地調走了。

2,下面兩支部隊一起說,因為很難分開。當時蘇軍攻克華沙後已經距離柏林60多公里了,於是佔領柏林的任務就落到了科涅夫和朱可夫身上,斯大林規定誰先到達柏林,誰就拿下柏林。很不幸朱可夫被德軍重兵擋在了塞洛高地,科涅夫倒是迂迴向柏林進軍,也沒遇到太大抵抗,這時候朱可夫想通過科涅夫打開的通道繞過塞洛高地,但是科涅夫說了一大堆理由沒同意,真正的理由就是想比朱可夫提前到達柏林。

不過他沒料到朱可夫硬是突破了塞洛高地,直接拿下了通往國會大廈的安家爾特火車站,科涅夫這時候急了,最後兩支部隊在柏林外圍發生了一些矛盾,雙方都想拿下柏林,最後斯大林讓朱可夫打國會大廈,讓科涅夫打柏林的一部分。

此外蘇聯人還做了9面旗子分發給攻擊國會大廈的部隊,由此可見蘇軍對於攻克德國國會大廈已經是迫不及待了。最後蘇軍150師把5號旗子插在了德國國會大廈。

所以各方都想獲得攻克柏林這一殊榮,斯大林還曾要求羅斯福讓蘇軍攻克柏林,所以柏林這時候已經是一個象徵,一個職高的榮耀,蘇軍那麼大的傷亡就是為了這一刻。怎麼可能圍而不攻吶。


武備營


文史頻道第60期之柏林會戰



1945年4月16日,蘇聯開始了德國首都柏林的進攻。

當時的德國敗局已定,為什麼蘇聯仍然選擇強攻柏林呢?

筆者認為,斯大林考慮了幾方面的因素,最終不惜犧牲30萬代價,佔領了柏林。

第一,民族主義



歐洲戰場其實是民族矛盾的激化,希特勒宣傳除了雅利安人,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包括日耳曼人。

蘇聯強攻柏林,就是要向世界證明,日耳曼人才是歐洲最高貴的民族。

戰勝雅利安人,能夠讓蘇聯人的民族主義情緒達到高潮。

第二,報仇雪恨



德國人在蘇聯境內肆虐數年,首都莫斯科差點淪陷。

蘇聯付出了巨大傷亡,有數學統計是2000多萬人。

作為回報,蘇聯覺得即使付出再大傷亡,也要拿下柏林。

只有拿下柏林,才能讓死去的蘇聯人安息。

第三,勾心鬥角



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美英兩國和蘇聯的矛盾越來越大。

他們已經在考慮歐洲戰場結束後,利益的劃分。

美國和英國不想蘇聯擴張,想要搶在蘇聯前面,對軸心國控制地區進行劃分。

蘇聯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他們搶佔先機進攻柏林,就是為了能夠在歐洲劃分更多的利益。

第四,戰局未定



當時的柏林還有80萬軍隊,加上正在路上的德國軍隊,還有數百萬的生力軍。

希特勒寄希望於非洲軍團和各路援軍,只要有援軍趕到柏林,戰場的局勢就走扭轉的可能性。

為了防止出現變故,蘇聯決定強攻,犧牲30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第五,德國科技



德國人在軍事技術方面,出於領先地位,他們研製的v2導彈,虎式坦克等,都是非常先進的武器。

蘇聯人佔領柏林以後,把這些文件和技術搶劫一空。

後來蘇聯的軍事技術,很多都是借鑑的德國人。

總之,進攻柏林有著巨大的利益,不然蘇聯肯定不會選擇強攻。

—End—



文史頻道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蘇軍為什麼要對柏林圍而不攻呢?對於蘇軍來說,打下柏林實際上是整個蘇德戰爭的最後一站,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德國人確實在拼死抵抗,但是蘇軍沒有理由放過德國,不解決柏林怎麼迫使德國投降?如果書記想早日結束戰爭的,攻克柏林將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德國不會投降,只能讓這場戰爭都減少突變的傷亡。事實上,柏林的失守讓德國人失去了再戰的決心,戰爭隨之結束。

柏林對德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域,一個必須堅守的地區,即便蘇軍圍而不攻也不可能讓德軍主動放棄,相反德國人還會將大量的兵力調過來,加強柏林的防禦,只能讓這個骨頭變得越來越硬,而不可能變得越來越軟。

