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如果吕蒙不偷袭荆州,关羽北伐能成功吗?

陈新诗


三国时期,就是吕蒙不偷袭荆州,关羽北伐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话说屡败屡战的刘备,在汉中之战中,竟破天换的打败曹操,拿下汉中这个益州门户。尾巴翘上了天,当年青梅煮酒时曹操曾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耳当初俺刘备没资本和你干架,现在我有资本了让我的军队喘口气,该俺二弟上了,于是一道命令到了关羽手里,拿下襄樊,兵进长安。都说关羽骄傲我看刘备比关羽还骄傲还狂自己已是汉中王,和曹操平起平坐。我文又诸葛亮法正,刘巴简雍武有五虎上将,阿满,咱两个谁怕谁啊。


刘备他忘了隆中对的策略,关羽更是对此不屑,这君臣二人把大好的河山葬送。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有五点,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就是说刘备一定要和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但是刘备历经九年拿下益州,作为一个外来户,根本就没有取得民心,特别是赢得以孟获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心一有机会,他们就兴风作浪,这个。问题直到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才得以解决。二内修政理,就是先把益州的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力,然后北伐,打仗烧的可都是钱呀,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北伐胜利是没有希望的。三外结好孙权,孙刘联盟的基础是北伐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但这是孙刘联盟已出现裂痕,你刘备不想法弥补修复裂痕,使孙刘联盟重新进入蜜月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为关羽失败埋下伏笔,须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备,关羽都忽略了这点,四北伐的首要条件是天下有变,主要值得是曹操内部统治集团出现变化,如曹操去世,农民起义等等,但这是曹魏集团内部十分稳固曹操已做了魏王,马上就能做皇帝了,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北伐不合时宜。五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思想必须两路出兵荆州军攻打宛城洛阳,益州军攻打成安像一把老虎钳子一样紧紧发动钳形攻势,使魏国首尾不能兼顾一战而成功,大汉可兴,天下可定,但关羽北伐,只有他的荆州军刘备一兵一卒没派,北伐焉能成功




关羽虽然是帅才,有谋有略,对付曹仁还可以对付曹操这样的军事家两个关羽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虽然吕蒙偷袭荆州是难以预料的事,但就是吕蒙不偷袭荆州,关羽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关羽借天时之利水淹七军斩庞德,威震华夏,他这把剑锋芒太露,必须除去,加之关羽辱骂孙权铬,堂堂已过之主怎能咽下这口气,加之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厄东吴咽喉,顺江而下可一举扫荡东吴,如鲠在喉,江东三代对荆州志在必得,关羽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谈不上足智多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他还是有的,但他的兵力实在太少,吕蒙装病,陆逊又是给他戴高帽,他把荆州的兵力全部抽走围攻樊城,这时的的关羽犯下致命性的错误,攻打襄樊,只能速战速决,绝不能打成持久战,既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你这把锋利的宝剑就该还鞘以待时机,他还要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结果,曹操和孙权联盟,为了取他这位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熊虎之将的首级,出动了七位将军,三位军师。终于如愿所偿,取得了五虎上将之首的人头,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约定9521


还没偷袭成,关羽就差不多北伐已经败了,古语曰:骄兵必败。

第一点,关羽太骄狂

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天下震动,江南群盗闻风响应,更是逼的曹魏萌生迁都暂避风头的念头。关羽素来骄狂,这个时候更是狂的没边儿了,一副劳资天下无敌,翻手荡平天下的拽样儿。

供给后勤物资的太守糜芳,将军士仁,在这关键时刻更不该得罪的人,二爷直接传话,“你俩兔崽子小心点,等爷回去就砍了你俩的狗头。”

孙权来提亲,二爷更拽“你儿子是个什么东西,等我拿下樊城,回来就灭了你的东吴。”

我勒个乖乖勒,狂成这样,这就是八方树敌,四处挖坑啊。

第二点,北伐失败而后被吕蒙断了后路

这是个顺序问题,并不是因为吕蒙偷袭才北伐失败,而是北伐失败,回来的时候,吕蒙已经把老窝儿掏了。于禁被擒,曹丕派徐晃支援曹仁,关羽打不赢了,只得撤军,回来的时候,水晶被偷了。可以说,北伐已经失败了,这个失败也是前一项,自己挖的坑,把自己装进去了。

关羽张飞都有致命的性格缺陷,二爷刚而自矜,说直白点就是狂傲,看不起人。张飞暴而无恩,就像个纨绔,一肚子贵族气焰,不把手下当人看,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结果喝醉了被手下割了脑袋。关张这样性格的豪雄,历史上不少,能善终成大事的,没怎么看到过,所以这个假设也没太大不同,结果也就是早晚的事儿。

以上观点,参考陈寿《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欢迎留言评论,探讨不同看法。


古氏春秋


答:让我们从关羽在荆州期间的几场战斗来看看:

先说打了的,“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这是在青泥,乐进完胜!关羽丢失南郡诸郡等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文聘与乐进讨伐关羽于寻口,完胜;“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文聘攻击关羽于汉津,荆州的船都被烧了,完胜;与乐进、文聘三战全败!

