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當過5位皇帝的老師,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三位傳奇女性,他們在中國政壇上活躍了半個多世紀,在民國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其一千多年的唐朝,也有三位宋氏姐妹,她們同樣憑藉她們的才氣,影響了大唐近半個世紀。

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當過5位皇帝的老師,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

宋氏三姐妹

事情還要追溯到公元八世紀左右,此時的大唐經歷了安史之亂,已經是在走下坡路了,在當時的貝州清陽縣(今山東和河北的交界),有一位特別喜歡讀書的文人,名字叫做宋廷棻,據說是唐初的著名詩人宋之問的後代。

宋廷棻膝下有五個女兒一個兒子,這五個女兒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才女,可就像是如今的女博士一樣,這五位才女也愁嫁啊。當時河東上黨的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聽說了這件事,他心想這也算是祥瑞啊,是他管理有方,才有了這種奇景。於是他就向皇帝上書彙報,當時的皇帝是唐德宗李適,李適也對這五個才女很感興趣,一紙詔書就將這五姐妹宣入了宮中。

唐德宗李適倒也不是貪圖五姐妹的相貌,他在乎的是才華,所以他並不將她們視為宮妾,而是將她們封為了學士,李白當時在唐玄宗身邊的身份也是學士。李適讓皇子和公主們都跟著這五姐妹一起學習經義。可惜三妹宋若論和五妹宋若荀入宮後不久就不幸因病去世。

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當過5位皇帝的老師,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

唐德宗

這五姐妹中最有才的是三妹宋若昭和四妹宋若憲,但遺憾的是,她們倆留下的都是應制詩,不能體現她們的才華,只有大姐宋若莘(又名若華)《嘲陸暢》流傳了下來:

十二層樓倚翠空,鳳鸞相對立梧桐。

雙成走報監門衛,莫使吳歈入漢宮。

史書《新唐書》對宋若莘評價極高:“若莘誨諸妹如嚴師,著《女論語》十篇,大抵準《論語》”這樣的才華自然深受唐德宗的重用,唐德宗去世後,兒子唐順宗繼位,可惜唐順宗是個短命的皇帝,支持柳宗元和劉禹錫進行“永貞革新”不成,最後被反對派逼宮讓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唐憲宗。此時的大姐宋若莘已經被封為了尚宮,可以說後宮中的一切大小事務都歸她管,如果說後宮中的皇后是皇帝,那麼尚宮就是女丞相。

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當過5位皇帝的老師,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

就在唐順宗禪位的第二年,大姐宋若莘也不幸去世。二妹宋若昭接替了姐姐的工作,成為了新的尚宮,從唐憲宗開始,宋若昭正式被皇子公主稱作“先生”。

唐穆宗死後,他十六歲的兒子唐敬宗繼位,可因為和宦官不和死於非命,宦官們又將唐穆宗另一個兒子唐文宗推上了皇位,此時宋氏姐妹們已經教育了四代唐朝皇帝,做了四代唐朝皇帝的老師,僅存的二妹宋若昭和四妹若憲也已經六十多歲了。

宋若昭在公元828以68歲的高齡去世,她生前就已經被封為了梁國夫人,但唐文宗依然覺得這些不足以表達他對這位女帝師的尊崇之情,於是他破格安排宋若昭以皇后的禮儀下葬。

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當過5位皇帝的老師,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

此時宋氏五姐妹只剩下了四妹宋若憲,但令人遺憾的是,宋若憲卻沒能得到善終,在公元835年六月的一天,大臣鄭注、李訓二人上書稱駙馬沈生聯合宋若憲,企圖染指丞相的權利。當時唐文宗已經被後宮宦官專權搞怕了,一怒之下將宋若憲囚禁在了廢宅之中,後來他聽信了其他小人的讒言,賜詔令其自盡,一代才女就此喪命。

從公元788年入宮到835年宋若憲自殺,其中宋若莘、宋若昭、宋若憲三姐妹影響了大唐近半個多世紀,先後輔佐了五位皇帝,可以說是大唐版的“宋氏三姐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