在當時的背景下,英美聯軍已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進軍柏林的打算,柏林只能由蘇軍自己來攻佔,在這種背景之下,攻陷柏林就是蘇軍推不掉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的背景下,德國人正在謀求一場與英美結盟,實施反蘇的戰爭,在這種背景之下,蘇軍必須及早的解決柏林,讓反蘇同盟破產。

也因此不管怎麼說,德軍堅守的柏林必須被攻破,不存在圍而不攻的問題。


麥田軍事觀察


曾經在關於誰來打柏林這件事上,丘吉爾因為讓蘇聯去進攻柏林,和美國大吵一架,嚴厲的批評美國人不懂政治。可見,進攻柏林,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戰鬥任務了,沒有選擇的餘地,必須打。

打下柏林意味著什麼?

二戰末期,盟軍各國都在進行一個搶功的活動。諾曼底登陸也一樣,就是德軍要垮臺了,盟軍立馬登陸。為的就是在戰後劃分世界的時候,能得到更大的地位,獲取更多的利益。

那麼,象徵著納粹德國中心的柏林,就是必須打,盡然蘇聯已經得到了進攻柏林的權力,蘇聯就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拿下柏林。拿下柏林,得到的非常多,戰後柏林就成了美蘇爭霸的一個橋頭堡。

蘇聯在戰爭中,受到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蘇聯上上下下都憋著一股勁,就是拿下柏林。斯大林可以圍而不打,但是蘇聯民眾和蘇軍官兵等不了,必須打,而且必須轟轟烈烈的打,讓全世界都看到柏林上空升起了蘇聯的旗幟。

同時,蘇軍出動兩百五十萬大軍,6000多輛坦克,7000多架飛機,4萬多火炮。這意味著什麼,給英美這些潛在敵人看一下蘇聯的實力,東線太遠,你們看不清,現在,我把傢伙擺到柏林,你們都能看清楚了吧?

歐洲完事了,還有亞洲呢

蘇軍急切拿下柏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亞洲戰場。德國投降也就一朝一夕了,但是蘇聯人等不了。必須儘快結束歐洲戰事,然後投入到亞洲戰場上來,爭取更多的勝利果實。

亞洲戰場一直是美軍作為主導,中國雖說是也有巨大貢獻,但是真正能和蘇聯爭權奪勢的,只有美國。一旦,日本投降了,蘇聯沒來,那麼遠東就徹底成了美國的勢力範圍了。和德國人耗著?耗不起。

歐洲戰事結束後,蘇聯立刻把歐洲的蘇軍快馬加鞭的運往遠東地區,隨時準備對日作戰。很多人覺得蘇聯對日作戰沒打什麼,但是事實上,蘇聯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想方設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比如,美國投了原子彈,第二天蘇聯就出兵了。



儘快拿下柏林,政治意義重大,軍事意義重大,德國必須儘快投降,雖說付出三十多萬的傷亡,但是對於國家利益,這些犧牲不算什麼。


御史三大人


柏林戰役的勝利也就標誌著二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其實戰爭進入到這個時候來說,柏林戰役的意義已經不大了,這個時候德國已經是敗局已定了,防守柏林的也就只有維斯瓦集團軍群全部及大量獨立部隊,共約55萬人,以及中央集團軍群一部第四坦克集團軍約15萬人,還有柏林衛戍部隊共約12萬人,合計約80萬人,看似人很多,但是很多部隊都是不滿編的,而且缺乏重武器,根本就防守不住蘇軍的進攻。蘇軍出動了大約兩百萬人進攻柏林。六千多輛坦克,四萬多門火炮,還有七千多架飛機。面對這樣的進攻德軍很顯然是防守不了的。

1945年4月16日,蘇軍開始對柏林發起攻擊,25日就把柏林基本上包圍了,蘇軍在包圍柏林之後就馬上發起了攻擊,27日就進入了柏林市區29日就攻克了德國的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2日會戰結束。

此戰雙方傷亡也是非常大的,蘇軍傷亡三十多萬,陣亡的就達到了8萬多人。當時艾森豪威爾在戰後就說了盟軍不進攻柏林的原因就是不想看到數十萬的孟軍士兵葬身在柏林。但是蘇聯為什麼那麼積極的進攻柏林呢?

