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话真的是用文言文吗?天天之乎者也还是有其他表达方式呢?

寒江独钓164041392


古人说话真的是用文言文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什么是“文言文”。

我们一般按照字面理解,“文言文”就是“写文章的语言”?

王力的《古代汉语》中对“文言”的定义是这样的:“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换言之,普遍认为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

其实并非如此。《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个“文”字是什么意思?用漂亮的言辞掩饰的意思。“文言”的“文”,是“文饰”的“文”。“文言”其实就是“经过修饰的语言”,而“文言文”是指“经过修饰的语言写成的文章”。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文言文其实相对于老祖宗千百年来不断变化的口语,是一种提炼过的,修饰过的语言,大家都能看懂,但平时并不会这么说话。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

就拿我们今天使用白话文来说。我们都知道聊天整理出来的文字,那是杂乱的,需要进行再加工的。因为聊天使用的口语就是为了表达清楚意思的日常交流。同样如果一个人拿出事先写好的演讲稿,和你面对面的交流,只会让你觉得这人真装,拿腔拿调什么玩意。因为书面语言经过修辞,并不是很适合口头交流。但是你肯定是能听懂的。

古代有文字之前首先是有语言的,而人类文学创作的需要是即兴的,有感而发的。也就是说在文字形成之前,就产生了文学艺术内容,这种文学就是“口头文学”。口头文学使用的语言,就已经区别于日常交流的语言,比如押韵,对偶,符合声韵长短之类的。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就产生了“口语”和“文言”两套语言系统。而文言更加整饬,精炼,适合艺术性表达和吟唱。

当文字产生之后,记录功能出现,那么自然地就选择了更加精炼、优美的文言作为记录文字。两个文言字能讲清的事情用口语可能要五个字,想象下在乌龟壳上多刻三个字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是记录的不方便性选择了文言作为书面语言,确定了它的地位。而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后来的变迁相对于口语来说,变化得非常缓慢。所以,我们今天的人能看懂《史记》、《汉书》、《道德经》,但是要你去听清朝人的口语,只怕是鸡同鸭讲了,更不要说唐声宋韵,因为口语的变化是迅速的,而且有非常多的突变因素。

文言文则一直流传了下来,作为书面语产生了一些典型的文言虚词,比如之乎者也、焉于乎哉,这些在书面语里带有“句读”的色彩,并非口语所有。所以即使是古人,讲话也不会天天之乎者也。

但是文言也并非只是书面语言,生活中,特别是诗歌形式流传极广。所以回到开始,我们把“文言”定义为“修饰过的古文语言”比视为古时候的书面语言要严谨。

语言从诞生开始,就产生了口语和文言两套系统,文言咱们现在还能看到。

至于当时的口语,是否和文言对照紧密,哪个时代的口语(先秦?),更贴合文言文,因为口语的使用方法注定了记录资料缺失性,所以,我们只能说不知道。

不过题主的问题已经解决。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古人说话,一定不是文言文。我个人感觉,之所以会出现文言文,一个方面是文化人显得比老百姓有身份,另一个方面是文言文比较简洁,过去在竹子上刻字很麻烦,尽可能少刻字,所以文言文生命力很强。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古代人说话不是文言文。

汉成帝刘骜四十多岁了,还没儿子,当时与他血缘关系最近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弟弟中山王(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刘兴,另一个是侄子定陶王(首府定陶,山东省定陶县)刘欣,他打算从两人中选一个继承帝位。

前9年,刘兴和刘欣到长安朝见。刘兴只带了亲王师傅,而刘欣则把亲王师傅、封国宰相和中尉(宰相主行政,中尉主军政)都带来了。成帝刘骜就问刘欣,带这么多高官过来干嘛。刘欣从容回答,大汉法令规定,诸侯王朝见天子,可以由封国中官秩在二千石的官员陪同,而师傅、国相和中尉都是二千石的官员,因此带来。刘骜觉得刘欣回答很得体,就有心再考一考他,让他背诵《诗经》,结果,刘欣不但当当当背得很熟,而且解释得也头头是道。刘骜心下甚喜。

可见,汉代人如果没有人解释,连《诗经》都看不懂,实际上,《诗经》在文言文里还是相对简单的。这个小故事可以反映出,古代人的口语和文字是不一样的。


衣赐履和金大妞


其实,天天“之乎者也”的多为类似孔乙己般的酸秀才,真正的古代语言听起来也是不乏“妙趣横生,简洁凝练”的。

由于年代久远,唐宋时古人说什么话,持何种腔调,早已是无法再现,我们不妨从被专家学者誉为“古代汉语活标本”的潮州话来领略一下别具魅力的古人语言风采。

据研究考证,潮州话又称潮汕话,是国内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因为潮州话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成分,能流传千年至今,堪称弥足珍贵,颇具学术价值。

央视大国人文纪录片曾不吝赞美她:“潮州话是唐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是秦统一之后不断被改造被吞噬的语言正宗” 。