再看看没打的,“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看到了吗?刘备给了他三万人马,孙权只给鲁肃一万人马,结果是湘水为界?鲁肃完胜!

一场胜仗也没打过!!!他凭什么能打得过于禁呢?这不是胡扯吗!看“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乐进、张辽都不是于禁的对手,关羽就能打过于禁、庞德!谁信?司马懿说的好,“于禁诸军,皆被水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注意⚠️不要视而不见!是水淹七军,不是羽淹七军!!!于禁的失败是自然灾害,与关羽没有半点儿关系。

真正的战斗开始了,来者徐晃,结果我还是不说了吧,都知道的。如果没有赵俨的阻拦,曹仁、徐晃在樊城就能要了关羽的命。

关羽也叫北伐?!天大的笑话……,他那才叫——找死!


中行偃1


不是吕蒙偷袭荆州,关于北伐也未必成功。

首先,武将中,除关羽外,没有太有名气的将领,太出众的谋士,关羽自恃能力出众,况且刚刚水淹七军,拔掉襄阳,有点膨胀,被徐晃挡在了樊城,

整个战役态势,也对关羽不利。刚刚得罪吴国,关键时刻,吴国在关羽的漫长补给线上随时给予致命一击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利益面前,什么前盟友都不值一提。

所以北伐失败是肯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土木启赵春光


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很大。从问题出发,在吕蒙不袭击荆州的前提下,关羽攻打樊城是没有后顾之忧的。荆州军之所以败北是荆州被夺之后军队军心大乱并且没有了后勤补给来源,曹魏与孙吴两面夹击,进退不得,粮草殆尽,已成孤军绝地,所以败北是无法挽回的。但是如果吕蒙不袭击的话,彼时关羽水淹七军,部队士气战斗力都是顶峰,而曹魏这边,曹操派来的七万援军都被关羽消灭了,士气大挫,曹魏在没有孙吴援助的情况下已经是孤城独守,荆州军粮草充足,士气旺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关羽攻破樊城,黄河以南再无险可守,关羽就可提兵北上,曹魏就危险了,到那时东吴就只能连魏抗蜀了。


铭记读书精华


关羽北伐根本不会成功!①只要曹操命类似郝昭之类的将领坚守不战于西线,诸葛亮出岐山转战千里运粮艰难,最终必以无粮而退兵。②以关羽的谋略和荊州的那点兵将,想面对兵多将广且足智多谋的曹操而取胜,无异于痴人说梦,迟早必败!即使刘备从西川调兵支援关羽,也是千里征程,远水难解近渴!③若关羽败,东吴又岂能置不理?东吴必会趁势出兵,与曹操平分荊襄之地!结果还是偷荊州!


张永科38


如果孙权吕蒙不背后偷袭,关羽的北伐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成功。最多在襄樊一线与曹操形成相持,其实徐晃已经与关羽形成相持了,关羽才急着抽调荆州大本营最后一点预备队,曹操当然也会再支援徐晃,形成消耗战,最后,曹操会凭借总体实力逼退关羽的,当然,关羽不会走麦城,大不了粮草兵马消耗殆尽,退回荆州。关羽北伐成功,必须要有策应,例如刘备出川袭取长安,或者孙权袭取合肥,关羽才有机会成功。关羽就是没有算计清楚大局,想凭一己之力吃掉襄樊,没想到曹操会拼死抵抗,最后反被人算计吃掉。


笑傲江湖161104


我来占个一楼。我觉得当时吕蒙不偷袭荆州关羽北伐也只能是阶段性成功,不可能完全成功。吕蒙更应该帮助关羽共同讨伐曹操,这样吴蜀两国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存,我一直在怀疑吕蒙是不是曹操派到孙权那里的卧底,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吴蜀关系,而干掉关羽就是最好最直接的办法。作为堂堂吴国大都督怎么可能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蜀国一旦被魏国干掉,下一个就是吴国。不合道理不合常理啊。


T_LX



耶律阿宝机


只能说成功的几率不大,因为关羽急功近利,时机选择的不对。

诸葛亮隆中对说的很清楚也很有道理,要等到北方有变!!荆州益州两路齐出,北伐中原匡扶汉室!!

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天下有变!!但是关羽北伐的时候正好是天下大定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没有大的事情发生,曹操的身体也没有出现什么急病。所以实际是错误的。

就算当时没有吕蒙偷袭,关羽攻破了樊城,然后呢?继续高歌猛进??孙权真能干看着??曹操不会玩儿命??

所以关羽犯了大错,葬送了蜀国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