可以看到柏林會戰進行的非常迅速,這個時候蘇軍有明顯的優勢,這個時候蘇軍只要圍住柏林就可以讓德軍投降了,為什麼蘇軍還要果斷髮起攻擊呢?

首先來說蘇軍發起進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時間問題,當時歐洲戰場的結束誰都知道已經是近在咫尺了,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也都是開始籌備戰後的秩序了,所以這個時候都想在全世界樹立自己的威望,當時艾森豪威爾說出那樣的話也只是吃不到葡萄而已,如果給盟軍機會的話,也是一樣。只是蘇軍更快一步而已。

其次就是德國和蘇聯的仇恨,當時德軍進攻蘇聯的時候,在蘇聯境內燒殺搶掠,蘇軍對於德軍也是恨之入骨,所以蘇軍在進入柏林之後也是燒殺搶掠,蘇聯軍方還有盟軍也都是不管的,目的也是讓蘇軍發洩心中的仇恨。從這點來說蘇軍進攻柏林也是為了發洩蘇聯對於德國的仇恨。蘇聯在二戰的時候傷亡了三千多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人都是德軍在進攻蘇聯的時候被德軍殺傷的平民。

然後就是震懾歐洲反蘇分子,我們都知道在整個西歐都是極其反對蘇聯的社會主義的,雖然當時英國和蘇聯是盟友,但是英國是非常反感蘇聯的,蘇聯也是一樣非常仇恨英國的。蘇軍對於柏林的果斷進攻也是為了給英國和美國以震懾。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德國的工業,在二戰的時候德國的工業可以說世界最領先的,蘇聯馬上進攻柏林也是為了搶奪德國的這些工業設施還有人才等等。


小伍講歷史


蘇聯以犧牲30萬人的代價一舉攻克柏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信心需要。二戰蘇聯付出了慘重的犧牲,一度被希特勒兵臨城下,危如累卵,後來通過浴血奮戰反敗為勝,為反法西斯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法西斯德國行將滅亡的最後時刻,蘇聯需要一場徹底的征服性的勝利來重塑民族的信心。歷史也證明,戰後至今,德意志民族在俄羅斯人面前始終無法昂首挺胸。

二是政治需要。二戰過程中世界分裂為兩大陣營,但在反法西斯陣營中,同樣存在兩個陣營,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隨著二戰收尾,反法同盟兩大陣營也在加緊搶佔地盤,擴大自己的版圖。誰先佔有柏林,誰就能在戰後資源配置中佔據主動。事實上,戰後東西方對抗就是以柏林為分界線。本來蘇聯在資源搶奪上有先發優勢,只不過沒有美國人聰明,搬走的都是值錢的物件,讓美國在人才掠奪中佔了大便宜。

三是天性使然。俄羅斯人被稱為戰鬥民族,在歷史上很少吃過其他民族的虧。二戰中期因為疏忽大意差一點被滅族,以戰鬥民族的天性,此仇不報,誓不為人,不計代價,拿下柏林也就很好理解了。事實上與二戰蘇聯整個的犧牲相比,這30萬人也不算什麼。快意恩仇,在今天,戰鬥民族也是說到做到。

生命是寶貴的,但在國家民族大義需要的時候,生命也是用來犧牲的。


等您1660年


二戰中被稱為“救火隊員”的朱可夫元帥曾這樣描述蘇軍的作戰熱情:“我們全體將士鬥志昂揚,都希望親眼看到攻佔柏林的那一天。這同時也是我的願望,我全身上下都洋溢著這種熱情。”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人類浩劫中,蘇聯死亡的人數最多,達到了2200萬人,也有人說是2700萬人,其中平民傷亡1000萬左右,德國對蘇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由於德國人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政策,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德國人專門組建了4個特別行動隊,部隊佔領後,跟在後面屠殺猶太人,僅僅在烏克蘭娘子谷就屠殺了將近10萬猶太人,其他被德國屠殺的蘇聯猶太人更是不計其數,大約在100萬人左右。