霍小姐在潮汕地区生活过,对潮州话的兴趣来自当地一个老姿娘(老婆婆)教育她上小学的孙子,这位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居然用秦汉时的古语“翘楚”形容小孩“有出息”、抑或是“才华出众”,问她谁教的,她说一辈辈的先人都是这样言传身教的。

原来,潮汕地区先民的主体,大部分是在西晋“八王之乱”,以及唐末动荡、“宋室南迁”时期,为逃避战乱而陆续南迁的古中原人和莆田人。加之古代交通不发达,潮州北方是层峦叠嶂、曾令潮州刺史韩愈“哀叹踟躇”的岭南大山,东南是汪洋大海。地理环境相对闭塞,造成当地语言极少与外部交流、融汇、改变,也无意间完整保留了千年以前古代语言的鲜明、生动之特点。

潮州话里管吃饭叫“驾崩”(音译)。为此还流传一个笑话,说的是一太监(潮州人)某天轮到他在御膳房值日当差,喊皇帝吃饭,然后就被拖出去杀头了……

呵呵,你想啊,“皇上~~驾崩了”!能不死吗?据说为此皇宫里的太监再没有潮州人。

古汉语活标本的潮州话里,不乏幽默浅显的成分在。尤其是凝练概括、通俗易懂,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俚语、歇后语,在交际语言中的广泛应用,让吃瓜群众一扫对古代语言“之乎者也”繁文缛节的陈旧印象。

1.青夜学手电——各人各人善(各有所好)

2.六月大菜——假有心(虚情假意)

3.刀截蕹菜——二头空(两头都落空)

4.秀才读弦诗——渌渌淖(境况糟透了)

5.鸭仔跳东司——赶伙(喻盲目跟别人做)

6.竹叶包沙母——假壮(粽)(指天很冷还不穿冬服,硬充身体健壮)

7.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指食物要亲自尝学,才知道滋味如何)

8.东司头老石部——愈老愈臭(愈老愈坏)

9.兴衰饭——散捞(碰碰运气)


霍小姐的八卦炉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文言文

文言文,同纹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也是经过华丽辞藻写成的文章(纹:修饰;言:语言;文:文体)。文言文,就是先秦时期的口头语言。如今的文言文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发展,口头上文言文逐渐转化为白话文,而文言文仍是汉族自古以来的书面语言,也是上等阶层的专属。文言文是不断进化的,晚唐以前变得越来越浮夸,华丽辞藻有的是。“古文运动”发起后,文言文变得更加通俗。上古期(先秦到两汉),文言文和口语相差不大。中古期(三国到五代),人们开始翻译先秦的语言,方便大家交流;近古(北宋至民国)的口语和今天相差不大,就不再之乎者也了。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骈骊对仗、音律工整,押韵、平仄分明,产生了策、赋、骈文、诗、词、曲、八股等多样化的文体。

结论

上古期,大家都用文言文;中古期,偏向于白话文的文言文;近古期,白话文。

个人拙见,见笑诸公。


水调大队


问的有意思!古人说话跟现在人说话没有太大区别,很少用文言文!但有学问人在写文章的语句中,采用了类似文言文中的笔法,显得语言简练,语意通达,朗朗上口!O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今古奇观等很多古书中就能探知,古人说话著书,大部分用的都是普通话。文言文用的较多的是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比如周易中的巜文言传》,巜晋公子重耳之亡》,巜晋楚城濮之战》,勾践灭吴巜越语》上。巜苏秦始将连横》,《冯谖课孟尝君》,《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博学》等很多很多。在这一时期,文言文的使用也多用于书面形式!平时说话用的并不是文言文!文言文的明鲜标志是:之、乎,者,也的运用!《易经》中的卦爻辞用的都不是文言文,孔子作巜易传》的系辞中有类似文言的语式。


张永科38


这个问题提得好。

浅显地说,就是古人怎么写怎么说的问题。古人怎么写?现有的材料就是甲骨文的占卜文字、钟鼎等青铜器的铭文,还有古代文献。语言文字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书面记录,字词用法和语法规范不同时期也存在差异。但相对口语而言,变化不是很大。这为我们研究古代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提供众多的历史资料。但口头语就不一样。我们知道,语言是先于文字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文字之前,我们已有了语言的沟通工具。但相对文字,语言的变化是比较快的。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古音我们勉强可以辩识,而上古音(拟音)我们今人听起来如同异域之语,不知所云,一头雾水。上古存在不少复声母,发音特点也与现在差别较大。之乎者也这类虚词,是语言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起辅助作用的,是实词虚化的结果,口语中有,书面语也有。但情形很复杂,现在的口语也还有这类词,只是已形式发生变化,当然也有一些保留下来,如也、只本同,在今粤语中句未还保留有"只"。单就口语,还存在雅言与方言的区别,雅言即正言,即标准语、官话、普通话,这也是不断变化的。雅言是为了不同区域的人们交流沟通的需要,是官方指定或制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语。孔子授徒,用的就是当时的雅言,回到家中,使用的是鲁方言。当然,每个历史时期的标准话与书面语更接近些,但不能划等号。关于语言文字的问题很繁杂,有兴趣的可私下交流探讨。


