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初期名不见经传的石奋家族,为何会人才辈出?

于梦林


石奋号称“万石君”,一家父子五人位居二千石高官,名噪当世。但石家父子并无过人之处,学识不厚,能力不强,说他们人才辈出太抬举他们家了。之所以能成为西汉“名门”,跟石奋坚持的“恭谨孝忠”家教有很大关系,加之特殊的历史环境,才造就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家族。

一、石奋的起家

石奋15岁的时候,偶然见到汉高祖刘邦,刘邦一见这个恭谨的少年,就十分喜欢,把他留在什么当了个侍从人员(中涓)。为了照顾石奋,刘邦还纳石奋的姐姐为妃,让他全家搬到长安居住。

石奋第一次出场就一个关键词——恭敬,不光对皇帝,即使同僚之间也实时显示出谦恭。就是靠着他无人能比的恭敬,没念过几天书的石奋,竟敢慢慢地官做到太中大夫,成为二千石高官。

光靠一个“恭敬”就能平步青云,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想象。但石奋遇上好运气,他见到刘邦时,汉帝国还没建立,战争年代的偶然性,给他创造了服务于刘邦的机会。试想一下,和平年代,想在皇帝身边工作,像石奋这样,没有学识,没有显赫的身份,连看皇城门的资格都没有。

二、石奋的家教

石奋除了恭敬,还行事谨小慎微,家庭极其重视孝道。他把这个传统言传身教,成为石家家规。

石奋有四个儿子,长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秉承了他一贯的作风。石建做汉文帝太仆时,有一次皇帝问他用了几匹马,明明他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事,非得下马,小心翼翼地拿马鞭,指着马头,一匹一匹数了一遍,才回答汉文帝是六匹。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免怀疑石建的大脑是不是被马踢伤了。偏偏汉文帝就是喜欢他这种稳健谨慎的风格。

还有一次,石庆驾车回家,经过闾里没下马,惹得石奋很生气。他按照家法程序,先是拒绝吃饭,然后全家人来替石庆求情,石奋不同意,石庆只好坦衣露背,跪求请罪。石奋再当着众人面一顿说教斥责。全套程序就像演戏的剧本,回回如此。

石奋还有个让人很难做到的要求,即使家里人相见,也一定要穿正装,一定要以严肃端庄的形象出现。搞得他们家连佣人都被传染了,走哪儿都板着一副面孔。

总之,石家不强调书要读得多好,就要求一个恭谨孝顺,还得有仪式感,就是不知道他们家活的累不累。

三、石家大人物

石家出了一位九卿,一位丞相。九卿就是刚才说的石建,位居郎中令,也就是后来的光禄勋。石奋的小儿子石庆,则在汉武帝时期做了丞相。

不要望文生义地认为,石家,尤其是石庆能力有多强。事实上,石庆的这个丞相就是摆设,他一辈子也就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地活着。汉武帝需要的丞相,就是石庆这样的人,无能,好摆弄,不跟他争权。汉武帝一生13位丞相,7个死于非命,石庆能活下来,真的得感谢他父亲石奋的家传。


寻根拜祖


人才辈出,皆因家庭教育好,至于家庭教育为什么会好,原因在于石奋。


现在所有有关石奋的记载都来源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石奋的发家史及石奋整个家族在汉朝的官场人生。石奋整个家族的兴起点无疑是石奋,石奋的家庭出生及先祖目前无任何资料可考,《史记》中只记录了石奋是赵国人,在赵国灭亡之后迁居到温县(位于河南焦作市)。石奋出生在秦国乱世,真正的发家之年在他15岁的时候,作为一个15岁的少年,石奋很有远见和头脑,怎么说呢,因为这年,刘邦攻打项羽时经过河内郡,作为河内郡的一名小历,石奋受到了刘邦的接见,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自然要多手下嘘寒问暖,于是问石奋家里还说什么人。石奋照实说了,说家里除了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还有一个姐姐。刘邦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你姐姐可以跟我吗。石奋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说可以,而且是竭尽全力的侍奉。就这样,石奋的姐姐就嫁给了刘邦,石奋自然就成为了刘邦的小舅子,也就称为了皇亲。石奋也升官做了中涓,专门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石奋一家也迁移到了长安城。


从《史记》里的文字资料来看,石奋在刘邦一朝没有过多的文字记录,唯一可以确定是刘邦死的比石奋早,石奋侍奉了文帝,并且石奋的荣耀巅峰来自于文帝时期。在文帝时期,石奋分别担任过太中大夫,太子太傅等职位,而且在文帝时期还特别的受到了嘉奖。


回到提主的问题,石奋家族为何人才辈出,我的答案是家庭教育好,就是石奋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好和严格。石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谦恭谨慎,而且这个谨慎不仅仅是在朝中为官的时候,在家的以身作则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有成年人在家的时候,石奋也是穿戴整齐,从不邋遢,对待仆人也是谦卑有礼,哪怕是皇帝将食物派人送到他家时,他也像皇帝就在身边一样弯着腰吃,谨慎如此,也是天下闻名。


石奋如此谦卑谨慎是有原因的,石奋15岁从一个少年郎跟随子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自然是懂得,更何况刘邦一朝那些被杀害的王公贵族就在自己身边真实发生过,要想长久的生存下来,就一定要谨慎,谨言慎行。


石奋进行家庭教育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石奋的4个儿子,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性情温驯,对长辈孝敬,办事谨慎,做官都做到了二千石,再加上石奋自己的二千石,因此景帝又称石奋为万石君。


正因为石奋的家庭教育好,石奋的后人在朝中都当了大官,声誉很好。石奋的四子石庆在武帝时期先后担任太子太傅,丞相等职。石庆做丞相时,他的子孙中从小吏升到两千石职位的有十三人。因此石奋一族在汉朝时算一个名门望族。石奋自己也亲历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朝。


石奋墓



答题不易,查史不易,欢迎多多关注。


网络施工队


应该与家风家训的传承有关,石奋年轻便追随汉高祖刘邦,虽与当时一帮名臣相比,石奋的确不甚出彩,但胜在恭敬谨慎,行事周全,因此得刘邦赏识。

汉文帝时,也是因这一特质,再加上多年经验学时积累,成为太子太傅。后来汉景帝继位,重用石奋,官居九卿,后调任诸侯丞相。

史载石奋以身作则治家严谨,对自己及子孙行为礼仪要求极为严格,衣食住行,待人处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地都不忘谨慎恭敬。

在这种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石家四子各个温顺孝顺,入朝为官后,也谨遵父亲教诲,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逾距张狂,深得汉景帝赏识,四子也都是食俸两千石的朝中要员。汉景帝道“石君及四子皆两千石,人臣尊容乃集其门。”因此石奋也被尊称“万石君”。

也许石家子孙学识各有千秋,人也各有际遇,无法统一而语,石奋也不能强求。但为人处世的学问准则,人品德行的底线要求,却可以通过家风家训潜移默化的熏陶,惠及后代。


茱萸DD


万石石氏,以德行吏道著称,后世石崇石敬瑭石达开均为其后裔!


舜日堯天


万石君自己小心沉稳,教子孙以谦恭谨慎,窦太后尚赞其德过鲁儒,司马迁推其为“笃行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