並且由於蘇德大戰的前期,蘇聯方面對戰爭的估計不準確,對戰爭準備不充分,導致剛開戰蘇聯損失慘重,不得以進行遊擊戰,德國人對這種戰術深惡痛絕,每被游擊隊員擊殺一名德國人,德國人就會拿10個蘇聯人報仇,造成的傷亡也不少,還有德國人抓了將近80萬勞工回德國,這個死亡率也不低。德國對蘇聯犯下的種種罪行,致使蘇聯人對當時的德國人具有極大的復仇心態,復仇最直接就是攻佔德國首都柏林。所以說當時如果不攻佔柏林不光軍官不答應,士兵也不答應。

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的政治因素,斯大林也知道脆弱的同盟關係不堪一擊,一旦戰爭結束,同盟關係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所以說要儘可能的侵佔勢力範圍,以便以後會美國方面進行對抗。

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知道二戰德國可是黑科技頻出,像V1 V2導彈,自動步槍,MG42通用機槍,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必定有很多先進武器的圖紙和技術人才,所有蘇聯想的是都搶佔過來,以後對美國形成技術優勢,但是沒想到的是美國人派出一小股部隊,搶先行動,把大量的人才,以及先進武器的圖紙藍圖洗劫一空,等蘇聯人到了的時候,大部分已經不存在了。


軍武小咖


圍而不打會出現很多變數甚至造成嚴重後果!正如最後發瘋的希特勒開始玩“占卜星術”一樣,蘇軍與英美已經開始產生隔閡,實際上當時盟軍與蘇軍都是搶著要去攻打蘇聯的,只不過盟軍並沒有像艾森豪威爾那樣吹噓的“進攻條件成熟”反而最後做出了“已經無所謂的態度”。即便西線的抵抗沒有東線頑抗,但是死傷仍然很大,希特勒雖然更加抵禦蘇聯,但是也不想根西方扯上什麼關係,因為這個時候包括柏林外圍的陣地仍然牢牢掌握在德軍手中。

美蘇之間也並沒有在解決這個“共同敵人”之前鬧翻了臉。下圖為柏林街道上被拆下的豹式坦克炮塔作為固定火力點。

1945年2月1日的時候蘇軍距離柏林只有60公里,並在奧得河西岸建立了橋頭堡,而盟軍還遠在6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直到3月下旬盟軍的部隊才到達萊茵河畔,並且在4月11日的時候才有小股部隊度過易北河來到西岸,更別提集中力量攻打柏林了。反觀蘇軍方面200多萬部隊已經準備就緒,只等待進攻命令的下達。

佔領柏林外圍的蘇軍戰士

而迅速能拿下柏林對於盟軍或蘇軍的好處是不言而喻,除了能在今後戰敗德國的權益劃分上多一點話語權外最主要的就是能得到德國先進的科技以及各類武器裝備的設計圖紙。二戰後期德國的各種新銳武器如噴氣式戰鬥機、虎王坦克、STG44突擊步槍、V2導彈、還有最為致命的核武器試驗,所以他們不得不必須儘快解決柏林之敵,否則圍困柏林確實可以減少己方傷亡,但是納粹萬一再造出什麼新型武器就會出現不可預測的後果。

雅爾塔會議已經基本將戰後德國領土劃分商定,但是一些看得見摸不著的好處需要自己爭取。

所以圍而不攻這一步確實行不通,然而蘇軍即使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傷亡了30萬人,這也是盟軍早就能料想到的,所以盟軍也是因為幾大原因才不再與蘇聯搶肉。個人總結了一下幾點:第一點盟軍來不及準備,這個上文提到。第二就是進攻柏林會帶來巨大的傷亡。第三他們拿下了石勒蘇益格和大半個奧地利照樣獲利不小。第四在對日作戰的問題上他們還要指望蘇聯,這裡不僅僅是針對關東軍,甚至是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所以綜上幾個硬性條件,美軍也只能將攻打柏林這份“美差”交給蘇聯。

這時的德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糧彈全無的局面,蘇軍很快便攻佔了街道上的各個防禦點。

在一點,美國相信自己的科技實力遠在德國之上,至於蘇聯感興趣的東西還是讓他們拿去吧。但是現在看起來,德國的軍工科技確實為蘇聯的武器發展帶來不小的功勞。當然蘇軍必須要報一下當年“兵臨城下”的仇,讓希特勒也感受一下是何種滋味,這可能也是蘇軍必定要搶柏林的主要原因吧!

有些技術當時德國確實走在世界前列,比如V-1/2導彈,為日後美蘇爭霸徹底拉開序幕。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各位親們的交流與看法,謝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