独钓江月598


古人说话是文言文吗?之乎者也是他们的日常表达方式吗?所谓的文言文现在的定义就是古代的书面语。不知道文字和语言的的发展关系的,就弄不明白清楚这个问题,下面来简要分时期来谈谈,就知道古人说话用不用文言文了。

先秦之前

在先秦之前,像是《论语》之类的就是记录孔子等人的日常谈话,从《论语》就可以得知,那时候日常说的话就是我们今天认为的文言文,毕竟年代这么久远,先秦的书籍连汉朝人都读不懂,所以他们才作训诂和注解,何况今天的我们。


汉到唐

汉朝用汉朝的白话文注解了先秦的经典,到了唐朝时期唐人又看不懂了,所以唐人把汉朝的注解又白话化了一遍,这就是疏。花时间和精力作了疏之后,唐朝人看先秦的典籍,或者汉朝的典籍就又能读懂了。

宋朝到清朝

其实宋朝之后,他们说的话就和我们今天差不多了,唐宋开始,书面语与口语又开始分离起来了。有些文人写文章用古文写,有些人写文章就用白话文写,比如《朱子语录》之类就是宋朝白话文写的,明清时期亦然。

明清时期还兴盛了小说用白话文写,这样传播度就高一些,从明清的白话文小说也可以看到和我们如今说话方式如此之相近。


说到这里,其实所谓的我们认为的文言文,之乎者也之类的其实就是先秦时期的口语,故那时候的人们交流还真是用之乎者也的一套,因为这就是那个时期的口语。

之后大部分时期的古人写文章和说话的方式几乎是同步的,只是也有说话方式的历史演变。其中也有部分人仿古,所以一些先秦之后的文章也用之乎者也,但是说话慢慢就淡了下来。而像是“之”字,在先秦之后也是很常用的,现在也在用。

从古至今到未来说话方式一直都在改变,到了宋朝之后就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了,到了明清时期就更差不多了,看了那些大家熟知的小说,我们就只是当时的说话方式了,已经知道当时用不用之乎者也了。


淡看天上月


新年好!古人说话是用文言文,但也不是之乎者也的乱用,自然是有其他的表达方式。而且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表达词语,和当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网络词差不多。


比如一个人很坏,很卑鄙。在唐朝叫做有辱斯文,在宋朝叫腌za泼才,到了明清便叫做忘八蛋。(出自红楼梦)

古人说话也是言简意赅的,不会整天是也非也,你乎我乎的说话,不好听也没文化。在古时候听一个人说话,便知道他有没有读过书。


古代是很重视制度和等级的。同等级的人之间自由一套交流方法。例如官场和读书人,又或是农民,商人之间自成一派,互不打扰的。换句话说,你没读过书,没做官是没有资格之乎者也的。

举个例子,一个买菜的和当官的说话,需要自称小人,而读书人跟当官的说话,自称是学生。一些富商或是有些地位的闲散人员则自称在下。泾渭分明,半点也错不得。

我们看到了文字作品很多都是文言文,是文人读书人所写,自然是之乎者也比较多,现实当中百姓说乎,却并非如此。

都是有一句说一句,只是对器物的叫法,或是形容和当代不一致,其余的生活化的语言都差不多。杀鸡就叫杀鸡,不会说是杀鸡也的。


阿楚故事


提出这个问题,你是个学生吗?今天有一个小朋友问了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当时我也很迷茫,看了文下的回答才有点明白。但个人还是有些不同的见解。

这要看文言文的定义是什么了?

如果说在汉朝以前没有纸张,书写记录困难,那之乎者也等等虚词有必要写上去吗?平时都是平铺直叙,写作文了加一堆作料,不太好理解。只能说,这是官方文字或某种阶层的人用的(就像当时的普通话)。所以我觉得,老百姓用的话可能会浅显一点儿,或有各个地方的特色。但如果说是单独独立出来的,不太认同。

另一点,还不用说是古人说出的话,就是二十年前的人说出的话现在的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很多听不懂了!相隔百里,两个地方的人说话也不敢保证都能听的懂。

那古人说的话都是古文,现在的人听不懂,都是用书记录下来才传承下来,都需要译出来,所以古人所说的话,都应该叫文言文。


一轻子


古人说话不可能是文言文。

古代也应该有口语和书面语言。

我们可以至少从下面两点推断:

第一点,我国各地区都有各自的口语习惯,也就是各地的方言。这些方言一定是历代口口相传的,虽然会有一些时代变化,应该是古时候人们的日常用语,是与书面语言——文言文不同的。

第二点,从明清小说故事看,那里面描写的人们的对话也是接近于口语的,与文言文不同。还有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阿Q一说话就是之乎者也,被人们耻笑,可见日常口语和书面语言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