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1942年由保卢斯元帅指挥的卡拉奇会战?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卡拉奇会战是德军将领保卢斯以及他麾下的第6集团军取得的最后一次成功的围歼战,也是东线德军最后一次成功的围歼战,它发生在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曲部,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之战,战役结果是顿河以西的苏军部队被德军包围歼灭,通往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狭长地带被德军肃清,德军扣开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大门。



由于希特勒临时更改了德军的军事部署,决心不必等到斯大林格勒被占领后再发起向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同时为了加快高加索的攻势,将第4装甲集团军为转向了高加索,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任务由第6集团军单独完成。原先留给第6集团军的燃料供应也被调整到了高加索前线,第6集团军编内的快速部队和后勤单位都暂时陷入了停顿,该集团军的攻势停顿了半个多月,在这个时间内苏军在顿河河曲西部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阵地,由第62集团军据守,封锁着通向斯大林格勒的渡口,在这样的战役背景下,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了这场攻势。


为了摧毁苏军这个桥头堡,德军第6集团军得到了来自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的第24装甲军的增援,这样加上该集团军原有的第14装甲军,这样保卢斯拥有了两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具备了发起一场钳形攻势的前提。两个装甲军分别从北面和南面突破苏军的防线沿顿河向卡拉奇挺进,他们将会在那里汇合,进而合围苏军第62集团军的主力。正面的进攻任务由第51军执行,它夹在两个装甲军之间。

苏军显然发现德军的进攻意图,为了阻止德军的合围,苏军将坦克第1集团军的主力调入了卡拉奇反击德军装甲部队,德军一部分甚至遭到了合围,只能通过空军进行补给,但是在机动作战中显然德军更胜一筹,苏军的反击被击退,德军最终在卡拉奇封闭了包围圈,苏军9个步兵师、2个摩步旅和7个坦克旅被包围,1000辆坦克和装甲车、750门大炮被摧毁或缴获。


战略论


卡拉奇是位于顿河上的渡口城市,顿河河湾处与顿河支流奇尔河构成一个封闭区域如下图所示,这里是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必经之地,也是摆在第6集团军群面前的雷场,防御这一区域的就是苏军第62集团军,它们背后依托的就是顿河上的渡口卡拉奇。

(保卢斯的第17、8军从顿河与奇尔河之间串入顿河河湾,南部的第4装甲集群是后来加入的)

卡拉奇会战只不过是一次很小的进攻战役,它的名气甚至不如沃罗涅日战役出名,后者是整个1942年夏季战役的开始。虽然这个位于斯大林格勒西部的小城与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重名,但是两者并无任何关系。德军在1942年夏季发起闪电战之后,向西经过一系列的大兵团作战不断突破苏军防线,一路跨过顿河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城下,而卡拉奇之战就是这些作战的重要一次,德军歼灭了苏军在顿河大河弯处的部分苏军主力。

原本部署在顿河大河弯处的是苏联第62、第64两个集团军,后者兼顾对罗斯托夫对防御,德军B集团军群刚刚跨过这里挺进高加索。顿河河湾是斯大林格勒120公里宽防御地带的的开始。



德军的兵力明显强过苏军,B集团军群包括魏克斯大将的第2集团军、保卢斯上将的德国第6集团军、霍特大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的后备军。只不过由于高加索方向情况不妙,主力军第4装甲集团军被调往南方,只留下第14装甲军协助作战。而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又要防御顿河一线几百公里长的防线,因此冲过这120公里苏军防线的任务只有保卢斯和他的第6集团军群承担。


(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从两个方向进攻,后者曾短暂脱离这个战区)

第6集团军起初有6个军的兵力,包含2个装甲军(第14和第17)、14个师约27万人,约配备500辆坦克和3000门火炮,齐装满员兵强马壮,还有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这支深入敌境的突击兵团其实并不危险,因为鲁莽的苏军在1942年5月份的克里米亚战役与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中折损了宝贵的预备队,在克里米亚苏军被俘了27万人、在哈尔科夫又被俘了25万人,死亡人数更是天文数字,他们没有足够兵力阻挡保卢斯了。保卢斯的兵力是苏军的1.2倍、坦克是2倍,第4航空队的飞机是苏军的3.6倍,战役结果基本注定了。

保卢斯的计划就是用钳形攻势合围顿河左岸的第62集团军,在顿河渡口卡拉奇附近歼灭这支重兵集团。但是缺乏机动部队的第6集团军进展并不顺利,保卢斯在战役发起后仅仅围歼了第62集团军的2个师,顿河左岸的交战陷入僵局!此时希特勒决定把原本调拨给A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还给保卢斯,这给打破僵局创造了可能。

第4装甲集团军顺着直通斯大林格勒的铁路向东北推进,撞上了苏联第64集团军的抵抗被迫转入防御。1942年的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同时发起进攻与正面的第62和第64集团军硬碰硬交战,最终两个方向都取得了突破,保卢斯也终于前进到卡拉奇完成了对苏联红军的包围,卡拉奇之战也宣告结束,随之开始的就是斯大林格勒的攻防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